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镇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教学常规与技能。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所构成。教学常规的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
一、备课。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研究教材——构思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教案。
一)备教材。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2、全面通读整套教材。
3、读透《教本》、《教学参考书》
二)备学生。
1、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基础,优、中、差生的比例。
2、了解学生具备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想一想本节知识是在哪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来的,要用到哪些知识来铺垫。
3、了解本节新课可能使学生产生的困难和障碍,应设计哪些疑问,怎样启发学生思考;例题怎样处理。
三)备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合本学科、本内容、本班实际的教法进行教学。
二 、上课。
一)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步骤与环节进行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过程。新课改提倡使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知识过程的再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多问为什么?
怎么样?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催化学生思维的产生。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除听教师的讲和自己的思考外,其次就是“练”,数学科“练”比“讲、读”显得更加重要。
1、六环节结构模式。
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2、五环节结构模式。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3、**型结构模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拓展应用——小结延伸。
案例】4、《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1、多**屏幕显示:两个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在争论不休:大三角形说:
我比你强,我不但个头比你大,我的内角和也比你大。小三角形说:不对,不对,因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大的。
2、在学生观察完情境图后,马上问:什么是“三角形内角和”?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3、引发猜想: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一样大?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板书:一样大不一样大。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是**的出发点”。此环节创设学生喜欢的问题情境,意在激发他们**数学问题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环节:自主**。
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进行探索吧。
2、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再算一算。
3、请学生代表发言,交流自己的结果。
因为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有时会出现误差,所以可以**学生汇报的结果里,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在180。左右发生变化,这时学生还会有两种意见:一样大及不一样大。
4、让学生质疑、交流、解疑,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
设计意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自主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此,本环节设计了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第三环节:合作实验。
1、提出猜想: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呢?
2、教师有机的引导学生讨论,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证明的方法。
3、学生4人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开展验证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派代表上去投影展示本组的验证过程。
5、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体会到把三角形的三角内角拼在一起正好组成一个平角,进而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180。)
设计意图: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有的知识经验,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而没有直接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个结论强加灌输,而是通过,提出猜想——分组实验——代表演示——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再创造”的通道,从而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
第四环节:拓展应用。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85页的“做一做”后集体讲评。
2、①多**屏幕呈现:学校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被小明突然飞来的小球击碎了,留下了如图所示的两块碎片:
小明着急说: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想赶紧去配一块,可是,尺寸大小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利用留下的两块碎片能不能配一块和原来一样大小的玻璃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电脑上进行演示:
演示一:沿着只有一个角的碎玻璃,角的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另外两个角大小可以发生变化,玻璃的形状大小是不确定的。
演示二:沿着有二个角的碎玻璃,延长两条边相交于一点,就能得到与原来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玻璃。
师生深究:为什么用剩有两个角的这块碎片可以配上与原来大小一样的玻璃?
设计意图:英国数学家怀特海曾说过:“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掌握运用知识的艺术”。
因此,本环节的练习是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有层次地设计,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环节:小结延伸。
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梳理,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延伸。]
二)课堂教学艺术。
1、语言艺术。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1)精确性。
2)启发性。
3)趣味性。
4)灵活性。
5)鼓励性。
6)公正性。
7)宽容性。
2、板书艺术。
板书就是教师随着教学的进程通过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形象地展示出来的“微型教案”。
1)板书位置的规划。
2)板书形式的设计。
3、课堂导入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如同一台戏剧的序幕,一篇新闻的导语,也好比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歌唱奠定了基础。
1)、故事导入法。
案例一:在教学一年级“0”的认识时,就用如下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小猴子从树上摘下3个桃子放在家里的蓝子里,又出去外面玩了,这时,有三只老鼠走出来,各偷走了一个桃子,猴子回来了,看见蓝子里还有没有桃子呢?
当学生说“没有”时,教师及时导入新课“那能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没有”呢?自然而然就可以提示课题了。
案例二:如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讲故事:有一天,数学王国里的这些数字娃娃做排队游戏。
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姓姓。它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
0听见了,圆圆的眼中流出了眼泪,这时,数字娃娃1站了起来,很有礼貌地对9说:“队长,如果我站在0的前面和0在一块,比你还要大呢!”“什么”?
比我还要大?9非常吃惊,这时教师问:数字娃娃1说的话是不是对的呢?
老师写下一个“10”,这个数字怎么读呢?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
案例三: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天性喜欢听故事这一心理特点,编这样一则故事引入新课,有一天,唐僧师徒走了很长的路,天气又非常炎热,他们觉得又饥又渴。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来解渴,不久,猪八戒全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唐僧说:
“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四分之一。”猪八戒听了满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该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五分之一”。
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这时,唐僧边拍着八戒的脑袋笑着说:“傻瓜、傻瓜。
”故事讲完后,我就问:“同学们,唐僧为什么说八戒是傻瓜呢?你们想知道吗?
”这样,就使学生徘徊在知与不知的矛盾圈内,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很快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案例四: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通过一个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在谈话中,非常自然地进入新课。
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听一段配乐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同学们听着配乐故事,不由自主地笑了,教师关掉录音机,说:“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全班学生人人举手,教师指名一位学生,接着往下讲: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这位学生讲到这停下来了,教师问这位学生:“怎么不讲了?”这个学生说:
“这个故事读者论坛是不完。”教师对着全班同学说:“这个故事能讲完吗?
”学生齐答:“讲不完。”“为什么呢?
”教师又问。一位同学举手说:“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
”说得很好,在数学一国里,就有一途中小数,这种小数,小数部分的数字也会像这个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同学们想认识它吗?(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了新课后,不能准确地口述概念定义,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刻。究其原因,一是这个概念的本身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二是教师在教法上存在问题。
以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作为这节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听故事,讲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初步感知了“无限”、“不断”、“重复”等概念中重点词的含义,起到了分散教学难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2)谜语导入法(低年级)
案例1: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让学生听录音,猜谜语。
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在学生猜出谜底后再导入新课。
案例2:在教学《年、月、日》时,也让学生进行猜谜语的比赛,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300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上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在学生猜出谜底后,再导入:从挂历上可以看到年、月、日,和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这三个新的时间单位。
3)以旧探新导入法。
任何一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出来的。根据心理学的迁移规律,当新知识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识作铺垫,形成正迁移。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乘法》时,我先出了一道一位数的乘法算式:“5×7 21×4”让学生解答,学生完成后,我再用彩色笔在上面的算式里添多一位数,使算式变成:“15×27 21×34”然后问:
现在算式变成了几位数呀?在学生答两位数乘两位数后,马上问:那怎样计算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位数的乘法。
4)设疑导入法。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导入设计为: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数“321”)
新教师培训讲稿
新教师培训材料。学校简介与教师职业素养。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欢迎各位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为了让各位尽快适应新环境 融入这个大家庭,今天,我跟大家介绍学校的概况,并一起学习交流教师职业素养。希望我的讲话让大家对学校有初步的了解,对教师这个职业有进一步的认识。一 学校介绍。略 二 教师职业...
新教师培训讲稿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老师们 上午好!新的学期,我们很高兴迎来了一批优秀的生力军,朝气蓬勃的你们为我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你们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的各位,有的已经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中有了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走进了潮海中学,还有的是带着十几年寒窗里的知识积淀和理想追求...
《新教师师德修养》培训讲稿
新教师师德修养 培训讲稿。第一讲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职业态度 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和追求职业岗位所联系的社会价值。把教师作为事业的态度应体现在 1 树立甘为 人梯 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基础。2 追求以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 动力。3 培养不求功利 对祖国和社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