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试卷

发布 2022-03-27 02:53:28 阅读 655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mn:5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合计40分)

16.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不同,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不同。

17. 2023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分子和h3+离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个质子个电子。

2)画出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h3属于选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18.已知4.6克的某纯净物x在空气完全燃烧生成了8.8克的co2和5.4克的h2o,则x中一定含有元素,其质量分别是。

19.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4)铁片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5)焦炭还原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

20.已知h2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中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还生成硫酸锌,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以利用它的还原性去冶炼金属。

(1)据悉“嫦娥一号”的燃料系剧毒物质,主要是因为由无水阱、偏二甲阱、甲基阱组成,都是剧毒化学品,工作人员加注液氢液氧也是一个险象环生的过程。“嫦娥一号”在发射过程中使用液氢作燃料,而用液氧作助燃剂,则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现实验室中有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利用这些完成下列各题: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bc

②该装置图中使用a仪器的作用是。

在上图中,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21.(4分) 防“非典”用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你细细分析过氧乙酸分子模型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中含有元素(用元素符号回答),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过氧乙酸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2)若过氧乙酸分解时,有1/3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某桶消毒剂中含过氧乙酸760kg,其中过氧乙酸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8、(6分)西河中学九(三)班的阮文豪同学想利用火柴、澄清的石灰水和一只干燥的烧杯,**干燥的白纸燃烧后的产物有哪些,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与**蜡烛燃烧的产物方法相类似):

猜想燃烧后的生成物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可能含有。可能含有。

19、(9分)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应选仪器 (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方法有和 。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填序号);其文字表达式为: 。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

(5)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

(6)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应待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 ,后熄灭 ,原因是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

参***。13. so2 kclo3 kmno4 h2o2

二氧化氮硫酸铜氯化钾五氧化二磷。

14.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氢气+氧气水。

③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④碳+氧气二氧化碳。

⑤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5.①红磷。

②大量白烟钟罩体积的1/5

③漏气或红磷量不足。

④红磷燃烧生成物是固体的五氧化二磷,对实验影响较小。

16.氧气或臭氧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或)助燃。

17.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18.猜想燃烧后的生成物:可能含有水蒸气可能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点燃干燥的白纸,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实验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白纸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9.(1)试管 ①

(2)③⑦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3)④⑤过氧化氢氧气+水。

(4)双氧水分解产物没有污染(或分解产物是水和氧气),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物有污染。

(5)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点燃酒精灯微热)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少量气泡逸出、放开手后能在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6)先排放出的主要是装置中的空气气泡均匀冒出从水槽中取出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其炸裂正。

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5分)

13、(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中含有的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③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④实验室中用纯净物制取氧气。

⑤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14、(6分)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右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之处改正方法。

15、(6分)2023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2)**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先用科学的方法测定液体ph,后要对日常生活中的水进行硬水与软水的区分?请简述区分硬水与软水的实验步骤与现象: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16、(5分)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两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倍。实验结论:

水电解生成 。水是由和组成的。

17、(3分)现有四只储气瓶,分别装有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四种气体鉴别开来。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18、(4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尽管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不充裕,其中可用的淡水量就更少,还不到总水量的1%。

(1)根据下面两张图表提供的有关数据,北京水资源紧缺指标属于范围。所以,我们每个北京市民都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用水。

图表一: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

图表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年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

(2)自然界中采集到的湖水、河水的水样,一般比较浑浊,可通过(填一种操作方法)的方法,得到较澄清的水样。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

19、(7分)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的活动依赖于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水的循环可用下图来说明。请你思考:

(1)海水变成淡水形成天然水的循环,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了水的哪两种物态变化?其中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如何鉴别从海水中“跑”到陆地上的水是淡水而不是咸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两种合理的方法:

(3)小明同学认为雪水是软水。你赞成他的想法吗? 。请你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参***。13.①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②碳+氧气二氧化碳。

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④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⑤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14.错误:未用玻璃棒引流改正: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错误:滤纸比漏斗边高改正:滤纸比漏斗边应稍低。

错误:漏斗远离烧杯壁改正:漏斗尖端紧靠烧杯内壁。

15.(1) bc

(2) ①过滤。

②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

③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 蒸馏。

16.氢气复燃 2 氢气和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17.分别用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伸入集气瓶中,若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二氧化碳;再分别将点燃的木条置于三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若木条燃烧不变的是空气,若木条熄灭的是氮气。

18.⑴极度缺水节约。

⑵过滤。⑶水氢气+氧气。

19.(1)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再由气态变为液态,两种物态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2)①蒸发液体,没有食盐析出;②称量等体积的海水和此液体,此液体质量小。

(3)赞成取雪水少许放人烧杯中,加人少量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说明雪水为软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16 cl 35.5 k 39 mn 55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实际生活的变化中不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潮汐的形成 b 镁带燃烧 c 铜受热变黑 d 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2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这一现象说明的化学...

化学试卷12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题

习题12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013年6月上旬,中国将发射 神舟十号 载人飞船,发射 神舟十号 飞船的 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将会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 氮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燃烧,食物腐败,冶炼金属,金属生锈,酿酒,发酵,合成新药品或材料,两物质间相互反应都属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从是否具有稳定性 或活泼性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有无毒性,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进行描述 物理性质 从物质颜色,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