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与“外”的此消彼涨。
华为、ibm、中国移动、中国石化……首选企业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众多公司的就业选择中记忆最为深刻的,即心理占有率。2010届毕业生依然衷情于这些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然而变化显而易见:xx年调查结果中,涉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的比例为27:
25,在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当中,国内企业仅有海尔、华为和联想三家;xx年这个比例为24:21,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国内企业数目上升至五家。而在对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前五十位首选企业中国内企业占了31个,数目首次大幅超过外企,前十位企业中国内企业数目继续上升至6家。
数字的变化反映了大学生求职心态的改变,而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记得我刚进大学时,师兄师姐对我最大的告诫就是好好学英语,找工作的时候就有机会去外企。”2023年上大学的张女士回忆当年的情形。那个时候,对于就业的学生,外企可以说是唯一让人瞩目的明星、焦点。
“进入外企意味着拥有了广阔的发展机会、丰厚的收入、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但只有身为精英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外企工作,外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分精英与普通人就业的标志。成为一名外企白领更是很多女生梦寐以求的。而反观当时的国内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不足,国有企业“老态尽显”,论资排辈的用人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成为阻碍人才进入的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数据显示,xx年我国民营经济在第。
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2%,广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66%左右,民营经济就业增长率高出全社会0.5个百分点左右。涌现出一批民营明星企业,民企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而此时的大学生,精英就业观念正在受到严峻挑战。xx年,高等教育扩招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他们反馈回校园的信息并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首次遭遇寒流。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求职期望值逐渐降低,处于精英情结与大众化就业转折的阵痛中,很多人开始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
xx年的调查显示,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不到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在对自己的求职竞争力评价中,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一般,这与以往社会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精英”定位已经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
七年前的这个时候,xx届应届毕业生小孙在两种选择中间左右为难 一边是中国新闻学专业的最高学府 人大新闻学院的自费研究生,一边是中国青年报的正式编制员工。几个月的痛苦抉择之后,她放弃了深造机会来到中国青年报报到。主要原因是自费,三年下来得3万块,想想还是算了,再说中青报的工作机会很不错。七年后的今天,...
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们就大学生就业理想问题,对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 发展空间与薪酬。根据调查显示,8 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下,41 的人选择在1000 20 30 的人选择在20 3000,21 的人选择在30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当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资是多少这一问题,大部分人选了1000 20...
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们就大学生就业理想问题,对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 发展空间与薪酬。根据调查显示,8 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下,41 的人选择在1000 20xx,30 的人选择在20xx 3000,21 的人选择在30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当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资是多少这一问题,大部分人选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