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实验

发布 2022-07-13 06:14:28 阅读 7399

高三物理实验复习讲义。

一、力学部分。

1、读数素养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刻度尺。

长度的测量游标卡尺(注意:精度、游标的最小刻度)

例题]1.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最小分度是1mm,则图中三个卡尺的读数为:

甲图中的游标是10分度,则读数为mm;

乙图中的游标是20分度,则读数为mm;

丙图中的游标是50分度,则读数为mm。

答案:29.8,10.70,8.30。

2.螺旋测微器。

图中甲为mm;乙为mm,丙为mm。

答案:0.900,8.600,8.480

3秒表。秒表的读数。

秒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小圈内表示分,每小格表示0.5

分钟;大圈内表示秒,最小刻度为0.1秒。当分针。

在前0.5分内时,秒针在0~30秒内读数;当分针。

在后0.5分内时,秒针在30~60秒内读数。因此图中秒表读数。

应为3分48.75秒(这个5是估读出来的)。

4天平。天平的读数。

天平使用前首先要调节底座水平和横梁水平(在调节横梁水平前,必须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处,即将游码的左端与零刻线对齐)。天平的读数由右盘中的砝码和游标共同读出,看清横梁上的刻度最小单位)

下图是天平上标尺的常见的两种刻度,试根据游码位置读数:

甲:标尺分度值 g,读数 g 乙:标尺分度值 g,读数 g

图甲图乙。5、刻度尺。

例。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⑴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s1、s2、s3、s4、s5,它们依次为___cm、__cm、__cm、__cm、__cm.

答案:1.00,1.40,1.84,2.26,2.67;

力学中的常见实验(实验步骤查教科书)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例题]1.在本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acd

2.某小组做本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___是f1与f2合力的真实值,__是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___和___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___

答案:f',f,f',f,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做本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

在(1)中是。

在(2)中是。

在(3)中是。

答案:(1)两绳拉力的方向;(2)“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3)“相同”之后加“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o点”

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用v-t图法:即先根据vn=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例题]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如图所示,a是___b是___c是___d是___e是___f是___

答案:交流,4至6v,线圈,振动片,限位孔,振针,永磁体,接线柱。

2.如图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cm)

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位移在___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___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m/s2。

(3)根据an-3=,可求出。

a1==_m/s2,a2==_m/s2,a3==_m/s2,所以m/s2。

答案:(1)1.60,1.

55,1.62,1.53,1.

61,1.58,0.05,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在误差允许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1.

58;(3)1.59,1.57,1.

59,1.58。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___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则。

va=__m/s,vb=__m/s,vc=__m/s,vd=__m/s,ve=__m/s。

(2)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

答案:(1)vn=,0.53,0.88,1.23,1.58,1.93;(2)3.50m/s2,0.53m/s,开始计时小车的速度,即va。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注意m为小车、砝码、及绳子总和,而非只是小车或砝码)

[例题]1.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按如图安装,而后就接通源开始做实验,他有三个明显的错误:(123

答案:(1)没有平衡摩擦力;(2)不应挂钩码,应挂装有砂子的小桶;(3)细线太长悬挂物离地面太近。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

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

答案:c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例题]1.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答案:bc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1.25c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g表示),其值是___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___

答案:2,0.70m/s,0.875m/s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重物在那端)

实验原理]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机械能守恒。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mgh=mv2,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高三物理物理实验

第五单元物理实验。专题十一力学实验。1 2013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考 为研究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的阻力常数,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下落进入液体中运动,用闪光照相的方法拍摄出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7所示。已知钢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 kv2,闪光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f,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高三物理实验

3 2012 广东卷 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1 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 a 和图 b 所示,长度为 cm,直径为 mm。2 按图 c 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a 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 处 填 大 或 小 将...

高三物理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一 专题要点。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目的 用伏安法间接测定某种金属导体的电阻率 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 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