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悸诊疗方案

发布 2022-05-12 14:25:28 阅读 3350

室性早搏)一、概述。

室性早搏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器质性心脏病和正常人均可见到。

从胎儿直至高龄者均可发生。偶发室性早搏通常很少影响每分钟心排血量。当发生多源性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心排血量就会受到明显影响,症状就会更明显。

其发作多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相关。心室早搏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中医病名:

心悸病;西医病名:室性早搏。

二、诊断。西医诊断】

1.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2.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3.心电图特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尝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中医辨证分型】

1.心虚胆怯证。

临床表现:主症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

辨证分析:患者因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2.心脾两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纳差乏力,面色无华,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

辨证分析:患者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3.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心悸易惊,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盗汗,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阴血亏虚,虚火上扰心神,发为心悸。

4.心脉瘀阻证。

临床表现:心悸,心痛时作,痛如针刺,气短乏力,胸闷,唇甲青紫,舌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辨证分析:患者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5.痰火扰心证。

临床表现:症见心烦心悸、口苦失眠、多梦易惊、面赤气粗、便秘尿赤,甚则神志失常、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

辨证分析:患者多因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

三、**方法。

1.生活饮食调摄:

1)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劳。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注意预防感冒等。

2)辨证适当选用食品,心脾两虚者选红枣、莲子;阴虚火旺者选银耳、黑木耳;水饮凌心者宜低盐,限制水的摄入;痰火扰心者忌辛辣制激食品,肥甘厚腻之品。

2.西医**原则:

1)抗心律失常药。

常用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倍他乐克、盐酸胺碘酮等。

2)可辨证选择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3.中医中药辨证诊治。

1)心虚胆怯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常用药:龙齿、朱砂镇惊安神;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人参益气养心。

2)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以生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行气,令补而不滞。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减。常用药: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芍药滋阴养血;鸡子黄滋阴清热。

4)心脉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止痛;生地、当归养血和血。

5)痰火扰心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温胆汤清热化痰。

4.中医诊疗设备。

1)数码经络**仪:常用心俞、内关、太渊、涌泉等穴位。

2)活血酊剂高频超声导入**:同冠心病**。

3)中医辨证施治配合体外反搏**:同心绞痛**。

四、疗效评定。

1.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参照202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西医疗效评价标准:参照2023年全国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常见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室早完全不发作或偶有发作(ecg示<5次/分,dcg示<30次/小时)。

有效:室早发作减少60%以上(时间和次数)。

无效:达不到显效或有效标准者。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衰病诊疗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 一 概述。心衰病是以心悸 怔忡 气喘 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诸脏,是本虚标实之证。本病属于现代医学 慢性心力衰竭 范畴。中医病名 心衰病 西医病名 慢性心力衰竭。二 诊断。西医诊断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

心内科中医优势病种心衰病诊疗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 一 概述。心衰病是以心悸 怔忡 气喘 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诸脏,是本虚标实之证。本病属于现代医学 慢性心力衰竭 范畴。中医病名 心衰病 西医病名 慢性心力衰竭。二 诊断。西医诊断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治法 泻热通腑。8 寒热错杂证。治法 辛开苦降。推荐方药 半夏泻心汤或乌梅丸加减。二 中成药。1.阴虚热盛证 养阴清热。可选用十味玉泉丸 金芪降糖片 金糖宁胶囊 片 津力达颗粒。2.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可选用 胶囊 院内制剂 消渴丸 渴乐宁胶囊 参芪降糖胶囊 颗粒 3.阴阳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