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发布 2022-05-17 09:53:28 阅读 3408

2017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关于试题的分析评价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

命题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

个层级进行检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考查语文能力;试题的设。

置难易适中,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试卷。

结构仍分为三个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35 分)、阅读(55 分)、写作。

55 分),外加卷面书写(5 分),总题量为 19 题,总分为 150 分。下面就其。

具体特点评述如下:(一) 依纲据标,稳中求变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

文试题的命题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和《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试纲要”)的。

要求,立足基础、面向全体,没有偏、难、怪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

考纲的要求,这对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试卷的“语文积累与综。

合运用”部分,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为主;再如阅读理解考查,三篇。

阅读材料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

难度。两篇现代文阅读(《扁担的一生》《冬眠的奥秘》)贴近学生认知实。

际,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试题的设置来看,考点都是考纲、课标所要。

求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扎实,答题会比较顺手的。在依纲据标的基础上,试题又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点。如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延续了以往的 8 选 6 的题型,但规定“不得多选”,这一变化,这既减轻了教。

师阅卷工作的难度,又提高了对学生古诗文识记的要求。今年试卷变动最大。

的当属文言文阅读部分,将课外篇目《论语•子罕》与课内的《陋室。

铭》构成对比阅读,虽然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出现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

可否认这是今年中考语文的一大变化亮点。此外名着阅读、语文综合运用、

作文等试题,既保持了传统的题型,又在形式上力求变化。这种稳中求变、

守正创新的命题追求,难能可贵。(二) 注重语文积累,凸显能力考查初中。

语文学习是打基础阶段,语文学习的过程离不开积累,“考试纲要”明确要。

求: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

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中考试题中传统的基础知识类的积累试。

题所占比重约为 20%,如第 1 题古诗文的默写是直接默写名句名篇,注重考。

生平时的积累;小语段中寻找错别字是对字形的识记;还有课外阅读知识的。

识记;文言文词语的识记等,这些试题都注重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积累。试题。

在紧扣考纲、立足文本的同时,凸显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部分试题表面上。

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第 4 题第。

2)小题“对对联,赢影票”,出示的上联为“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但它。

打破了以往“出上联,对下联”的仿写题型,而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给。

出四个选项选出最恰当的一项。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

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题的第(3)小题“戏曲电影展映”活动主要考查学。

生“**转述”能力,而图表内容是关于“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

调查情况统计图”,这样的命题方式有效考查了考生阅读和概况“非连续性文。

本”的能力。此外,阅读试题侧重考查了考生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其中文言。

文阅读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机械性识记层面,而是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将所学。

文言文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到阅读理解中。(三) 彰显立德树人,关注。

传统文化彰显人文精神,关注传统文化是中考试题的另一个特点,如试卷第。

4 题语文综合运用的主题是 “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考查内容涉及到对。

联和黄梅戏等活动,是现代文化与传统习俗的有机交融。课外文言文选自。

论语•子罕》,也彰显了对国学的重视。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

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再如散文《扁担的一生》,文质。

兼美,具有人文性,在试题的设置上,通过阅读理解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再看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这就是我的承。

诺》,题目前面有一段提示语:“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

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

诺……”这段话不仅具有写作的提示性,而且具有思想的引导性——引导考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强调了责任意识和诚信等品质,这无疑体现了社会的核。

心价值观。由此可见,今年的语文试题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

本任务。以上是对中考语文试题的总体评价,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

的。我们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上,认为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说明文《冬。

眠的奥秘》的选文,原文篇幅很长,为了做阅读材料,命题时删改很大,显。

得不够严谨。《考试纲要》要求“语文学业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改。

动过大的选文是不宜做中考阅读材料的。此外,文中有的标点符号的改动并。

不规范,如第③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

普通箱龟……”此处的“比如”前原文用的是句号,试卷中改为逗号,这种改动。

不够规范。二是有的参***不够准确,给阅卷工作带来了不便。如文言文。

第 18 题的答案拟定 4 个要点,按点给分,过于死板,且所拟答案存在异议。

二.关于阅卷和答卷情况的分析。

(一)阅卷组织与考生成绩概况在市教体局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初。

中语文阅卷工作与其它中考学科一样,规范有序地进行着。阅卷之前我们组。

织市区具有阅卷经验的骨干教师认真仔细研读试题和参***,根据考生可。

能出现的答题情况拟定出评分细则,然后将评分细则提到全市中考阅卷培训。

会上进行解读,并征求各县(市、区)阅卷组长意见,从而进一步明确阅卷。

要求,统一评分标准,以便阅卷教师更全面更精确地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得。

分有理,扣分有据。试卷评阅仍实行双评制,做到客观题零误差,主观题标。

准误差,作文阅卷误差按照省中考作文评卷要求,误差控制在 5 分。全市中。

考语文试卷共计 40977 份,其中市区 6469 份,桐城 5535 份,潜 4512 份,怀。

宁 4921 份,太湖 3694 份,岳西 2916 份,望江 4979 份,宿松 7951 份。阅卷。

时间为 6 月 两天,由于组织有力、准备充分,各县(市、区)语文。

阅卷工作顺利完成,未出现任何失误。根据计算机提供的阅卷统计数据,全。

市语文平均分为 109.13 分,其中市区人均分为 109.42 分,各题得分等情况图。

表如下:二)答题情况分析 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分析评价试题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与去年考查的题型基本一致,考查的内容有名句。

默写、汉字的音形义、修辞手法、名着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第 1 题中。

的两小题是传统的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第(1)小题为根据古诗文的上句或。

下句,将其默写完整,仍采用 8 选 6 的形式,但今年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注。

明“不得多选”,增加了限制性。该题分值为 6 分,人均分为 5.11 分;得分率。

为 85.1%。第(2)小题是默写《游西村》的前 4 句,分值为 4 分,人均分为。

3.10 分,得分率 77.5%。整个第 1 题考生整体得分较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点:一是只会背诵课文,但识记不准确,没有理解诗句句子的意思,出现同音形近字代替现象。如“河”写成“何”,“洲”写成“州”,“犬”写成“吠”,作”写成“做”,“浑”写成“混”,“暗”写成“岸”,“疑”写成“凝”等。

二是汉字书。

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马虎,无法辨认 ,如三点水旁似乎是两点水旁等,“满”

左右结构写成上下结构,“落”却写成左右结构,“厦”中间两横看不清,“豚”

两撇中加了一点。三是上下句默写混淆,对默写上句的错误率比默写下句。

高,有的答非所问。四是没有审清题意,题目规定是“任选其中 6 句,不得多。

选”,而有些考生 8 句全做,错误率增高。第 2 题是基础知识考查,考点有注。

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错别字、词**释和修辞手法。本题共 9 分,人。

均分为 7.29 分,得分率为 81%。第(1)小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

注音,分值 3 分。汉字注音,学生只要借助《新华字典》即可写对,但也有。

少数考生因拼音书写不规范而失分,如“炫”标调不是在 a 上,而在 u 上。根。

据拼音写汉字——“皎”相对错误较少。第(2)小题是要求将含有错别字的一个。

词找出来并改正,分值 2 分。该题要求找出“有错别字的一个词”,“不记其。

数”应改为“不计其数”,有的考生没有按照要求答题,只填写了错误的那一个。

字“计”或“不计”,而不是词。第(3)小题考查的是词义的解释,分值 2 分。

钟情”和“练”的意思应该在字典中可以查到,但也有将“白绢”写成“白娟”的,没理解“绢”是丝织品。第(4)小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分值 2 分。得分不。

错,少数考生没有依据画线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造成失分。 第 3 题为名着。

阅读,共 4 分,人均分为 3 分,得分率为 75%。第(1)小题是选择题,考查。

的是名着名称、作者、作者年代或国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该题失分较。

少,但也有审题不严谨的,甚至给出了两个选项。第(2)填空,有将“繁星”

写成“繁心”的,“你”写成“母爱”“大地的母亲”等。第 4 题是综合性学习,主要。

考查语文综合运用能力,3 个小题,共 12 分,人均分为 9.73 分,得分率为。

81.1%。第(1)小题,考查的是修改短信中的错误。该题 6 分,人均分 5.23

分,得分率为 87.2%。存在的问题是:①未能恰当地“添加称谓及礼貌用。

语”,标准答案是“各位家长,您好”,有的考生只添加了其中一句,有的将。

您好”写成“您们好”“你好”;②未能看清题干要求,有的将“一会儿”随便改。

成”10 分钟“或”半小时“的;有的考生改病句没有改过来,只是写出了修改意。

见,没按要求答题。第(2)题为选择题,2 分,人均分 1.86。得分率为。

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希冀 j 迸裂 b ng 分外妖娆 f n b隘口 i 融洽 qi 呱呱坠地 g c剽悍 bi o 濒临 b n 茅塞顿开 s d黄晕 y n 对峙 zh 揠苗助长 y 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威慑侵蚀风尘赴赴...

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时量 150分钟总分 150分。一 积累与运用 共29分 一 单项选择 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妖娆 r o 旁骛 w 恪尽职守 k b 恣睢 zh 真谛 d 面面相觑 q c 慰藉 ji 孱弱 ch n 奄奄一息 y n d 倒坍 t n 馈赠 ku吹毛...

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2 1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1分 有约不来过夜半约客 4 2分 王安石在 登飞来峰 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 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6 名著阅读 3分 1 伊索寓言 中 的故事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1分 2 一部 水浒传 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