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2024年第02期。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的三个维度。
孙晓娅。如艾青所言,“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生活是艺术的基础,作为人类最久远的语言艺术形式,诗歌早就从人类先民的生活中开始。
《淮南子》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诗歌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和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表现生活的内容,交流生活的情感,表达生活的愿望。
20世纪初,田汉曾对西方的“poetry”进行过语源学分析,认为“诗”即“创造”,诗人即“创造者”。这是现代人对于诗歌艺术特质的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意味着人们不仅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诗”(朱自清),还应该发现高于生活的诗意,进而审视、省思生活的内涵。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确然,诗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尤其在当下,网络、多**信息已经紧密而深入地进入社会诸多领域,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
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力,用轻灵的文字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甚至可以改变读者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意识观念等。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是广义层面的。首先,诗人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时代的先驱者,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道义”者。
其次,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深而且广,它决不局限于哪一个具体的方面。诗歌可以怨刺上政、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可以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陶冶心性涵养,也兼具交际、传承或延续文化的功能。
对诗歌而言,社会担当出于自觉——文学意义上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既可以从时代和文化的视野出发,也可以持个人的身份去坚守;它不是强加给诗歌的包袱,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社会担当取决于诗人的家国、民族意识和正义的情怀,对现实人生的思索,以及历史使命感。没有对生活的投入,没有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没有审美的自觉,没有溯源个体生命意识和群体价值的求索,即便是关注了社会重大主题,也不会写出触动灵魂的诗句,无法引起精神共鸣。反之,有了飞扬的想象和含蓄美、张力美,诗歌既能够处理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宏大的历史事件,亦可穿越多重镜像,探触生活的内核与盲区,察识美、生与死的纵深魅力和含义。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予我们的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提供的,它直指人的心灵。诗歌隐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的表现,是窃取灵魂秘密的钥匙,是生命精微的呈现,是灵魂坦诚的剖白。历代好诗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能,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缺少希望,一个抱持诗性情怀的人,他的精神不会委顿。
诗歌源自广义的生活,担当着特殊的社会使命,是心灵酣畅的舞蹈,是肉体与精神的隐秘汇合体。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关键是它以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类永恒不变的爱、真诚、自由与敬畏。
选自 2024年11月23日 《光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于生活,有着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而给予读者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
b.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它从生活中诞生,又回归社会。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象是诗歌的社会使命。
c.诗歌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古往今来,凡是有家国情怀、民族意识、正义之感的诗人,都会有对现实人生的思索以及历史使命感。
d.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从古代先民的劳动中诞生,在世世代代劳动者的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展,生活是诗歌创作的基础,诗歌对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b.诗歌贵在创造,诗人在生活中产生了灵感,发现了高于生活的诗意,创作出诗歌。诗歌是诗人对生活进行认识与思考的产物。
c.诗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是诗歌创作的第一要务,诗人要让诗歌艺术产生正能量,对社会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d.诗人在诗歌中用形象的思维表达抽象的道理,用优美的文字表达深刻的主题;优秀诗歌会陶冶读者的心灵,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历史上屈原、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人的诗词,都与政治、民生、爱国息息相关,他们的诗作都是时代的镜子。
b.诗歌的声音往往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就会难以生存;一个人如果没有诗歌的情怀,他拥有的只会是失败的人生。
c.诗人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生活的深情投入,就不能写出具有很强生命力而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
d.诗人创作的好诗,对于读者来说,有着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能,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操,给读者带来愉悦和希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叶旺,六安人。与合肥人马云同隶长枪军谢再兴,为千户。再兴叛,二人自拔归。
数从征,积功并授指挥佥事。洪武四年,偕镇辽东。初,元主北走,其辽阳行省参政刘益屯盖州,与平章高嘉努相为声援,保金、复等州。
帝遣断事黄俦赍诏谕益。益籍所部兵马、钱粮、舆地之数来归。乃立辽阳指挥使司,以益为指挥同知。
未几,元平章洪保保、马彦翚合**益。右丞张良佐、左丞商暠擒彦翚杀之,保保挟俦走纳克楚营。良佐因权卫事,以状闻。
且言:“辽东僻,处海隅,肘腋皆敌境。平章高嘉努守辽阳山寨,知院哈喇章屯沈阳古城,开元则右丞额森布哈,金山则太尉纳克楚。
彼此相依,时谋入犯。今保保逃往,衅必起。乞留断事吴立镇抚军民,而以所擒平章巴勒丹、知院桑舒等送京师。
”帝命立、良佐、暠俱为盖州卫指挥佥事。既念辽阳重地,复设都指挥使司统辖诸卫,以旺及云并为都指挥使往镇之。
已,知俦被杀,纳克楚将内犯,敕旺等预为备。未几,纳克楚果以众至,见备御严,不敢攻,越盖至金州。金州城未完,指挥韦富、王胜等督士卒分守诸门。
鼐喇固者,敌骁将也,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为我兵所获。敌大沮。富等纵兵击,敌引退,不敢由故道,从盖城南十里沿柞河遁。
旺先以兵扼柞河。自连云岛至库图勒寨十余里,缘河垒冰为墙,沃以水,经宿凝冱如城。布钉板沙中,旁设坑阱,伏兵以伺。
云及指挥周鹗、吴立等建大旗城中,严兵不动,寂若无人。已,寇至城南,伏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雨下。纳克楚仓皇趋连云岛,遇冰城,旁走,悉陷于阱,遂大溃。
云自城**,合兵追击至将军山、毕噜河,斩获及冻死者无算,乘胜追至珠尔峪。纳克楚仅以身免。第功,进旺、云俱都督佥事。
时洪武八年也。
十二年命云征大宁。捷闻,受赏,召还京。后数年卒。
旺留镇如故。会高丽遣使致书及礼物,而龙州郑白等请内附。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明年,旺复送高丽使者周谊入京。帝以其国中弑逆,又诡杀朝使,反覆不可信,切责旺等绝之,而留谊不遣。十九年,召旺为后军都督府佥事。
居三月,辽东有警,复命还镇。二十一年三月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b.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c.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d.旺以闻/帝谓/人臣无外交/此间谍之渐/勿轻信/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还之/使无所藉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千户,官名,是汉初设置的地方军职,隶属于万户,下设百户。明朝相沿,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千户所为一所之长官,驻重要府州,统兵1120人,分为十个百户所。
b.诏谕,皇帝颁布文书以谕告天下。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派断事黄俦诏谕刘益,刘益带领他所部的兵马、钱粮和地盘前来归附。
c.敕,帝王的诏书、命令。敕赐:皇帝命令赐予。敕书:皇帝颁给朝臣的诏书。
d.后军都督府,官署名,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明初分别在京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担任职守。明代永乐年间后军都督府被废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旺品质优秀,正直有主见。当长枪军谢再兴叛敌时,他和马云自动脱离谢再兴,归附明太祖,抵御外敌,报效国家。
b.明太祖认为叶旺才能出众,对朝廷忠心耿耿,是值得信任的人,于是任命叶旺为都指挥使,前去镇守军事重地辽阳。
c.洪武十二年时,叶旺因高丽使者及龙州郑白等人请求归附朝廷等事两次上奏明太祖,受到明太祖的严厉斥责,明太祖认为叶旺的行为是间谍的欺诈行为。
d.叶旺不辱使命,率军扼守柞河时,有智有谋,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沿河垒冰墙,布沙钉,设陷阱,击溃了纳克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念辽阳重地,复设都指挥使司统辖诸卫,以旺及云并为都指挥使往镇之。(5分)
2)旺先以兵扼柞河。自连云岛至库图勒寨十余里,缘河垒冰为墙,沃以水,经宿凝沍如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七
参 一 1.b d o d o,y n y n,b p h h a ch ng ch ng y y zh zh s n s n c b b sh sh m m qi n qi n d ch n ch n ju ju zh ng zh ng b b 2 b 我行我素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七
第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论黑与白 姜澄清 中国文人画的择色十分特殊,西方用色,时时在变,从未有千年一色的怪事。而中国选择 水墨 自唐至今,执守不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共识,尽管每个画家用墨之法各异,却始终离不开这 黑 的涯限。研究现象诚...
2024年高考模拟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高考模拟试题测试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如今不仅向国家交纳了500多万元税金,而且已经还清了银行的贷款。b 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让领导满意呢?从 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c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