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上好课 新教师培训讲稿

发布 2022-04-20 19:59:28 阅读 4102

教师如何上好课。

一、十项课堂教学常规。

1.按课表上课,未经学校批准,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或请人代课。

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调试好电教设备等。

教师提前2-3分钟候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巡视和指导好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文具盒、书、练习本一般放到桌子的左上角,由课代表每节课提醒并检查)。进入教室后,不得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所需用品。

3.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影响人,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在课堂里,男教师不准留长发、穿拖鞋、穿背心、着非西装短裤。

女教师不准穿袒胸露背的或半透明的服装,不化浓妆。在课堂上,不准接打**或干其他私事。

4.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常规,科任教师在课前发现学生缺席,要和班长和班主任及时取得联系,教学卫生规范,不吸烟。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提前宣布下课,下课不拖堂;不允许学生在上课期间,在办公室和其他场所为单独为学生补课。

5.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歧视和讽刺学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用普通话讲课。板书书写要工整,书写要规范,用正楷字,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身先示范做好习惯培养,不用手涂抹黑板上的字迹,用好直尺等工具。

7.重视教学效果,力争当堂过关,每周过关,单元过关。课堂练习一般不少于15分钟,练习题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如果用学习卡,提前打印好。

课内做练习时,教师应当巡视,随时批改,对于共性的问题,当堂讲评。

8. 科学课要认真上好实验课或技能操作课,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学生实验和技能操能达100%。讲解好操作中安全注意事项,美术课用剪刀、体育课用体育器材,都要讲清安全须知,合理使用功能教室,做好每节课的使用记录。

9.室外体育课,要统一穿运动服,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集合整队总结,方可下课。教师要坚守课堂,保证学生不在教学区域自由没有组织的游荡,不出现安全、违纪事故;室内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含因天气因素不能在室外上的体育课),与其他文化科的常规要求相同。

10. 信息技术课,要求老师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项设备,且将学生编好固定座位,人机对应,组织学生穿鞋套有序地出入微机室,妥善保管好学校财产。

二、优质课堂教学十项特征及衡量指标。

一)清晰的课堂教学结构

1.过程明了,目标明确,内容清晰;

2.师生角色分配清楚,师生双方协商好规则、程序及自由空间。

衡量标准:一级指标(直接观察到的指标)

1.教师用语和学生用语通晓易懂。

2.课堂教学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清晰。

3.教师能始终遵守之前发布的教学指令。

4.课堂练习任务表述清晰。

5.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有清楚的标识。

6.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各个课堂教学阶段区分清楚。

7.灵活熟练地掌握课堂教学节奏,按时上下课。

8.遵循规则和程序。

9.教室空间管理要适应目标、内容和方法。

二级指标(成果效应指标)

1.学生随时都能说明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而做。

2.学生能较好地遵守约定、尊重界限。

3.学生表现出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并与之协作。

4.课堂教学较少受到干扰。

5.学生说话和活动的声音大小与课堂教学形式相应。

6.有效学习时间比例高。

7.课堂教学过程从容不迫。

8.课堂教学计划很少出现需要更正的情况,即便出现,也能给出合理可信的解释。

(二)高比例的有效学习时间

1.时间安排得当,守时;

2.拨冗去繁,日程安排有节奏。

衡量标准:1.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参与课堂教学。

2.学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分心。

3.学生在上课时不会感觉到无聊。

4.学习成果内容丰富,与学习任务的要求相应。

5.每课时、每日教学计划、每周教学计划遵循。

其自身的、有教学法依据的节奏。

6.积极活跃的学习阶段与休息放松阶段相交替。

7.很少有违反纪律的情况出现。

8.学生不滥用自主学习的机会。

9.教师不偏离主题。

10.教师不干扰学生学习。

提高有效时间的措施:

1.师生做好课前准备。

2.师生都守时。

3.排除组织上的琐碎事宜的干扰。

4.课堂教学过程规划清晰。

5.每日和每周的课堂教学节奏安排适宜。

6.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布置学习任务时给予细致或宽泛的引导。

7.课外整治违反纪律的行为。

8.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注意力训练环节、热身练习及收尾放松练习。

三)促进学习的课堂气氛

1.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2.遵守规则,承担责任;

3.公正,关怀。

衡量标准:1.教师在和学生相处过程中能尊重学生。

2.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差而受到歧视。

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兼顾到其他同学,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4.学生间不存在攻击行为。

5.学生不会辱骂同学。

6.学生不说侮辱性话语,不开下流玩笑。

7.教师不会偏向或歧视个别学生。

8.学生的各个小团体之间很少有敌对和争权夺利的现象。

9.学生不会暗地里歧视同学。

10.班级内设有明确的责任岗位。

11.学生互相督促遵守共同商定的规则。

12.班级里、课堂里,时时会有笑声。

四)清晰明确的教学内容

1.任务设置明确易懂;

2.教学主题的展开合理可靠;

3.课堂教学成果能得到明确的保障,保障措施具有约束力。

衡量标准:1.开宗明义地介绍课堂教学主题。

2.自我监控。

3.教学过程紧扣主题——不偏题离题,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4.利用、对比和进一步发展学生已有的认识及日常经验。

5.恰当地使用板书。

6.将课堂教学成果整洁地记录到笔记本上或存进电脑。

7.使用合适的教学**。

8.使用各种模型、比喻、例子、图标等形象化手段。

9.机智灵活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10.记录截止到目前的教学成果。

11.定期复制、总结(尽可能让学生完成)。

取得成效:1.课堂教学符合教学计划。

2.学生知识结构建构系统化。

3.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相关领域以及学过的知识领域。他们能比教学计划规定的进度更抢先一步(纵向以及横向的知识建构)。

4.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得到了拓展,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创建意义的师生交流

1.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规划,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2.举行交流研讨会,鼓励学生写学习日记,征集教学反馈意见。

衡量标准:1.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2.学生认为学习过程是有趣的。

3.学生能养成并进一步发展对学科兴趣以及跨学科的兴趣。

4.学生能主动回顾以前的上课内容,并将其融入到新的教学内容。

5.学生能反馈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困难。

6.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学行为,能积极思考教师的观点。

7.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8.学生能提出批评性的问题和更深入的问题。

9.学生会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10.学生能以合适的方式评判其学习成果。

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丰富的组织技巧,多样化的行为模式;

2.教学流程不拘于一格。均衡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衡量标准:1.运用丰富的组织技巧。

2.运用多样化的行为模式。

3.课堂教学流程灵活多变。

4.均衡运用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

备注:教学方法基本模式:自主学习(个体化教学)、讲授式教学、项目教学(合作式课堂教学)

七)促进个体发展。

1.给与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与学生时间和耐心;

2.对学生进行内部的区分和整合;

3.分析个体学习水平,调整个体促进方案;

4.对于风险学生群体给予特别的帮助。

衡量标准:1.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各自能力范围内均能较好地进步。

2.根据学习主题、兴趣重点和能力使用相应的教科书、学习材料和帮助手段。

3.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得到额外的帮助。

4.教师督促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思考。

5.定期进行学习回顾(自我监控)。

6.需要特殊教育手段促进的学生得到了准确的学习水平诊断。学校为其制定出促进方案,各参与者熟悉方案的内容,方案得以付诸实施。学得较慢的学生能有足够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7.有身体机能或者情绪方面问题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喘口气”。

8.有健康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与他能力相适应的学习量。

9.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权利并且有机会在与教师协商后不用做常规性的习题,而去研究自己学习的重点。

10.全体学生都知道,人的学习能力有所区别。学生再学习时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11.教师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成绩期望,并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期望。

12.为母语不是中文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课程。

13.风险小组的学生得到特别的辅导。

14.学生若是反复逃课,教师应当与家长或是监护人进行谈话,并且要和当地的青少年帮助机构取得联系。

八)“巧妙”地安排练习

1.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2.布置明确有效的教学任务;

3.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

4.创造有助于学生完成练习任务的框架条件。

衡量标准:1.经常进行简短地练习,但练习时间宽裕。

2.练习规则由师生共同商定,双方都必须遵守(例如使用简明的学习资料,练习时的音量,练习使用过程中的走动等)。

3.学习氛围安静,学生能够集中精力。

4.很少出现干扰课堂教学的情况,即使出现,师生也能不动声色地给予消除。

5.学生明白练习的内容,遇到不懂的地方能主动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6.根据学生、学习目标、主题内容或者方法的不同,安排不同的练习任务。

7.能为学生提供有吸引力的、练习目的明确的练习资料。

8.练习时,学习准备好相应的学习用品(学习资料、练习本、文具)

9.练习材料里包含相应的检查测验材料——以个人或者互相小组的形式进行测验。

10.教师在学生练习地时候进行观察,并在必要时给予专业的指导。

11.对学生取得的练习成果予以承认。

12.要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家庭作业。

九)对学习成果有明确的期望

1.学习内容要以教育方针或教育标准为导向;

2.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3.检查测试学习情况后及时给予反馈,并给与帮助和促进。

教师如何上好课 新教师培训讲稿

教师如何上好课。一 十项课堂教学常规。1.按课表上课,未经学校批准,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或请人代课。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 资料 备课本 书写工具 演示仪器 教具,调试好电教设备等。教师提前2 3分钟候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巡视和指导好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文具盒 书 ...

教师如何上好课 新教师培训讲稿

教师如何上好课。一 十项课堂教学常规。1.按课表上课,未经学校批准,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或请人代课。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 资料 备课本 书写工具 演示仪器 教具,调试好电教设备等。教师提前2 3分钟候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巡视和指导好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文具盒 书 ...

教师如何上好课 新教师培训讲稿

教师如何上好课。一 十项课堂教学常规。1.按课表上课,未经学校批准,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或请人代课。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 资料 备课本 书写工具 演示仪器 教具,调试好电教设备等。教师提前2 3分钟候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巡视和指导好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文具盒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