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 十一 农业区

发布 2022-06-27 08:17:28 阅读 4279

专题检测(十一) 农业区。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m地区(如图)生产的大白萝卜,味甜多汁,被誉为“水果萝卜”,这种萝卜生长的温度为5 ~25 ℃,收获的新鲜萝卜主要在本地和附近地区销售。近年来,当地萝卜丰产但不丰收,农民收益增长缓慢,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材料二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 ℃,最适温度28~32 ℃。为提高收益,m地区计划推广需水量更大、成熟期更长的高产水稻。

1)分析图示m地区大白萝卜***的原因。

2)近年来,当地萝卜丰产但不丰收,农民收益增长缓慢,请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3)你是否赞成当地改种高产水稻?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结合该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可知,该地虽然地处**带地区,但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萝卜生长时间长,口感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水分的积累。第(2)题,当地以萝卜种植为主,且以新鲜萝卜销售为主,附近市场有限,限制当地农民收益的增加,故可通过改善种植结构、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1)位于**带季风气候区,海拔较高,冬暖夏凉,萝卜生长时间较长,口感好;降水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分和糖分积累,因而萝卜味甜多汁。

2)原因:种植结构单一;以销售新鲜萝卜为主,加工程度低;市场范围狭小。

建议:改善种植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种植比例;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树立品牌意识等。

3)赞成。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增加粮食**,保证粮食安全;产量更稳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等。

或不赞成。该地地势较高,适合水稻生长的时间较短,热量不足,不适合水稻种植;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不足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生长温度为15~25 ℃,喜光照,宜种植于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区。图中某区域(虚线范围内)在2024年以前大量种植百合,为我国夏秋百合的优势产区之一。该地百合主要分布在距河不到一百米的缓坡地区,此范围内多湿地。

从2024年起,因保护水源地的需要,当地不再种植百合,而在距河较远的山坡地区种植蓝莓(一种低灌木)、油桃、冬桃以及油橄榄等经济林木,使湿地得以恢复。

1)分析该区域种植百合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该区域种植百合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3)简析2024年以后该区域栽种经济林木可以取得的效益。

解析:第(1)题,自然条件一般包括气候(热量、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即可。结合该地区的具体特征可知,该地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地势较为平缓,气候温和,降水和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第(2)题,注意本问的限定词“对水环境”,种植百合需要消耗水资源,导致下游流量减少;种植百合使用的农药、化肥容易污染水源,使水体生物多样性减少。第(3)题,此类题目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经济林木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优化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时栽种经济林木还可以获得经济收益,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取得社会效益。

答案:(1)海拔高,光照充足;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距河较近,且多湿地)水源充足;地处缓坡,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消耗大量水资源,使河流下游水量减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水污染严重;湿地减少,不利于(生活、生产)污水的净化。

3)提高农民收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水土流失减轻,湿地得以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排污减少,下游河湖的水质变好。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脐橙种植历史悠久,2024年4月秭归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当地气候冬暖夏凉,非常适宜脐橙的生长发育,但冻害对脐橙危害大;该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全年均有鲜橙成熟上市的格局;为了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秭归脐橙,秭归县提出“一村一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整村推进”的发展策略,并提倡果园中果树行间种植草类植物。

1)指出湖北秭归脐橙集中产地冬暖的原因。

2)从自然环境和市场两个方面为该地区发展“一村一品”提出合理化建议。

3)分析果园中果树行间种植草类植物的作用。

4)当地**准备扩大脐橙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主要从地形的阻挡和水库形成的“温室效应”两个方面回答。第(2)题,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与气候对脐橙类型分布与成熟时间的影响,可以延长上市时间;市场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

第(3)题,主要从改善气候、有益于害虫天敌生存、维持土壤墒情、防止水土流失和节省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回答。第(4)题,如果赞同,主要从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历史悠久、增加果农收入、发展相关加工工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如果不赞同,主要从容易受到冻害的威胁,易产生水土流失,易污染三峡水库,增加市场销售的风险等方面回答。

答案:(1)北部山地挡住了一部分冷空气(冬季风)南下,三峡水库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保温作用。

2)根据地形与气候的差异,不同海拔种植不同季节成熟的脐橙品种,使四季都有鲜脐橙上市,延长销售时间;根据自然环境和种植技术,发展高、中、低档脐橙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3)果园中果树行间种植草类植物可以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果园湿度,夏季降低地表温度,冬季提高地表温度;有益于害虫天敌生存,有利于控制害虫;有利于维持土壤墒情,增加土壤有机质,防止水土流失;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任答三点)

4)赞同。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适宜,脐橙品质优良,扩大种植面积可以增加果农收入,发展与脐橙相关的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带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或不赞同。容易受到冻害的威胁;地形坡度大,易产生水土流失,威胁三峡水库的安全;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污染三峡水库;增加市场销售的风险。)

4.图1示意华北某地2024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台田模式”(如图2)是指当地在低洼处挖土成鱼塘,堆土成基台(台田)的一种常见耕作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地下水埋藏深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说明该地推广“台田模式”的意义。

3)你认为华北地区是否可借鉴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发展模式?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结合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和走向可知,图示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西部和北部的深度大于东南部。地下水埋藏浅,水位接近地表,易形成盐碱化现象,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地下水埋藏深度可知,西部、北部的盐碱化较东南部略轻。第(2)题,“台田模式”主要是在改造当地低洼地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养殖业和对台田土壤进行淋洗,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第(3)题,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高,目前我国华北地区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等,均不适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推广。

答案:(1)地下水埋藏较浅,西部、北部地下水埋藏深度较东南部大。影响:

地下水距离地表较近,受降水或人类灌溉活动的影响,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形成盐碱土,影响农业生产;东南部的盐碱化程度高于西部和北部。

2)“台田模式”通过对地形的改造,利用低洼地发展养殖业,同时,加高台田,减少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累,通过降水和灌溉淋洗盐水,对土壤脱盐,因地制宜地改造和利用了当地的条件,同时通过各生产活动之间物质的循环利用,既获得了经济收益,也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3)不可以。华北地区人口密集,不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方式,商品率较低;华北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等。

5.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坦噶尼喀湖位于非洲中东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该湖平均深度约600 m,湖水唯一出口卢库加河呈淤塞甚至干涸的状态。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且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

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

1)分析坦噶尼喀湖鱼类资源丰富、特有物种多的原因。

2)坦噶尼喀湖的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请分析原因。

3)推测坦噶尼喀湖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交通条件。

4)有人认为,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来看,湖区周边国家可以大量出口慈鲷鱼到海外观赏鱼市场。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和图示可知,湖泊面积广阔,平均深度约600 m,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泊相对封闭且非常古老,湖中众多鱼类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当地特有的物种。第(2)题,坦噶尼喀湖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湖岸地形陡峭。

沿湖岸线的狭窄水域较浅,湖底有阳光和氧气,慈鲷鱼能够生存。离湖岸线远的区域水深,湖底没有阳光和氧气。湖岸附近饵料多,湖底深处饵料少。

第(3)题,解答此题要结合材料和图例信息,坦噶尼喀湖面积广阔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周边地区海拔较高,多高原和山地,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图中有一条从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该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

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都要从经济和生态两方面说明理由。若赞成,从经济角度考虑,慈鲷鱼作为观赏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出口可以增加外汇收入,经济效益好;从生态角度考虑,湖泊面积广,慈鲷鱼和其他鱼类的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鱼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若不赞成,从经济角度考虑,慈鲷鱼适宜生活在湖底,而沿湖国家经济落后,交通条件差,技术水平低,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慈鲷鱼死亡,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差;从生态角度考虑,慈鲷鱼分布区域狭窄,单一品种,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1)湖泊面积广阔,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泊相对封闭且非常古老,湖中众多鱼类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当地特有的物种。

2)(该湖因板块张裂而成,)湖岸地形陡峭;沿湖岸线的狭窄水域较浅,湖底有阳光和氧气,慈鲷鱼能够生存;(离湖岸线远的区域水深,湖底没有阳光和氧气,)湖岸附近饵料多。

3)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周边地区多(高原和)山地,(经济落后,)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

生物专题十一专题质量检测

答案 b 5 据报道,在宁夏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共发现3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 简称超级细菌 专家称,抗生素的滥用无疑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罪魁祸首,也是超级细菌滋生的温床。下列关于超级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 属于基因突变。b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定向...

农业中心专题活动方案

按照 县 专报专题专报书 活动实施方案 文件要求,结合农业局实际,制定如下活动方案。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 人才强县 战略为主线,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 难点 重点问题和改革 发展 稳定大局的战略性问题开展思考调研,为县委 县 的宏观决策提出一...

十一检测题

检测题。1 如图8 6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电荷从a到b加速度减小。b b处电势能大。c b处电势高。d 电荷在b处速度小。2 如图8 8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