中级宏观第二章

发布 2022-07-14 23:32:28 阅读 4307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中的数据。

本章教学目标:

1、说明gdp的三种测量方法;

2、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测量;

3、理解经济周期与生产率的测量;

4、介绍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数据并与美国经济相比较。

第一节 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本节简要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gdp的不同核算方法,其中主要注意支出法gdp的组成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目前使用的基本方法可见sna(1993)。

中国2024年试行sna,目前的基本方法参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2002》,sna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以及资金流量核算等,与我们这里相关的是gdp的核算。

所谓gdp,是指在既定时期内一国国内(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gdp只包括当期生产或新生产的,二是只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排除了中间产品。

国民经济核算中有许多技术与概念细节,可参见联合国等《sna1993》一书。这些细节不是我们宏观经济学关注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在此不作过多深入,而仅仅讨论与我们后面学习相关的部分。

对于大多数的商品和劳务——比如铅笔、汽车、理发等等——来说,市场价值是指这些商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决定的。

有些商品和劳务,包括许多由**提供的服务,并不在市场上交易。例如,**不会在市场上**国防服务、司法系统和警察治安之类的服务。这些项目是按它们的名义(美元)生产成本来计入名义gdp的。

这种处理方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就等价于假设**雇员的劳动生产率不随时间变化。但是,在缺乏市场**为指导的情况下,到底哪种作为替代的方法更加准确就不太清楚了。

另一个项目,房东居住自己的房子,是作为一个估计值进入gdp的,这个估计值等于假设房东将他的房产在市场上出租给其他人时所取得的租金。这个估计值被称为房东自有住房的估算的租金收入。从概念上来说,这种方法应该同样适用于耐用消费品,例如家庭自用汽车,家居和家用电器。

但是,这种办法并没有被采用;也就是说,gdp并不包括耐用品上的估计的租金收入。对于**所拥有的财产,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估算的租金收入等于估算的折旧。这种假设同样是存在问题的,但是,再一次地,我们还没有一种更为可取的替代办法。

最终产品与劳务价值等于所有最终产品价值的总和,也等于每一生产阶段增加值之和,同时还等于不同经济主体(生产要素)所得之和。见下例:

我们设想一个只有两个企业的封闭经济体。一个企业是面粉厂,只利用劳动力来生产面粉。另一个企业是面包房,利用面粉和劳动力来生产面包。

面包是惟一的最终产品。面粉是惟一的中间产品——它完全被用于生产最终产品——面包。注意,为了使问题简化,这里我们忽略了资本投入,比如厂房和机器。

解释上表)所以有三种方法核算gdp:

1、增加值法:即行业加总。

2、支出法:各种产品购买之和。

3、收入法:不同(要素)主体收入总和。

增加值法:收入法:

实际上,从收入法的角度核算的中心概念是gnp(或gni)。如果是封闭经济,gdp与gnp(或gni)是一致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两者存在一定差异:

gnp=gdp+nfp

通常本国要素在国外获得的(净)收入相对较小。gnp可分为四个部分: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折旧(或叫消耗)、营业盈余与生产税净额,其中生产税净额与传统的间接税相近,但是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别。

见下表:

支出法:最终消费者的支出总和。(继续上例)。通常以y代表gdp,即y≡gdp,y=c+i+g+nx。如果考虑到**因素,则该公式要复杂一些:

当然不同的组成部分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如消费可以根据分析目的分为耐用品与非耐用品等。数据实例见下表:

从理论上讲,上面的三种核算方法得到的gdp应是一致的,因为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增加值法)等于购买者的花费(支出法),且买方的支出(支出法)等于卖方的收入(收入法),但是实际中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国内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叫做地区生产总值(见《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

第二节物价水平与就业。

一、通货膨胀(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一般以物价指数的变动百分比表示。常用的物价指数有gdp平减指数与cpi。

有了gdp平减指数,我们就可以知道gdp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动中,有多少是名义的变动,有多少是属于实际变动。

1、gdp缩减指数。

由真实gdp与名义gdp得到该指数:先确定基期**,将当前期产出的不同组成部分(消费、资本形成等)按照基期**计算出实际值,然后相加即得真实gdp,最后将名义gdp除以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

其中分母为实际gdp。该指数为帕氏指数。另外注意,gdp平减指数通常是隐含的。(注意,教材种的gdp隐含平减指数采用的是新的计算方法。查阅统计数据,并实际计算该指数)

2、cpi计算方法为先固定篮子,计算不同时期该篮子商品的花费,在将它与基期该篮子花费相比:

该指数为拉氏指数。

我国gdp平减指数与cpi如下:

除了以上两种**水平外,ppi也是很重要的**指数。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计算真实gdp时,相对**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所以用不同的时间为基准得到的真实gdp指数(即增速)是不同的。为了消除这一影响,美国已采用链式加权费雪指数计算gdp增长。

二、就业与失业。

按照ilo的定义,失业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但是这一定义没有多少操作性,各国在统计失业时对失业作出了更为具体的不同的界定。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数据所表达的含义有非常大的差异。

在美国,把每个受调查家庭中的每个成员(16岁以上)划入三类中的一类里:

就业者:前一周(美国标准)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有酬工作。

失业者:暂时被解雇,正在寻找工作或等待新工作开始的日子。

非劳动力人口:如果一个人不属于前两类中的任何一类,这个人就是非劳动力人口,例如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或退休者。

劳动力(劳动人口)——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量。

并不是没有工作的人,都属于失业者。

通常有六类人员不列入劳动人口(军队人员、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或因病退职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和服刑犯人等不能参加工作的人、不愿工作的人、在家庭农场等每周工作少于15小时的人员)。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

目前中国的失业统计指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而不是调查失业率。计算公式为:

我国失业率数据见上图。

第三节经济周期的测量。

一、真实gdp波动的规律性。

研究经济的短期波动或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内容。经济周期最主要的特征是,现实gdp围绕着gdp趋势波动。现实gdp常常偏离gdp的趋势值,我们以持续性、频率与波动性等方面定义gdp的波动。

持续性是指当实际gdp高于趋势时,它往往会在随后一段时间里也在趋势之上。频率是指多少时间出现一次繁荣与衰退的交替。波动性以偏离趋势值的百分比的标准差来度量。

宏观第二章

第二章新古典增长模式。虽然哈罗德 多马模式在重新唤起人们对增长和长期积累问题的兴趣方面起了开创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哈罗德 多马模式假定的致命缺陷产生的 韧锋 均衡特征,导致人们对这一模式的兴趣的减退。索罗 solow,r,1956 和斯旺 swan,t,1956 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式,修...

宏观第二章

这里引入第一个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前提假设是 水平保持固定不变,利率水平保持不变,利率水平保持不变代表着投资是固定值。应用的分析方法是凯恩斯交叉图,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横轴是产出水平,纵轴是有效需求,与45度线交叉处是均衡产出水平,当处于不均衡状态时,调节机制是存货投资调节,...

宏观第二章作业

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 转移支付。2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 购买普通 4 购买一块地产。2.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 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公斤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b 银器制造商支付了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