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观课程考核方案修订

发布 2022-04-02 19:35:28 阅读 2631

“中国文化概观”课程考核实施方案(修订)

责任教师:吕菲。

一、考核方案说明。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本课程的主体教学环节由教师安排的四项任务构成:(1)面授辅导;(2)平时作业;(3)网上学习;(4)小组活动。

相应,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也被完全纳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100%形成性考核方式,取消期末终结性考核。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就是通过了一项考核,学习任务及考核分值如下图所示:

二、具体实施。

任务一:面授辅导。

该任务中,教师要体现导学、督学、助学的作用。开放教育的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参加面授辅导也是每个学生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面授课内容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不涉及不作考试要求的那部分章节。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时要求,面授课可安排10讲,连同课程导学,分8次开设,每次3学时,共计24学时,具体参看下表:

任务二: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分四次进行。作业在内容上紧扣教学大纲,由关于课程基础知识点的客观性题目以及让学生发挥的主观性题目构成,题量适中。可以采纳电大**中的平时作业与练习,教师也可以单独布置作业。

在平时作业的主观性题目中,要注意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思辨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讲授中国的姓名文化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姓氏进行考源。

在讲到儒释道文化后可以让学生论述三家文化对国人尤其是古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

作业安排参见下表:

作业提交时间、次数由教师酌情确定。作业成绩将按比例计入学生的形成性考核中。

任务三:网上学习。

本课程学生的网上学习任务包括二项:

一)利用安徽电大**上的各类辅导性资源进行学习,如内容翔实的课程多**导学课件、ip**课件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二)参加教学点授课教师与省校责任教师开展的各类网上教学活动。

此项任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的指导、学生的求知解惑以及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像一个随时扶正、完善支架的协助者。而学生则要好好利用教师构建的支架进行学习。

本课程网上教学活动可采用三种方式:

1、答疑式:此为目前最通常的网上教学方式,即学生问教师答。该活动可分实时和非实时的两种。

2、讨论式:教师提出一个论题,发动学生跟帖讨论,并对其中问题进行解答。

3、教学式:此种方式较新颖,可以由教师讲述知识及一些学习内容而让学生随时发帖提问或发表感受等;也可以由教师网上提问而让学生作答,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启发学生。

关于这三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综合采用,不要局限一种形式。安排的时间要有所间隔,次数以3-4次为宜。网上教学的场地安排在安徽电大**“互动社区”中的“课程讨论区”,内容可参见下表:

总之,网上学习要兼备实时与随时的灵活性,并且教师要对学生网上学习进行必要考评,督促学生完成此项学习任务。师生交流互动要贯穿教学始终,体现出教师助学的作用来。

任务四:小组活动。

小组协作学习与个别化学习相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本课程的小组活动设定为课题研究型。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该任务的实施要求:

1、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喜好、工作单位和居住远近。

等。小组控制在5人以内,每组任命一名组长。

2、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要给予经常性的指导,进行适当介入,起辅助作用。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组内讨论交流。

4、小组每个成员都需在**中标明他撰写的部分及所做的工作。

5、**字数要求不少于,不得抄袭,对形式不作硬性要求。

6、除第一次教师指导分租和选题外,其余活动时间、地点由各组自行安排。

7、教师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观点水平酌情给分。

分数纳入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中。

该环节是最能体现任务驱动的意义,学生按小组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就是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在活动中,学生需要查找文献、集思广益、独立撰写、合作成篇。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教师需要拟定选题、分租和介入指导,以及进行活动评点,实现支架式教学,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获得知识。

三、评分标准。

1、面授辅导-10分。

此项考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的考察。考评方法:教师一学期不定期安排三次面授考勤。学生只要有二次考勤在就可算满勤,计10分。一次考勤都不在者计0分。

2、平时作业-20分。

授课教师对于平时作业可采用互动式的成绩评定方式:在收到学生的作业后,先给一个初始成绩,同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然后反馈给学生。学生修改后二次提交,再给予最终的作业成绩。

如果学生满意其初始成绩,则不用再次修改。

四次作业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四次作业的平均分乘以20%即为学生形成性考核该环节的得分。

3、网上学习-10分。

该环节与面授辅导环节一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评。对学生网上学习的考核细则制定如下:

1)学生参加一次教师组织的实时网上活动,得5分,参加两次即可得满分;(2)未参加网上教学活动但**统计有学习时间的,得3分;

3)该环节在形成性考核中最多计10分。电大**上无任何学习行为记录的不得分。

在测评中教师还需要酌情处理,如有学生虽进入课程论坛却无实质内容的发帖则要扣去部分分值。

4、小组活动-60分。

小组活动的评分按小组提交**的质量和小组活动记录评定。组内各成员的成绩可以平均给定也可以视个人参与及撰写情况酌情评定。

教师以百分制形式评定学生课题小**,该分值将按6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附:课题研究型小组活动选题参考。

中国文化精神中的“仁”。

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忍”与“斗”。

书生治国的重大影响。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儒释道三家对国人思想的影响。

分析中国古代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科技成就。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的意义与现实措施。

中国“酒”文化。

民族**的魅力与发展。

论中西方绘画的艺术差别。

《中国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4答案

中国文化概观 平时作业 1 参 一 判断题 每题1分,共20分 1 文明 与 文化 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2 广义的 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3 目前学术界一般接受从物质 精神两个层面对文化分类。4 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几乎都有,但以山岭为...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2013年专本衔接用 一 名词解释题。1 狭义文化。2 文化事象。3 方志时期。4 永嘉之乱。5 墨家。6 两税法。7 一条鞭法。8 乾嘉学派。9 敬授民时。10 中国古代整体思维。11 中体西用论 二 简答题。1 简述中华文化多维性特点的原因。2 我国古代在黄河 淮河治理上的失误原因。3 简述分封...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

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的?佛教传人中国后,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尤其是儒家人世精神的影响下,为适应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而不断地改变自己,这即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而另一方面,正是这种中国化的佛教,又对中国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古代,自汉武帝 独尊儒术 之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