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

发布 2022-07-07 16:42:28 阅读 4394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2015.06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佝(gōu)偻逡(qūn)巡旋(xuàn)涡东西二阃(kǔn)

b.缱绻(qiǎn) 撇(piē)开癖(pǐ)好玲珑剔(tī)透。

c.干瘪(biě) 孱(càn)头趿(jí)拉石室金匮(guì)

d.攻讦(jié) 给(gěi)予潜(qián)藏残羹冷炙(zhì)

1.b(a项“旋涡”中的“旋”应读为xuán,c项“趿拉”中的“趿”应读为tā,d项“给予”中“给”应读为j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寒喧钳制走投无路命运多舛。

b.烟霭斑驳刮垢磨光抱残守缺。

c.自戕妥善礼上往来销声匿迹。

d.遐思急剧迫不急待破釜沉舟

2. b(a项,寒喧—寒暄 ;c项,礼上往来—礼尚往来;d项,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办公室里,犯了错的我,低垂着脑袋,听任班主任批评教育,不赞一词;我想,他独自说完之后,事情也就算了。

b.直到受审,刘汉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商界“狂人”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落到今天这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c.一走进校园,放眼望去,桃林中片片桃花尽情绽放,煞是美丽,好一派生机盎然、万卉争荣的景象。

d.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3. a(a.原指文章写得好,不需要再添加一个词语,现也指一言不发。

b.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c.

万卉争荣:春季很多种鲜花争相开放。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d.项“一挥而就”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

指绘画、书法和写文章,一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伟大作品,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经受考验获得地位,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

b.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北宋词坛创作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丰富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c.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d.京剧兴盛之后,徽剧艺人多学唱新腔,作为一种剧种的徽剧日渐衰弱,新中国成立前甚至濒临消亡。

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句式杂糅,应删除“具有”或“不可低估”; b.中途易辙,应把“自从”放在句首;c. 缺少主语,删除“当……时”。)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予官职)微以自文于君亲(文饰)

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待)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处死)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然)

d.公始常欲奇此女(以…为奇) 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免除赋税徭役)

5. a(b.等: 比较 c.竟死竟: 一直到 d. 奇: 使…与众不同)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b.《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是说科学基础、**规则、道德热忱等来自东方的“光明”,而实验精神、科学方法等则来自西方的“法则”。

c.《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在思想方面,庄子提出了“兼爱”、“无为”思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更为后世史家所推崇。

7.下面文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端午节,请分点概括,不超过16个字。(4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后人为追怀其高洁情怀,便以该日为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端午节又有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别名,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有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古时,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持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在我国南方地区保存较完善。

近年来,受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影响,端午节以及相关的端午文化正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若干国家,都有民间团体在端午日举行各种活动,端午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节日。

6. c(“兼爱”思想是墨子提出的。7. 起源传说(或起源)节日别名(或别名) 民俗活动(或习俗)文化影响。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

“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

“不如也!”

汉王刘邦在采用滕公夏侯婴、丞相萧何的意见后,提拔韩信,拜他为上将军,(拜礼完毕)领韩信坐上座,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指点我呢?”韩信表示感谢后,于是问汉王说:

“现在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

”韩信说:“请大王自己判断,勇敢、仁慈、强悍,您比起项王来,哪个厉害些?”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

“我比不上项王。”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

项王喑噁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

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

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韩信拜了两拜祝贺汉王说:“我也以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我曾在项王手下做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

项王发怒大声呼喊,千人听后吓得避退,(他有如此威风)却不能任用良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见到他人时恭敬谨慎,说话很温和,别人有了病,(他便)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吃。到了别人有功劳应当封赏爵位的时候,直到官印磨损了棱角,绶带破旧了,他还不舍得给人家,这些所说的是妇人的仁慈。

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各诸侯王臣服,不驻扎关中,定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迁徙到江南,也都把他们原来的君主赶走,自己在好地方称王。项王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愿依附他,只不过被他的威力胁迫,勉强服从罢了。

项王虽然名义上是霸王,实际上失去了民心,所以说他的强大已变成脆弱。如果大王真能反其道而行,重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消灭?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

率领正义的军队使思念东归的将士跟随,还有什么敌人会不被击溃?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王都是原来秦朝的将领,他们统领秦地的子弟几年来,被杀死的,数也数不清。又骗众多兵卒投降诸侯王到新安,项王设计坑杀了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

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免,秦地的父兄痛恨这三人,深入骨髓。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并不爱戴他们,大王的军队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刻的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而且秦地百姓无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

同诸侯的约定,大王先入咸阳,应当在关中称王,百姓们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关中王的职位,到了蜀地,老百姓们无不感到遗憾。如今大王发兵东进,三秦大地只需要传递您声讨项王的檄文就会立马平定下来。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在这时,汉王非常高兴,自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诸将进攻。八月,汉王向东进攻,秦地百姓都归顺汉王,汉王杀了被项羽封在秦地的三个王,平定了三秦大地,收集了诸侯的军队,讨伐项羽,奠定了帝业:这些都是韩信的计谋。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刓(wán):磨损。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臣服。

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恨:痛恨。

8.d(恨:遗憾。)

9.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因问王曰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9.a(a,”以”都是凭借的意思;b,趁机(于是),通过;c,主谓之间取独,的;d,表承接,表转折。)

c.大王之入武关而不在使者之目。

d.今大王举而东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虚心请教韩信,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b.当刘邦问计于韩信时,韩信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把自已在项羽军营里了解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c.韩信认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任用降将、失去民心,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

d.汉王深为韩信推心置腹的谋划而高兴,并采纳其计策,马上部署将领落实韩信的谋划,最终有了“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的局面。

高一语文试卷

保山市实验中学2015 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9分,每小题3分 文化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赵可金。今日 中国文化报 一版刊登文化部部长蔡武稿件,他对中国式文化外交提出自己的观点,再次彰显了新时期文化外...

高一语文试卷

2010年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卷i 识记和积累 28分 一 选择题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愀然 悄无声息游弋 熠熠闪光不屑一顾 舞榭歌台。b 惆怅 一筹莫展给予 济济一堂少不更事 亘古不变。c 熨贴 妥妥帖帖斑斓 直栏横槛桑梓之情 锱...

高一语文试卷

第一卷阅读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 且介亭杂文 隐士 里曾说 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