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息化工作考核方案教学教材

发布 2022-04-02 13:55:28 阅读 1994

2023年中心支公司信息化工作考核方案。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工作考核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明确中心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使中心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能够更贴合分公司信息化发展的大局,特制订本考核方案。

1、 考核原则。

一)保持考核方案的延续性。

保持2023年信息化工作考核方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适应信息技术条线2023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二)提高考核方案的导向性。

提高考核方案对中心支公司信息化工作安排和资源投入的导向性,鼓励日常运营基础工作和it整体管控能力较好的分公司进行创新,使中心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能够更满足中心支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2、 考核对象及机构分类。

考核对象。本办法考核对象为全省各中心支公司it条线。

3、 考核指标。

2023年中心支公司信息化工作考核总分为100 分,考核指标共分七类,包括综合管理能力、重点工作支持能力、需求管理上线推广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运维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以及整体加减分指标。考核指标评分标准包括客观项和评议项,客观项指标通过日常工作中所采集的数据、rtx+itsm平台数据、事件直接进行评分;评议项指标以相关数据或事实为依据,由分公司信息技术部结合总公司信息技术部通报、各方面反馈进行评议后确定评分。具体指标设置及评分标准如下:

一)综合管理能力 (权重合计10分)

该类指标评价中心支公司信息技术工作综合能力,重点考核it人员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具体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

二级。权重。

指标含义。指标。

性质。评分标准。

it人员成长能力。

考核年度内中心支公司it人员参加/通过国家软考初、中、高级考试或其他it专业考试。

客观项。加分范围:0~+2分。

根据各中心支公司it人员参加/通过国家软考初、中、高级考试或其他it专业类考试:

国家软考初级考试或其它相当级别的it专业类考试:参加每人次+0.1分,通过每人次+0.3分;

国家软考中级考试或其它相当级别的it专业类考试: 参加每人次+0.2分,通过每人次+0.5分;

国家软考高级考试或其它相当级别的it专业类考试: 参加每人次+0.3分,通过每人次+1分。

所有参加或通过考试的人员均需提供准考证、证书等相关资料的扫描件。

累计培训时长。

考核年度内对所辖it协调人员及业务人员进行it专业培训的情况

客观项。加分范围:0~+5分。

根据各中心支公司组织的it专业培训的情况进行计算:

20<=学时:+5分。

16<=学时<40:+4分。

12<=学时<32:+3分。

8<=学时<24:+2分。

0《学时<16:+1分。

学时=0:0分。

培训1天按8小时计算,**培训1小时折合1学时,现场培训1小时折合1.5学时。

所有培训均需提供正式发文或邮件通知、课件以及考勤表扫描件。

知识经验贡献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的知识经验贡献能力,包括在内网门户、itsm知识库、分省库知识库、全国现场和**分享等。

客观项。加分范围:0~+3分。

根据各各中心支公司的知识贡献情况进行计算:

itsm知识库、内网门户、分省库知识库进行知识经验共享:每次/条 +1分。

全省**会分享经验:每次 +2分。

全国现场会分享经验:每次 +3分。

日常交办工作未达标。

减分项。对于省分公司信息技术部下达的调研、情况收集、材料上报等日常交办工作,中心支公司未按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的,按次扣分。(日常交办工作指通过oa发文或分公司信息技术部it人员邮箱发的交办事务)

评议项。扣分范围:

2~-5分/次,根据工作重要程度每次分别予以扣2分至5分。

本项减分上限为-5分。

考核数据真实性。

减分项。通过伪造考核数据、线下操作或其它不正当方式提高考核得分的,在免去相关得分项的同时,按次予以扣分。

客观项。扣分范围:

5分/次。本项减分上限为-10分。##

二)重点工作支持能力(权重合计10分)

该类指标评价中心支公司对总公司、分公司明确的重点工作的支持能力,包括为重点工作建设献言献策、积极参与重点工作所涉及的项目建设等方面。具体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

二级。权重。

指标含义。指标。

性质。评分标准。

新核心等重点项目支持贡献

考核中心支公司参与支持新核心项目等总公司、分公司明确的年度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的支持情况

评议项。加分范围:0~+10分。

该项指标基于日常记录进行评议打分,具体重点工作内容与重点工作所涉及的项目总公司将按季度进行公布分公司信息部将分解到各中心支公司,其中新核心项目权重为5分,其它项目原则上不超过5分,主要评议标准包括:

1、 为重点工作建设建言献策情况;

2、 为重点工作建设在人员支持方面的贡献情况;

3、 为重点工作建设在业务需求调研、需求分析、用户测试组织、推广实施、问题处理及运行维护等各方面的贡献情况。

三)需求管理及上线推广能力(权重合计20分)

该类指标评价中心支公司业务需求管理能力,重点考核业务需求管理的流程规范、质量和时效及系统开发上线过程中的推广能力。具体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

二级。权重。

指标含义。指标。

性质。评分标准。

业务需求管理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执行总公司、分公司需求管理相关制度,梳理、分析、上报业务需求的能力。

评议项 加分范围:0~+10分。

该项指标年初基准分为6分,基于日常事项记录进行评议打分。如存在下面情况将按次扣分:

1、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涉及信息系统支持的需求,应在通知下达后3个工作日内(以收到监管机构发文或邮件时间计算)通过oa上报,因不及时上报导致工作被动或延误的,-1分/次;

2、配合总公司、分公司信息技术部实施中心支公司it需求征集工作,未按要求规范填写需求内容或未按时反馈,-0.5分/次;

3、遵照总公司需求管理制度,承担中心支公司需求管理职责,规范提交需求申请,未按要求填写需求内容或未按要求提交需求审核的,-0.5分/次;

4、在业务需求管理过程中,能够通过主动创新、加强引领并取得较好的需求管理成效的,+1分/次。

系统推广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对新、老系统开展培训和推广情况,具体工作包括:

1、测试数据准备;

2、本机构推广方案拟定;

3、系统功能推介培训;

4、用户测试组织;

5、使用效果评估报告。

评议项。加分范围:0~+10分。

该项指标年初基准分为6分,基于日常事项记录进行评议打分。

1、该指标涉及的系统总公司将按季度进行增量公布,分公司信息技术部进行分解;

2、中心支公司按季度报送系统推广过程中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推广方案、培训材料、测试组织情况和效果、使用效果分析及举措。

四)创新发展能力(权重合计10分)

该类指标主要评价中心支公司在创新发展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包括:

序号。指标名称。

二级。权重。

指标含义。指标。

性质。评分标准。

科技创新支持贡献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在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创新氛围和文化营造方面的能力。包括:

1.在内网门户“创新天地”发布文章,为科技创新工作献言献策;

2. 积极营造中心支公司科技创新氛围和文化成果。

客观项。根据具体事项与工作成果进行评分:

1、科技创新工作建言献策参与度:在内网门户“创新天地”每发布一篇文章+2分;

2、积极营造中心支公司科技创新氛围和文化成果,向业务部门推介已有的科技创新成果或新技术推介,拓宽应用场景,收益效果显著增加,提交报告后进行评定,每个项目+1~+2分。

创新项目实施贡献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自主创新及参与总公司、分公司的科技创新项目的能力。

评议项。指通过自主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或参加总公司、分公司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公司带来业务收益或降低成本、提升工作质量和时效、解决基层最迫切关注的事项等。

自主实施科技创新项目:

指中心支公司自主策划并承担主要开发实施工作,且取得较好工作成效的,提交报告后进行评定,每个项目+1~3分。

参与总公司、分公司科技创新项目:

指中心支公司参加总公司、分公司组织的科技创新项目,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并取得较好工作成效的,每个项目+1~2分。

补充规则:对于同一创新项目,如已报名参加年度主题劳动竞赛,则在年度考核时,只取两者的最高分,避免重复积分。

传帮带贡献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通过传帮带提升兄弟公司信息化工作水平的能力(鼓励结对子帮扶)。

评议项。指通过针对性的传帮带为兄弟公司信息化工作水平的提升带来显著帮助,包括但不限于综合管理能力、需求管理能力、运维服务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能,评价标准包括被帮扶公司在年度考核分数、考核名次的提升、信息化工作局面的改善等。

1、对于一对一帮扶的,根据提升效果,每次+1~2分;

2、对于一对多帮扶的,根据提升效果,每次+1~3分;

3、对于多对一帮扶的,根据提升效果,每个帮扶公司+0.5~1分。

所有传帮带贡献工作,均需由被帮扶中心支公司在年底提供正式材料做为评价基础。

五)运维服务能力(权重合计30分)

该类指标评价中心支公司it运维支持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包括:

序号。指标名称。

二级。权重。

指标含义。指标。

性质。评分标准。

运维问题自主解决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对于系统使用人员提出的解释类、操作类两类事件,中心支公司it人员能够在中心支公司层面自主解决的能力。

客观项。80%<=自主解决率:+10分。

75 %<自主解决率<80%:+9分。

70 %<自主解决率<75%:+8分。

60 %<自主解决率<70%:+7分。

自主解决率<60%:+6分。

自主解决率=中心支公司自主解决的解释类和操作类事件之和(操作指引+操作失误),占中心支公司创建的所有解释类和操作类事件数量综合的比率(包含中心支公司直接解决的rtx请求)。

运维事件响应能力。

考核中心支公司运维事件响应时效达标情况。

客观项。98 %<响应时效达标率:+5分。

95 %<响应时效达标率<98%:+4分。

90 %<响应时效达标率<95%:+3分。

80%<=响应时效达标率<90%:+2分。

70%<=响应时效达标率<80%:+1分。

60 %<响应时效达标率<70%:+0分。

响应时效达标率为中心支公司rtx事件请求池中未超时处理的任务数(已创建itsm事件的rtx请求任务数+直接反馈报送人未创建事件的rtx请求任务数)与rtx事件请求池任务总数的比率(rtx事件请求单不剔重)。其中未超时处理指从rtx请求提交到rtx请求池到创建itsm任务或者反馈报送人的时间在20分钟内(含)。统计工作日早8点30至18点提交的事件。

信息化工作方案

的商机。3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3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 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知识和信息为增值的主体和对象。要求...

我校信息化工作方案

信息化建设方案。皮条孙镇中心校。我校信息化建设方案。一 指导思想。加强数字校园的建设,增加硬件投入和增强软件培训。提升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能力,特别是要在网络学习和管理方面再进行探索,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 教学和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服务。各个专用教室管理网络化,教师网上备课系统。实现校内资源共享。二 规划与...

2023年信息化工作总结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环境也相继做到到改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和明显效益。1 目前,公司生产环节已实现利用自身计算机中控调度系统将分布在每套装置或每个工段的生产数据采集上来,使管理者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监测到生产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