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答案

发布 2022-03-27 09:56:28 阅读 4801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3、检验燃烧产物: h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盛空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继续燃烧,盛呼出气体中木条很快熄灭。

练习.1.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

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

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右图); b. 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你认为两种方法中合理的是 b

2)**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连接仪器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 ,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 ,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二)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 角,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有人的地方

三)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 滤纸破损。

四)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 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练习2.下列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用药匙取一定量粉末状固体 b.没有指明用量,液体取用量到试管容积的1/3为宜

c.用胶头滴管代替量筒取一定量液体d.取用药品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

c.将盛有液体的蒸发皿,直接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 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只生成固体 b、装置要求: 气密性良好。

c、现象: 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冷却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1/5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 o2约占空气体积1/5 ,性质: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性质: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co、so2、no2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so2、no2、o3、可吸入颗粒物等。

2.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铁在氧气中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置一些细沙或少量的水其目的: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含氧化合物分解:固液常温: 2h2o2 mno2 2h2o + o2↑

固体加热: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

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5)氧气的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机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4.常见气体的用途:

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氮气:作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制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 电光源 (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练习4.下列关于空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是指100克空气中含有21克氧气。

b、人类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最大的污染源。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的主要成分比较固定,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于炼钢 b.氧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c.氧气能燃烧有可燃性 d.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小。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天然气作清洁燃料d.氧气用于炼钢。

8.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始终不变的。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d.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 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化学反应2h2o===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2h2↑+o2↑

2)水可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 h2o + co2==h2co3

3、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得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得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等量的水样与试管中,向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4、其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其他 氨气nh3 常见物质的俗名。化合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4p 5o22p2o5 白磷自燃 4p 5o2 2p2o5 木炭充分燃烧 c 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 2c o22co 硫在空气 氧气 中燃烧 s o2so2 铁丝...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 填空

变化和性质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在物理变化中有化学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有物理变化。空气,氧气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不能用木炭 硫磺 铁丝等,原因是。燃烧现象冷却后钟罩内水面上升约体积,结论是氧气占。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 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2 法国化学家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空气,氧气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红磷 不能用木炭 硫磺 铁丝等代替 燃烧时有生成,冷却后,水进入集气瓶约1 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 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就打开弹簧夹。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氧气为 稀有气体 混合物 为 二氧化碳为 其它气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