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四)阅读诗歌,完成1一3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
a.《龟虽寿》(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c.《竹里馆》(王维d.《月下独酌》(李白)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诗歌鉴赏。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
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0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金陵三迁有感①
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1~3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人名)。
2.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十一)古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这首词中“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
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
十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1~2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2.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 李清照: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
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后面的问题。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
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答案:专题十一。
一)1.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中考语文专题8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
专题8 古诗词鉴赏。一 2017 贺州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请你发挥想像,描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示的情景。2 家书抵万金 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二 2017 广州 阅读诗歌,...
中考语文专题8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
专题8 古诗词鉴赏。一 2017 贺州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请你发挥想像,描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示的情景。2 家书抵万金 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二 2017 广州 阅读诗歌,...
中考语文专题8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
一 2017 贺州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请你发挥想像,描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示的情景。2 家书抵万金 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二 2017 广州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