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热学

发布 2022-07-08 22:41:28 阅读 7276

初三物理热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 夏天的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 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 液态蜡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 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d.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北方冬季最低气温-52.3℃

3.两只相同的杯子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两杯中的液面如图,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表面积大小有关 b.温度的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 种类有关。

4.关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开始加热时水中就有大量气泡产生

b.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c.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d.沸腾时,水的温度不断升高

5.用手触摸刚从锅内捞出的煮鸡蛋,感觉不太烫,但过一会再去摸,会感觉很烫,这是因为。

a.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热向外逐渐散发,所以一会才感觉到烫。

b.蛋壳传热较慢,感觉烫手需要一段时间

c. 刚捞出时蛋壳表面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不太烫手。

d. 鸡蛋表面温度没有变化,人的感觉反应较慢。

6、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 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

7、 下列物态变化是熔化现象的是 (

a.湿衣服变**. 把白糖加水后溶化成糖水

c. 秋天,小草上出现露水 d. 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8. 下列物质中是晶体的是。

a . 玻璃 b. 铁块 c. 松香 d. 蜡

9. 下列现象中吸热的是。

a. 在手上擦酒精会感到凉 b. 冰雪化成水

c. 早晨出现的露d. 冬天窗上冰花的形成。

℃ 的冰和0℃水相比较。

a、0℃冰较冷 b. 0℃水较冷 c. 冷热程度相同 d. 无法确定。

11.冬天,室外存放的铁块和木块相比较。

a.铁块比木块凉 b、 木块比铁块凉 c、 冷热程度相同 d、 无法确定

12.一位粗心的**将两支示数为38℃的体温计用酒精消毒后,交给发高烧的患者和一位患者的家属分别测体温,几分钟后,**收回体温计,此时体温计上的示数可能是。

a℃ b℃ c℃ d℃

13.萘的熔点为80℃,则温度是80℃的萘将。

a. 是固态 b. 是液态 c. 是固液共存 d. 都有可能。

14、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a. 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 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 无法确定。

15、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

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会达到100℃ ,饺子中的水分没有蒸发。

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虽超过100℃ ,但因在水中,饺子中的水分没有蒸发。

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会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而变焦。

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虽不会超过100℃,但饺子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而变焦。

16、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7.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的**不同,前者**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18.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

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

19.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2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

21.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滴上一滴水,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种类有关。

c.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22.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23.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 这主要是因为( )

a. 油层覆盖在汤面, 阻碍了水的蒸发。

b. 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c. 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d. 油层阻碍了汤的辐射

24.“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树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b.大树下宽敞通风。

c.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分蒸发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d.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

25.今年2月11日6点至8点,我区到处大雾弥漫,可见度极低;在太阳的照射下到8:20左右,大雾逐渐消失。关于大雾及其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看见的“大雾”是大量空中漂浮的水蒸气。

b、“大雾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c、“大雾逐渐消失”是吸热过程。

d、“大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

26.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二、填空题。

1.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是因为___的缘故,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因为的缘故。

2.初秋的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___的缘故。

3. 炸油条、炸土豆用油炸,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煮。这样可以提供各种烹饪方法所需的___填“热量”、“温度”),是因为油和水的___不同。

4. 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喷雾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___大量的热量,导致周围的温度明显___

5.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和水银的___不同。常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6.两只温度计,它们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当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___的示数较大,__的液柱上升的高(填“内径粗”、“内径细”)。

7.汽化的两种形式液化的两种方法。

8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将它放于冰水混合物中其示数是4℃,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测得一杯水的温度为27℃,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如果某房间温度为18℃,则这支温度计的示数是___

9.武汉今年4月,江城出现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我市前几天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___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含量___极易发生___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初三物理热学练习

初三物理热学 从水之旅谈起 练习题。1.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 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可见蜡烛,沥青属于 而冰属于 它们之间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2.济南地区的。七 八月份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冬季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很容易因 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

初三《热学1》物理校本作业 答案

班级 座号 姓名。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4分 1.b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 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d 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2.d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放热的是 a 升华 熔化 液化...

高三物理 热学

典型例题 考点1 分子动理论。例1 下列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b 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增大。c 当分子间距离r r0时分子势能为零。d 当分子间距离r r0时分子势能最小。考点2 物体内能能量守恒。例2 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