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心理学统考真题之论述题答案

发布 2022-06-13 02:02:28 阅读 8811

2023年考研心理学统考真题之论述题答案论述题1.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2)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3)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基本观点】(1)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2)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相应的,获得基本满座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3)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2.

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的比较。答:从性的作用和潜意识的作用来区别,他们的相同点很少相同性主要在于潜意识的重要性,以及人性的矛盾性发展:

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集中于六岁前就形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形成。而埃里克森研究的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人格发展。尽管荣格也相信重要的发展在整个人生中都会出现,但是,埃里克森对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荣格更详尽。

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把注意从本我转到自我的研究上来。他把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

潜意识心理:虽然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

精神**:我们已经看到,埃里克森把成功地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那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帮助提供形成这些美德的各种条件正是**者的职责。

这与弗洛伊德把使用谙如梦的分析和自由联想法的**作为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信条截然不同。 宗教: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精神病症。

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方面,埃里克森与荣格和阿德勘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成就动机是近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对成就目标的研究倍受国内外关注。

文章以dweck成就目标理论为基本出发点,探求其理论渊源、动机模式与分类研究的进展状况,为深入研究成就动机理论提供依据。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注意广度的问题。2023年,心理学家汉密尔顿(hamilton)最先做了这方面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儿,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石子儿。如果把石子儿两个、三个或五个组成一堆,人们能同时看到的堆数和单个的数目一样多。

通过速示器进行的研究表明,**在1/10秒内一般能注意到8~9个黑色的圆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

2023年心理学考研统考真题点评

心理学考研统考从2007年至2011年,五年期间,真题渐趋成熟和完善。从2011年真题上的考试内容来看,今年的考试试卷基本上达到了今年心理学新大纲的考察目标要求,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两大部分在试卷中的分值比例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比例,考查方式既有对基础知识点识记内容的考察,也有对心理理论和心理现象的...

2023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统考312 答案与解析

2017年心理学考研已经结束,应众多学员的要求,勤思教研室的老师解析了心理学考研真题以及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仅供学员参考和2018年考研的学生做一个参考!一 心理学考研真题 统考312 选择题。一 单顶选择题 1 65 22 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 的故事,告沂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

历年考研真题之2019考研心理学真题 考试版

勤思考研辅导班,我们能告诉你考研的重点!历年考研真题之2015考研心理学真题 考试版 我们特地汇总的干货,2011年 2016年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心理学考研的小伙伴速度收藏起来吧。另外由于篇幅限制只能此篇只能简单的介绍下2015年心理学考研真题与答案,如果想要详细的解析,需要到官网申请哦!一 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