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授课人:李锦权。
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学号:20072301211
1.1 认识运动。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哪些情况下物体可视为质点。
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三、教具。液晶投影机、笔记本电脑、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1.**一段反映物体运动的动画,然后思考问题。
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同学们可不可以概括一下,什么叫做运动呢?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成为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
关于机械运动,同学们肯定有许多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围绕几个常见的场景进行讨论。(1)坐火车旅行**(2)地球自转**(3)地球绕太阳转**片。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行驶的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着火车中的乘客,那同学们,请问一下,你们究竟是运动的还是没有运动?
运动的,因为在路边的人看来,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没有运动,因为在你的同伴看来,你还是在我身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我们再来看,我们知道,地球是时刻围绕地轴转动的,***也有着“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却没有感觉到我们时刻都在运动呢?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绕太阳转动,哥白尼的日心说才是正确的理论,但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好像太阳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看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即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物体”做参考,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选定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像以上分析的,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思考: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诗歌中隐含的参考系是什么?
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
a.可以任意选取 b.是一定的。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其结果:__
a.一定不同 b.可能不同 c.一定相同。
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参考系选择得当就会使问题研究变的简洁、方便!比如,一个星际火箭在刚发射时,主要研究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所以把地球选作参考系,但是,当火箭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为了研究的方便,便将太阳选作参考系。
为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选地球作参考系最方便。再如,初中有这一问题,有一队伍正在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匀速行至队首,再从队首行至队尾,求时间。这一问题我们选择队伍作参考系就非常方便。
因此,选择参考系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之一。
三)质点。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之后,我们再来研究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情况。还是看刚才的三幅图。
在地球绕太阳转动的**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我们想描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地球在公转的同时又在自转,所以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
我们能否通过各种各样的简化方法,描绘出地球的公转轨迹呢?我们知道,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km,而与太阳相距1.5×108km,也就是说地球直径约是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
因此,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个部分的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视为一个点。
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时,能够忽略地球质量吗?(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刚才,同学们其实已经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什么伟大的事呢,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结果影响非常小的因素把它忽略掉,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科学抽象,物理学中称之为物理模型。例如,刚才研究地球公转时把地球本身的大小、形状忽略不计,突出地球具有质量,而把地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就是建立了物理模型,物理学中称这种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对质点运动的描述。
那么,如果研究地球自转,考查地球上各点的运动,还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又如,研究火车在沿平直轨道运动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吗?研究火车过桥呢?研究火车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呢?这些情况下能把火车看作质点吗?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质点又有哪些特征?
1.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它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3.质点是没有大小,没有形状,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4.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思考: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 c )
a. 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 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 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在处理( b d )
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
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四)坐标系。
如果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沿直线运动,怎样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呢?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
其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例1: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m,坐标系原点定在桌面上,设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a、b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1.3m、0.4m,问a、b的坐标应该是多少?
例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从市民广场的钟楼出发沿人民路驶向孩儿巷和更俗剧场方向,我们怎样描述汽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同学们认为怎样确定坐标系的坐标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呢?
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学生阅读教材“科学漫步”栏目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1.知识整理: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2.研究方法。
抓住实际物理现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物理现象或过程得到简化,建立物理模型,这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抽象。
1.2 时间和位移。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时间轴与对比说明,让学生了解时刻与时间的区别,通过作图与距离,使学生懂得路程和位移及相关方向的区别与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
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
学生回答:质点、参考系。
教师提问: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启发: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那些物理概念?
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对“时刻和时间间隔”概念的学习。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
高一物理2.1实验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10课时学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 学生完成所需时间30min 班级姓名第小组。学习目标 1 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2 会用描点法作出 v t 图象。3 能从 v t 图象分析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 培养学生...
高一物理必修1复习
直线运动 检测题 一 一 选择题 1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1所示,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述正确的是。图1a 第1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 第2s末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c 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d 第1s末 第3s末 第5s末物体所在的位置相同翰林汇。2 几个作匀...
高一物理必修一4 1教案学案
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1 教材分析。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不只要明白定律本身说的是什么,还要了解人类进行 的历史,本书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种处理源于本书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二 学习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