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

发布 2022-03-27 02:49:28 阅读 1572

王店中学九年级化学试卷。

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在两个水分子(h2o)和两个硫化氢分子(h2s)中,含相同的( )

a. 氢原子 b. 氢元素 c. 氢气 d. 氢分子。

2、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表示原子 b前三种表示同一种元素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c. 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4、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5、px是一种合成纤维的原料,其化学名称为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二甲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对二甲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

c.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对二甲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

6、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 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②

7、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

8、下列a~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馏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处(填“a”或“b”) 的刻度线保持水平.

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填序号)

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4)d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写物质的名称);

5)e实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9、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表示氢原子)

2)下列物质:①河水 ②氦气 ③冰水 ④硫酸锌 ⑤液态氧 ⑥五氧化二磷 ⑦氯酸钾 ⑧过氧化氢溶液;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10、初中化学中儿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e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

1。(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e的化学式为。

2)写出d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为。

3)若a为白色固体物质,则a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若a是一种不稳定的液体物质,稍加热就会分解,则向a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时试液

变色,a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1、为了**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下列问题.(已知:二氧化碳可以被使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并使之变浑浊)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

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三、实验,**题。

12、化学兴趣小组的李浩宇同学对“一贴热”的发热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带了几包“一贴热”(如图1),来到实验室对其进行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1)一贴热的使用方法:将外包装袋剪开,取出药袋,晃动几次,使药物充分接触到空气,手摸有热感时,置于固定袋内,覆盖于痛患处.(2)四氧化三铁也具有铁磁性,能被磁铁吸引.(3)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有很多,如:铁粉、氧化铜粉末、四氧化三铁等.

提出问题】一贴热的成分是什么?李浩宇同学将一贴热包装剪开,将填充物倒入烧杯中,观察,为黑色粉末.

猜想与假设】李浩宇说: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碳粉、铁粉.你猜想该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与李浩宇的猜想不同)

设计并进行试验】如图2(1)先用磁铁与烧杯中的黑色粉末充分接触,如果粉末部分被吸附,你认为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 ;2)王梅取适量黑色粉末于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的现象,从而证明了铁粉的存在.写出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粉末中一定含有实验结论】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四、计算题。

13、实验室现需1.12l纯净的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某同学用质量比为3 :1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下表为该同学实验的有关数据:

问该同学最多能**到多少克二氧化锰?(结果精确到0.01g)

参***。一、选择题。

1、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解答:解:

一个h2o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一个h2s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由此可知:两个水分子(h2o)和两个硫化氢分子(h2s)中含有相同数目的是氢原子,都是4个氢原子.

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式表示意义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金大酒店;

b、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判断;

c、根据图示可知核外电子排布前三种相同;

d、根据相对稳定结构: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大于或等于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图示图中第二种微粒为原子,因为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故a说法错误;

b、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因此前三种质子数不同.表示三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

c、核外电子排布前三种相同,与第四种不同,它们的电子层不同,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相对稳定结构: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大于或等于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依据图示可知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点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掌握元素的概念.

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次氯酸钠(naclo)是某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可求出氯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

次氯酸钠(naclo)是某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0,则x=+1价.

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熟记常用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a、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是由于分子的运动,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b、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两种颜色的分子不断运动,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

c、分子间的间隔不变.

d、因为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微粒的性质进行.

5、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试卷设计

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一 选择题 共30分,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填在 内,否则不给分 1 下列生活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4 2分 石英的主要成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试卷 2012 12 1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k 39 o 16 c 12 fe 56 ca 40 zn 65 h 1 一 选择题。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大米酿酒 b 菜刀生锈 c 湿衣服晾干 d 食物腐败。2 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16 cl 35.5 k 39 mn 55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8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合计40分 16.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不同,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不同。17.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