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22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

发布 2022-07-02 20:46:28 阅读 5673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解析:由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甲、乙两地为山东半岛上的山地丘陵,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b。

答案:b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解析:从图中得知,7月等温线分布沿山脉走向,且沿海地区和海岸线平行,所以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差异。

答案:b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解析: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一般是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大,平原大于山区。而石家庄距海较远且位于平原,气温年较差最大;黄海沿岸临海,受海洋热容量的影响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小,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即可判断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一组是b。

答案:b安徽卷)下面为1959~2023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4~5题。

4.该地1月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解析:正确读懂两条曲线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读图可知,1月0 ℃等温线总体上向北偏移,即向较高纬度的落叶阔叶林带偏移,说明气候在变暖。

答案:d5.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解析:甲地气温低于两侧,可判断是山岭,随着气候变暖,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乙地气温高于两侧,可判断是山谷,随着气候变暖,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由图可知,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而甲、乙两地的海拔是甲地高于乙地。

答案:b读下图,完成6~9题。

6.连线pq东南部属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即可判断。

答案:c7.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该地区地形地势的最佳写照。

b.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形区相比,该地区冬半年的降水较多。

c.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以热带季雨林为主。

d.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显著,冬暖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

解析:云贵高原地区冬半年由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阻挡而滞留演变形成昆明准静止锋,降水较多。

答案:b8.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地热能 d.有色金属。

解析:云贵高原因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不稳定,因此地热能丰富。同时由于落差大,降水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该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富有锡矿等。受地形的影响,风能资源较贫乏。

答案:a9.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矿产资源。

解析:从图例可以看出,连线pq东南部地区海拔在3 000米以下,而其西北部地区海拔大多在3 000米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较大,因此地形造成两地人口密度的不同。

答案:a2017·南京市高二检测)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10~12题。

10.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解析: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形成这里的梅雨季节,雨带停滞不前。

答案:a11.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解析:雨带位于①时,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平原此时春旱严重;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雨带位于③时,正值月份,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跃;雨带位于④时,华北、东北进入雨季,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

答案:a12.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解析:图示该地冬季气温在0 ℃以下,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应为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高温降水少,蒸发旺盛;雨带来得晚,退得早,故南涝北旱。

答案:a13.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解析:分析图中各地天气状况可知,该日南部沿海地区阴雨,江淮地区天气晴朗,北纬40°附近地区有沙尘天气,较高纬度的北方则有降雪天气,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移动的规律可知,此时锋面雨带位于南部沿海一带,该日最可能出现在4月。

答案:b二、综合题。

14.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线表示___的分界线,b线表示___的分界线。

2)将图中a线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3)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线,表示月份的是___线,表示月份的是___线。

4)我国季风进退的快慢与___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雨。

5)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天气。当雨带推移到d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天气。

6)下列有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正确叙述是( )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风区内。

b.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季风区既受冬季风影响,又受夏季风影响。

d.非季风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

7)我国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以及季风与雨带的关系。第(1)题,a线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线为黑河—腾冲线,是人口分布界线。第(2)题,依图填注。第(3)题,根据雨带移动的规律即可作出判断。

第(4)、(5)题,考查雨带成因及移动对长江流域的影响。第(6)题,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但也受冬季风影响。第(7)题,由于南方首先进入雨季,雨季最后结束,故雨季长。

答案:(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少地区。

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d e c

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锋面。

5)伏旱梅雨。

6)c7)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15.读我国部分地区及其相关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解析:第(1)题,表中①地的海拔比纬度较低的②地低,因此年均温高于②地;③地处于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水汽少,因此降水少于东部沿海地区的①地。第(2)题,④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而⑤地地处内陆非季风区,降水少。

第(3)题,⑥地和⑦地纬度和海拔相当,但由于⑥地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因此降水多于⑦地。

答案:(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①地低。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受夏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位于内陆,水汽**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但⑥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⑦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减少。

高二中国地理区域地理部分考试

文化学校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20题,共40分 读右图完成1 4题 1 一般情况下,河流r d 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c 只有秋汛 d 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2 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b a 水电站 b 油田 c 天然气田 d 煤矿...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25中国的工业

第三部分第二十五讲中国的工业。目标达成作业。一 单项选择题。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量示意图,完成1 3题。1 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是 a 软件设计 b 知识产权。c 整机组装d 售后服务。解析 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一定是技术含量低 利润低的曲线最低点部位,据此结合选项选c整机...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作业

课时作业二。1太阳能量的 是 a内部核聚变b内部核裂变c外部核聚变d外部核裂变2下面能源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能源是 a石油b地热能c核能d潮汐能3下列城市中太阳能利用条件最差的是 a重庆b拉萨c湛江d哈尔滨。4发生在太阳色球层及光球层的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分别是 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日饵和黑子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