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施工施工方案

发布 2022-05-29 05:13:28 阅读 1255

第一节施工工序流程。

第二节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第三节安全及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第一节施工工序流程。

沉井施工包括沉井制作和沉井下沉及封底几个主要部分。沉井采取三次制作一次排水下沉;一般施工顺序为:

施工准备→基坑开挖→抽排水→铺砂垫层、垫木→支刃脚内侧模板→ 绑扎刃脚钢筋→支刃脚外侧模板→浇筑刃脚砼→养护→支井壁内侧模板→绑扎钢筋→立井壁外侧模板→浇筑井壁砼→养护→拆除井壁和刃脚的模板→挖土、下沉→(抛块石,滤水挤淤,仅顶管井施工)→浇筑封底砼→绑扎钢筋→浇筑底板砼→养护→对沉井内及上部结构施工。

第二节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1施工准备。

1. 施工前主要工作。

1)施工现场供水、供电的管线布置及排水沉淀池砌筑、排水管道铺设:

临时用水:从集水坑处抽取作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拟接自来水管;

临时用电:拟从附近协调搭接网电,同时配备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沉淀池砌筑、排水管道铺设:在距沉井10m以外开挖一个规格为6.0*2.0*1.5m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的水用水泵抽取排市政污水管网中;

2)调查、收集在沉井施工及排水影响范围内的原有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及管线的位置、标高、结构形式等;

3)施工前根据场地设计标高,对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

4)调查、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岩土性质及均匀性、地基承载力、井外壁与土的摩擦力等。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地下水的类型、最高和最低水位、渗透系数等。

2.测量放线。

(1)根据业主、监理所交工程控制网的桩、点,布置各井位的控制桩,作好拴桩、桩位记录工作,并对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移位、下沉、损坏等;

2)根据提业主、监理提供的水准点,在施工现场引测、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在便于施工测量观测、稳定牢固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段,其数量少于2个,并应统一编号、标识。引测临时水准点应闭合、复测,并与己建成相关工程、部位核对,误差小于允许误差时(详见附表)作好记录,方可使用。

每次水准测量时,都应核对两个临时水准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3)根据各井位的中桩,先将基坑开挖边线放出。开挖临时控制点以小木桩标记,基坑开挖到合适高程后,撤去小木桩标记,放出井筒刃脚内、外沿边线,仍以小木桩标记。

4)根据批准的测量成果、控制桩,设置沉井轴线及中心位置控制桩。

5)设置沉降观测点,在沉井施工不影响的原有建筑物及地面上设沉降观测点,该观测点设在不影响视线的地方;

6)测量控制。

在沉井过程中应设几个下沉观测点,发现沉井偏斜时,或井项中心位移时,立即以予纠正.

3.技术培训与技术交底。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该项目全体施工人员按不同岗位、工种,分别进行培训,并向工长进行技术交底。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检验标准等。

4. 工程材料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施工前应对沉井施工所用的钢材、商品砼抽检试验,在合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报呈监理工程师并择优选购。

2.2沉井制作场地施工准备。

沉井在地面上施工时,为减少下沉的深度,一般在沉井井筒制作前先开挖基坑,基坑的位置应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坐标确定,按照沉井轴线控制桩和中心桩,在地面上放沉井基坑线,基坑底的平面尺寸比刃脚外壁每侧各大0.5m以上。基坑开挖的深度,可根据土质、地下水位、现场施工条件而定,一般高于地下水位0.

5 m以上。基坑底部设排水沟,四周设集水井坑,集水坑比排水沟至少低0.5 m。

基坑平面尺寸比沉井大2m,四周设不小于2.0m的护道和地面排水沟,以防雨水等淌入。基坑挖出的土运至符合规定的弃土场平整堆放。

2.3沉井井筒制作。

沉井井筒的制作分为两部分,即刃脚的制作和井壁的制作。

1.制作刃脚。

1)刃脚支模。

本沉井拟采用砖模支模,方法如下:

井筒的重量较大,且原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小于井筒自重(地基处理后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刃脚下先浇一层12cm厚的c10砼,然后砌筑刃脚内砖模(如插图8-1所示)。

砌筑刃脚内砖模插图8-1

2. 井壁制作。

1)模板施工。

模板安装顺序。

刃脚斜面模板→井孔模板→安扎钢筋→架立外模→调整各部尺寸→全面紧固支撑拉片、拉箍等。

模板选用及加固支设。

在安装钢模以前,要先在沉井的内外钢筋挂上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垫块。混凝土主体模板使用3015组合模板,模板竖向支设。圆型井,模板加固采用钢围囹加固,对拉片固定。

由于该施工地段地下水丰富,施工对拉片应做防水处理,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沉井漏水,影响沉井质量和使用。模板加固,可以用ф14钢筋,横向进行加固,间距为150cm,如插图8-2:

圆形井模板支撑图插图8-2

模板安装时,模板水平钢筋平行弯曲,与竖模板保持平面面接触,钢管的垂直间距为120cm,钢筋的水平间距为150cm。

模板施工时,要对所有模板进行编号,同时,在模板浇筑混凝土一面涂脱模剂。在混凝土浇筑5天后,可以对沉井内外模板进行拆除,按照编号,分类分批堆放,严禁乱堆放。若背面油漆脱落,应该及时补刷防锈漆。

在第二次支模板时,要严格控制此次模板与地面的高度,一般保持在35cm以上,这样,可以防止在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时,沉井出现下沉,将模板与脚手架分离,从而避免质量、安全事故。

模板支护。a.沉井分内、外层模板两次支护,先支外模,在支内模;外侧模板要求板缝应顺垂直方向,安装时上口不宜大于下口尺寸,以利下沉;在基坑中制作时,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的0.

5m,同时防止地表水向基坑流入,以免土体塌方。

b.模板拼缝及垂直度控制:为使砼浇筑时不发生大量漏浆现象,支模板时尽可能少的采用对拉片,或在两块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将拼缝堵严密;模板垂直度要在根本上得到控制,首先在浇筑垫层砼时使其水平,其次在支刃脚模板时使每个方向上的模板达到规范要求,在之后的模板安装中才能有效控制其垂直度。

c. 井壁模板采用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内外模用2mm厚、55mm宽的对拉钢板固定;井筒接高时,利用第一节段模板的最上排对拉片孔插入钢筋作接高节段模支承;

d. 当对必须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的沉井井壁接高时,第二节及其以上各节的模板不得支撑于地面上,以免应自重增加产生新的沉降,使新浇筑的砼造成裂缝;

沉井施工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工序流程。第二节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第三节安全及环境保护保障措施。第一节施工工序流程。沉井施工包括沉井制作和沉井下沉及封底几个主要部分。沉井采取三次制作一次排水下沉 一般施工顺序为 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 抽排水 铺砂垫层 垫木 支刃脚内侧模板 绑扎刃脚钢筋 支刃脚外侧模板 浇筑刃脚砼 养护 ...

沉井施工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工序流程。第二节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第三节安全及环境保护保障措施。第一节施工工序流程。沉井施工包括沉井制作和沉井下沉及封底几个主要部分。沉井采取三次制作一次排水下沉 一般施工顺序为 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 抽排水 铺砂垫层 垫木 支刃脚内侧模板 绑扎刃脚钢筋 支刃脚外侧模板 浇筑刃脚砼 养护 ...

沉井施工方案

一 旱地沉井施工 施工中尽量采用土模的方法 1 施工准备。沉井施工前首先对场地进行的清理和平整。详细钻探沉井所通过地层情况,研究设计图纸的有关规定,查明其地质构造 土质层次 深度 特性和水文情况,合理布置探孔的位置 数量和确定孔深。就地浇筑沉井首先应清除井位及附近场地的孤石 树根 淤泥及其他杂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