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特色实施方案

发布 2022-05-04 00:23:28 阅读 6663

一、指导思想。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全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滨海新区教育局德育科提出一校一品,为了提升办学品味,提炼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将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中的孝、礼、信、善四方面内容,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二、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制定方案。

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大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2、分步推进实施。

2023年9月-12月探索研究阶段。

2023年1月-3月撰写实施方案,宣传发动阶段。

2023年4月——2023年9月为全面实施阶段。

围绕创美德好少年品牌,开展美德好少年系列评比和推广活动。

三、活动载体。

一是读,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

以《**规》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午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文句诵读活动,并通过读书会、心得体会交流会和读书荐书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爱书、读书,自觉接受传统美德。

二是宣,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

利用楼内墙壁宣传传统文化,设立文化墙。

一楼为**规,二楼为论语,一跃二楼为诗画环廊。

此外,利用走廊、教室、橱窗等地和**、网页等阵地,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结合校园二十四孝图进行主持人宣讲比赛。

三是演,开展演诗文人物、品人生哲理活动。

通过唱诗文歌曲、编诗文小品剧、演古典人物等方式,促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和感悟。

结合艺术节,安排老师们精心编排一篇篇经典名篇佳作,孩子们激情吟诵,将经典朗诵与**、舞蹈融为一体,达到文学与艺术的统一。

将百年法鼓文化进行传承。

四是写,开展学经典、写人生、强素质征文活动。

在对孝、信、礼、善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基础上,组织主题征文活动,以文抒怀。

五是赛,开展比一比、赛一赛,谁的经典学得好活动。

分层次学生赛、小组赛、班级赛、年级赛等,组织多形式的传统经典知识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

诵读小能手,诵诗小标兵等。

六是评,开展争当美德好少年活动。

紧扣四讲,围绕四个一标准,每天自查一次**行为;每周帮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事;每月为学校或班级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每学期主动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班十佳、校十佳,并通过学校板报阵地和**进行宣传,以典型的示范影响他人,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

七是四讲教育。

孝、信、礼、善美德好少年。

传统文化中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尽孝悌之道。

敬爱父母、尊敬长辈,珍爱家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通过对学生进行孝道的教育,使他们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同时还要从孝敬父母推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学生们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感恩意识和尊老爱幼的意识,从而使社会的良好风气得到弘扬。

文明礼仪教育要紧紧抓住学生养成教育这个基础环节,从常规训练入手,从仪表端庄、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培养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通过讲、学、练、评、表彰活动,促进学生礼仪习惯的形成。

八是二进工程。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工作。

、宋词小令10首经典图书五六年级论语古诗15首、名篇10首经典图书古诗15首、名篇10首经典图书。

九是开展主题活动。

学校校将结合班队、国旗下讲话、庆祝重大节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营造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氛围,把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寓教于各种文化活动中,让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洗礼。

抓节点活动。

充分利用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结合五讲内容,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举行浓郁传统特色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抓师生互动。

学校全体教师,特别是团队干部、班级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参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带头研读经典带头践行中华传统文明,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学习、宣传、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师生互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抓校社联动。

依托试点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的传、帮、带活动,让四讲文化以学生为传播媒介走进家庭。

在明确结对共建社区的基础上,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优势,通过活动展示、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主动融入社区,提高了居民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共享程度。

经过三年的教育,国学经典的精髓会渗融于宁小学子的血液中,传统文化教育将为孩子们提供着营养,改变着他们的心灵智慧、道德修养、行为习惯、民族情感……让国学经典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做浩然正气、博学多才、身心健康的宁小人。

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学校安全月活动实施方案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实施方案

2014 2015彭婆小学校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 关于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的指导思想,促进我校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德育效率,打造我校德育品牌,为我县奋力加快教育创强步伐,努力建设特色学校。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人 精神和落实 韶关市中小学校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实施方案 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 全员德育 全程德育 全方位德育 促进我校校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把学校德育工作...

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学校在德育特色建设上有良好的传统,学校的德育工作,住校生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受到了学生 家长 社会的广泛好评。落实德育管理常规,班级管理有特色,具有规范性,长期性。为了进一步突出我校德育特色,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