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自我检测题二

发布 2022-07-08 19:42:28 阅读 3510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

2.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分封制 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

3.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方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

5.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周王→士→诸侯→卿、大夫。

6.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7.分封制与商代方国制相比。

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 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②

8.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1 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2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有利于强化王权。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②

9.秦始皇**主义**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

10.秦统一后,巩固统一的积极措施有:①建立**主义**集权制度 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③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④修长城、驰道和直道。

a.①②b.③④c.①②d.①②

1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机构 d.统一文。

12.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a.三公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3.**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4.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

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弱地方强 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政令的畅通。

a.①②b.①②c.②③d.①②

15.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设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c.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 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16.在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过程中,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平定七国之乱 ②颁布"推恩今" ③分封同姓王 ④削夺王国封地。

ab.②③cd.③④

17.造成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根源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b.民族政权间矛盾不可调和。

c.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扩大 d.北方少数民族陆续。

18.北宋加强**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兵力 d.削弱地方势力。

19.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d.防止人民反抗。

20.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

a.北宋加强**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

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

21.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 **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了皇权。

c.解决了**与地方的矛盾d.扩大统治基础。

22.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门下省 b.中行省 c.尚书省 d.宣政院

23.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大兴*** b.废除丞相 c.增设军机处 d.采用三省六部制。

24.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清朝雍正帝时开始设置,由亲信组成。

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军国大事完全由军机处裁决。

军机处的建立是**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abcd.①②

二、阅读下列材料。

1、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记事本末》回答:

1)据材料。

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简要概括其主要做法。 (8分)

2)综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 (4分。

40.对北宋初年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并产生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结合史实阐述理由。

(13分)

1-5:cbdcc 6-10:acdad 11-15:bbcda 16-20:acdbc 21-24:abcd

39 (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做法: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4分)

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4分)

(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皇权。 (2分)异:

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凋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4分)

40.下面列出积极方面的理由各若干项,作为评分的参照。主要方面(积极或消极)各项得分不得超过8分,次要方面(消极或积极)各项得分不得超过5分。不作判断,总分不得超过10分。

如考生有别的看法,并有合理的发挥和创见,可以参照以下示例酌情评分,合计不得超过15分。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加剧了人民的负担。

高一历史必修二检测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质量检测题。一 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 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 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 同治 光绪年间的改革 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

高一历史检测题

1.洪秀全尊奉 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 拆孔庙 查禁孔庙孟 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 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高一历史必修一检测题

21.1 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4分 影响 开创了君主 集权制度 加强了 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了国家统一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 2 制度 科举制 2分 作用 有利于加强 集权,巩固统治 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 或扩大了统治基础 有利于提升 文化素质 有助于社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