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七年级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5-11 08:39:28 阅读 2814

基本信息。

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册:

课题。我为校园添色彩──《碎布拼贴校服》教学设计。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郭向妮金台区蟠龙二中。

教材分析。碎布拼贴校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为校园添色彩》“综合·探索”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教材以校服为线索,构建活动内容:

1.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画一幅校服设计图,写出设计思路,还可以用你生活中的综合材料试着做一件模拟校服。新课程提出,要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利用乡土教材补充美术教学。本节活动课充分突出了这一点,要求利用综合材料拼贴校服,增强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2.利用自己设计(拼贴)的校服开一个校服发布会。这一内容要求学生制作认真、干净,大胆创新、别出心裁,为后面发布会有好的成果而努力。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对特殊材料十分感兴趣,好奇心强,并且喜欢自己创作。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

碎布拼贴是基本的块面造型,这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促使学生进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对碎布拼贴的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动手习惯。

2.通过动手设计、制作,使学生能灵活应用自己学过的综合知识,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服装设计思路并画出服装设计图。教学难点:利用综合材料拼贴制作校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发审美兴趣,导入主题。

师:拿出各式各样的碎布料,让学生想一想,它们能做什么?

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能拼贴校服,有的学生说可缝合布娃娃,有的学生说能制做工艺包……。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每个同学家中都有这种碎布料,许多人把它扔弃。如果我们将这些碎布料利用起来,经过加工,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品。

设计意图:以碎布为例,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变废为美”,注意去创造美,导入活动主题。](二)工具材料认识。

教学的材料主要是碎布,其次搜集一些人物头像,彩色全身像或自己的生活照。拼贴画所用的衬版可用纸版或木版。底版上可装裱一层与拼贴画不同颜色的纸或布料,以便衬托拼贴校服的效果。

学生搜集的种类很多,有粗布、麻布、毛质布料等,五颜六色,均可利用,但要选干净无灰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创作的素材来自生活。](三)材料的运用。

1.人物头像:大多数同学感到面部刻画较难,比例难掌握。而人物传神的关键是表情。

因此,用搜集的人物头像进行拼贴,既符合拼贴画的要求,又易于掌握。(根据学生的绘画能力,自由选择拼贴或刻画头像。)扩展了学生的求知面。

2.布料的选择:不同的布料、不同的加工手段,创作出的拼贴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拼贴前应先构思一下自己想突出什么主题,最终想设计什么样的服装造型?

比如:用红、黄、蓝、白颜色拼贴成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学生装;用蓝、灰、白颜色拼贴成端庄、沉着、稳重的教师装。

通过情感渲染,诱导学生进行激情创作的准备。)

3.美化底版:最后根据校服整体效果的需要,可在底版上增添一些颜色浅、效果弱的饰品,以增加层次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综合材料及色彩搭配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探索求知的乐趣。](四)制作过程。

1.清洗消毒:所有搜集的布料必须用肥皂冲洗干净,以保持清洁。待干后方可用于制作。(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完成,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保持清洁干净。)

2.构思设计:先在草稿上反复设计图样,待满意后再渡稿于底版上。渡稿的笔触要简洁、明了。校服的勾画可采用写实、对比手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提倡环保,开发智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力求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及融合,加强平面造型视觉形象创造的训练,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与学的关系,体现个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愉快教育,创造教育,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尝试对人才培养的**,挖掘利用本地乡土教材,推进素质教育,教出地方特色。

裁剪和柳编是本地的一项新兴产业。丢弃的碎布,人们一般对它非常冷漠,自然也就忽视了它的价值。但碎布本身所具有的质感肌理、花纹、布料颜色,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很好地利用。

经过一番研究与实践,终使情感、生活、艺术语言融合在一起,凝聚成新颖的艺术作品──碎布拼贴校服。其特点取材方便,造型有趣,装饰性强,易学易教,很适合城乡中学的美术教学。

一)激发审美兴趣,导入主题。

二)工具材料认识。

三)材料的运用(四)制作过程(五)学生构思搭配。

六)创作实践(七)优秀作品展评。

1.服装教学挂图及服装发布会影像资料。

学习的兴趣很浓,动手的欲望。

2.碎布、乳胶、剪刀、人物头像、铅笔、颜料或彩笔。

很强烈,学生的工具准备的都很齐全,积极性很高。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制作过程:1.清洗消毒:所有搜集的布料必须用肥皂冲洗干净,以保持清洁。待干后方可用于制作。

2.构思设计:先在草稿上反复设计图样,待满意后再渡稿于底版上。渡稿的笔触要简洁、明了。校服的。

勾画可采用写实、对比手法。

3.剪切:在构思设计的基础上,感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后,用剪刀剪取布料。

4.拼贴探索:运用布料色调的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尝试拼贴组合,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5.组合粘贴:用乳胶正式粘贴在底版上,按画稿的构思先贴头部,再贴其它部位。

布料粘贴画较讲究装饰感、层次感、以及形象的质感。要达到这几点,必须强调粗质与细质的对比,深色与浅色的对比。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让每个小组选一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拿到发布会上参加展评,并讲解创作构想。同学们对各组选送的参展作品进行评议,并评出优秀作品。本课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学生的才能得以表现,心中无比自信,同时加强了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并向生活延伸。]

这次尝试的成功,使我对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学习新课标,开发利用乡土教材补充美术教学,使环保、育人两受益。正如罗丹大师所说的: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教学反思。一节课短短45分钟,却变化莫测,课堂上的种种情形出人意料。我想这正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即课堂是生成的,教师根据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发现:

第一,不同班级有不同的学习气氛,同一种教学设计不一定适应不同的班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随机设计教学内容的形式。

第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发性组合。学生都喜欢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更容易被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善于配合,如果能发现和利用这些特点,课堂上就会形成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学生便可在一个和谐宽松的气氛中研究学习。

在这节教学活动中,我每班安排了六个活动小组,要求学生自带材料(碎布料、人物头像、剪刀、铅笔、彩笔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制作,内容丰富多彩。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自己的平台,学生大胆地上台说出自己的构思,展示自己多彩的校服设计作品,充分表现了主题思想,学生很喜欢这样的美术课。

初中美术何梦珏初中七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教学设计 走进 组画的世界。姓名 何梦珏。课题 走进 组画的世界。一 教学理念。本课拟在漫画 画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结合 组画的特点,围绕 走进 组画的世界 这一课题,进行 组画即兴创作和分组进行创作展示活动。借助欣赏传统 组画加强学生对比当代 的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春天的畅想 教学设计。春天的畅想 教学设计。一 导入。师 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岸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春天是如此美丽,如此摄人心魄,那我们今天就登上开往春天的列车吧!让我们沿着艺术家的足迹去领略春天的魅力,去畅想春天吧!二 新课。一 春之列车第一站 春...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我们的风采》

我们的风采 教学设计。我们的风采 教学设计。一 课型 设计 应用课 新授课 二 课时 第二课时 共两课时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初步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2 过程和方法 启发学生积极探索,能运用服装设计知识和相关技能绘制或者用材料拼贴出不同的效果图。3 情感 态度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