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综合练习参***。
一、基础知识。
1.b(a 颤chàn; c 荫yìn 臊sào;d间jiàn 亘gèn 揖yī )
2、c 【解析】c比喻自然不拘执、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歌唱、诗文、书法等),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a“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应用“不绝于耳”;b“鼎力相助”多用于求人帮助时的客气话;d“回肠荡气”形容乐曲。
诗又等婉转缠绵,感人至深。)。
3.【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重复。
4、a 二、古诗文阅读。
5、c 解析:区区,诚挚。
6、d 解析:a两个“且”都是副词,暂且。b两个“相”都是副词,偏指一方。c两个“见”都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d何等,多么;怎么。
7、a 8、d
9.(1断句(4分)
答案: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评分标准: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翻译(6分)
(3分)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度”、“数”、“亡”为关键词,“上不我用”是宾语前置句。)
(3分)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谒”、“且”、“若”为关键词)
10、(1)“袅袅”写柳枝摇曳之态,“青青”绘桑叶青葱之色,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融合骀荡的无尽春意(2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1分)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1分)。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
(2分)
11、(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羁鸟恋旧林守拙归园田 (4)俟我于城隅搔首踟蹰(5)夙兴夜寐言既遂矣。
三、必考阅读。
12.de原文的表述是“2023年以来”,而非“在中国历史上”。e原文的表述是“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意思是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虽然从西方的《爱弥儿》等吸取了思想文化养分,但前者并非后者的翻版,它们“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
a见原文第一段前半段。b.见原文第。
二、三段。c.见原文第三段。f.见原文倒数第二段。)
13.b(作者引用黑格尔的话是为了说明,鲁迅、胡适、李大钊等文化、思想巨人的创造虽然是在“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但“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这一观点。而文中所列举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尝试集》《庶民的胜利》,就是为了说明这一观点。而《爱弥儿》《神曲》《常识》则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作。
)14.担心民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冲击)下,失去自身特色,沦为没有文化主体的西方的精神殖民地,从而影响中华民族的复兴。
15.①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焦灼”忽视了社会基础性价值的普适性,忽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这批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
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不因此而消亡。
四、选考阅读。
16.(4分)(1)与开头写女孩的短信与回复照应,使结构严谨。(2分)(2)通过“宝贝,今天可有唱歌的心情?”的深情呼唤,对文章主旨作了进一步的肯定,使主旨深化(1分);也使行文更生动,有趣味性。
(1分)
17.(5分)意在表明不仅仅要化解自己的痛苦(1分),而且要想到分担别人的痛苦(1分),这样别人也会分担你的痛苦(1分)。告诉我们应如何正确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痛苦。(2分)
18.(6分)⑴不因“痛吻”的狰狞而贬抑了整个世界。⑵学会用更高的境界去看被负面事件包围了的自我。⑶不虐待自我,始终对自我保持深度好感。
⑷相信歌声的力量,相信明天会更好。⑸理智而坦然地面对生活,勇于改变或坦然接纳生活实际。(每点给1分,共5点,联系实际1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但结合文本的要点必须体现)
19.4分【参***】为了给患病的林徽因补充营养,梁思成不得不将一支伴随二十年的心爱的金笔和一只从美国购得的手表拿去当铺当掉,当出的价钱却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这反映了在战乱时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而冷漠的帐房先生又乘人之危,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陷入了极度的生活困窘之中。【试题解析】“清炖”、“红烧”对应的是上文中的“两条草鱼”,其生活状况主要结合上文来理解,重点抓住“通货膨胀”“冷漠和不耐烦”等词语。
20.5分【参***】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阳光和小鸟,明艳的阳光与欢快的小鸟,构成生命的色彩与活力。这些景物描写不仅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而且烘托了文章主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看到窗外充满生机的景物,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
结尾部分更为热烈明快,充满诗意的景物描写,则是林徽因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礼赞。【试题解析】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阳光和小鸟,很明显是首尾照应。写作特点与作用则从文章结构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作答。
21.6分【参***】(1)①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②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③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
(2)林徽因虽然生活在离乱和贫病交加的困苦中,但却与命运顽强抗争,表现出热爱生活、钟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试题解析】第三段写她劳累过度、疾病缠身,4-9段写她生活贫困,16段写她事业受阻。
五、语言表达题。
22、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此番“壮志”并不被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看好。
23、(夏天)品味荷花,我为其高洁而折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君子也。
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真丈夫也。
六、作文解题:
构思纲要点拨]
感悟”后面所填词语可经是动词(动词短语),写对某一种活动的感悟,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写对某一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甚至于可以是形容词,写对事物属性的感悟,如“感悟美丽”,叙写自己对美丽的感觉、感受与领悟,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写议**必须以具体形象为也发点,以对基本一形象的感悟,阐发为主要内容。比如《感悟花芽》可以写自己面对花芽时产生的联想,表述自己“愿做小小的花芽,让风雨的洗礼催开成功的花朵”的观点,然后以别人看来“花芽太小”“花芽太嫩”“花芽太弱”三句话,分别引出若干事例——有志不在年高的事例,年小位卑也能为国争光的事例,论证花芽虽小、嫩弱,但历经奋斗磨练,定能催开成功的花朵的道理。
写抒情散文必须让自己的情感与具体形象(细节)水**融。比如写《感悟高一》,构思时高一学习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会浮现在眼前。写什么?
高一生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可以根据高一生活的一些特点,选取典型细节,在还将有叙夹议中抒发感情。
写记叙散文或小**必须高置情节,安排人物。人物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她)”,情节(或者说人物的命运)是文章的“感点”,人物的“感悟”一般在结尾“画龙点睛”,但高明的写法可以让人物的感悟贯串在整个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附:文言译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
”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
”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
“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综合练习答案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 单项选择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283页 2011平顶山模拟 下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1 3题 解析 第1题,从玉米生产 发展沼气等信息判断,该模式在河南省最易推广。广东省 内蒙古不适宜种植玉米,黑龙江温度较低,不宜发展沼气。第2题,影响乳畜业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 ...
综合练习答案
试卷名称 线性代数 48学时 a卷 课程所在院系 理学院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试卷说明 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认真审题,请勿漏答 2.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 3.本试卷所有试题答案写在试卷纸上,其它无效 4.答题完毕,请将试卷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一 填空题 每题3...
综合练习答案
练习9答案。1 从键盘输入10个数到数组a 10 中,显示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值。cleardimension a 10 for i 1 to 10 input 输入第 str i,2 个数 to a i nextfor i 1 to 10 a str i,2 a i next2 设计一个程序可从键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