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二

发布 2022-03-26 16:28:28 阅读 2198

作者:**:《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2024年第02期。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间词话》标举境界,以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同时又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按照王国维的理论(实际也是如此),有“无我之境”的都是佳作。而这些作品既是“以物观物”的结果,似乎作者只需静观默照,不必也不应有感情参与其间。

但如仔细考虑一下王国维的话,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第一,所谓“有我之境”,并不是就诗句中提及的那些具体事物而说,而是就其所构成的总的境界而言。例如其所引“可堪”两句,其中“孤馆”“春寒”“杜鹃”“斜阳”都无从证明只是秦观“以我观物”的结果:只要那馆驿附近没有其他的房屋,只要当时虽是春天却比较寒冷,那自然是孤馆、春寒;至于春天之有杜鹃,晴日之有斜阳,更毋庸费词。

那么,为什么这两句词是“有我之境”呢?他在《人间词话》的另一处,称这两句的境界为“凄厉”。这显然是就此两句的总体而论。

而其之所以被视为“有我之境”,当是因为在王国维看来,虽是较为寒冷的春天薄暮,又处在孤馆之中,其景色也不应凄厉若此;秦观这样写,乃是以“我之色彩”涂于景物上的结果。

第二,“有我之境”既是就其总的境界而言,“无我之境”当然也是如此。而诗词中的境界全都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就被王国维作为“无我之境”例证的“采菊”两句(出自陶渊明《饮酒》)和“寒波”两句(出自元好问《颖亭留别》)来看,都具有宁静、淡远之致。

这大概也就是其境界之所在。不过,就是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宁静、淡远也都只是人的主观感受。自然,有些景色本身所具的特点有可能引起某些特定的感受,但却并非一定要引起这样的感受。

例如,古代诗人中有不少人赞美过秋天的宁静、淡远,但也有许多人感慨过秋天的寂寞、凄清,很难说哪种感受更符合秋天景色的本身特点。换言之,即令人的主观感受与景色的某些特点确是相应的,但为什么他所产生的是跟某种景色中这些特点相应的感受,而不是跟同一景色中的那些特点相应的感受呢?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主观——“我”。

何况在这过程中移情作用又往往难于避免。就说被王国维作为“无我之境”的那几句诗吧:“白鸟悠悠下”的“悠悠”,是悠闲自在的感觉,但鸟在这样飞翔时到底是否悠闲自在人是无法知道的,只不过人在看到鸟这样飞下来时产生了悠闲自在的感觉,就把它加到了鸟的身上,所以,这正是“以我观物”而非“以物观物”;至于“悠然见南山”,既可解释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也可解释为见到悠然的南山,只有采取后一种解释才与“无我之境”相合,而以“悠然”形容山正与以“悠悠”形容鸟一样,也是移情作用。

由此可知,所谓“无我之境”,其实并非“以物观物”,它跟“有我之境”一样,都是“以我观物”,从而都“著我之色彩”,只是“有我之境”的这种特征鲜明一些,“无我之境”则隐蔽一些而已。

第三,这些被认为写“无我之境”的作品,虽因其多具宁静、淡远之致而易使读者误会为作者并无强烈的感动,但在作者的内心却充盈着对其所写这种生活内容的挚爱。

总之,即使是被认为写“无我之境”的作品,仍然离不开作者深沉、浓厚的感情。读者在读这些非虚构性的诗词时,无论是被其“无我之境”抑或“有我之境”所打动,都是在感情上与作者的共鸣。

摘编自章培恒《“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区别》,有删改)

1.下列关于“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异同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两者都是就诗句中提及的那些具体事物所构成的总的境界而言。

b.所谓“无我之境”,跟“有我之境”一样,都是“以我观物”,从而都“著我之色彩”。

c.“有我之境”“著我之色彩”的特征要鲜明一些,而“无我之境”则深藏而不露。

d.无论是“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的作品,都离不开作者深沉、浓厚的感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间词话》标举“境界”,提出了“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的观点。

b.古代诗人中不少人赞美过秋天的宁静、淡远,也有许多人感慨过秋天的寂寞、凄清。

c.只有把“悠然见南山”解释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才与“无我之境”相合。

d.按照王国维的理论,有“无我之境”的诗歌都是佳作,其实未必如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观“可堪”两句之所以被视为“有我之境”,是因为在王国维看来,虽是较为寒冷的春天薄暮,又处在孤馆中,其景色也不应这般“凄厉”。

b.《饮酒》中的“悠然见南山”用“悠然”形容山,正与以“悠悠”形容鸟一样,也是移情作用。

c.被认为写“无我之境”的作品,因其全都具有宁静、淡远之致,容易使读者误会为作者并没有强烈的感动。

d.读者阅读非虚构性的诗词时,无论是被其“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打动,都是在感情上与作者的共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唐公雅与厚。秦王与刘文静方建大计,未敢白公。

以寂最厚善,乃出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俾与寂博。阳不胜,寂得进多,大喜,日滋昵。太宗以情告之,许诺。

间饮酣,乃白秦王将举兵状,因言:“若举义师,不特免祸,且就大功。”唐公然所计。

兵起,寂进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首。唐公即位,曰:“使我至此者,公也。

”拜尚书右仆射,诏尚食日给御膳,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卧内,呼为裴监,不名也。帝每巡幸,必委以居守。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按讯无状。

帝谓曰:“朕有天下,公推毂成之也,容有贰哉?所以讯吏,欲天下人信公不反耳。

”迁左仆射。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帝泣下曰:

“未也,要当相与老尔。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九年,册拜司空,遣尚书员外郎日一人直第。

贞观初,太宗亲郊,命寂与长孙无忌升金辂。寂辞,帝曰:“公有佐命勋,无忌宣力王室,非二人谁可参乘者?

”遂同载归。浮屠法雅坐妖言,辞连寂,坐免官,削封邑半,归故郡。寂请留京师,帝让曰:

“公勋不称位,徒以恩泽居第一。武德之政,间或弛紊,职公为之,今归扫坟墓,尚何辞?”寂遂归。

未几,汾阴狂男子谓寂奴曰:“公有天分。”监奴白寂,寂惶惧,遣监奴杀所言者。

奴盗寂封邑钱百万,寂捕急,遂上变。帝怒,乃放静州。会山羌反,或言劫寂为主。

帝曰:“国家于寂有恩,必不尔。”既而寂率家僮破贼,帝念寂功,诏入朝,会卒,年六十。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

b.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

c.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

d.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书右仆射是古代官名。唐宋时期,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

b.太上皇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并已去世的皇帝。

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

d.封邑,指的是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领地或食邑。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裴寂与李渊交情很好,后来又受托劝李渊发动义师,成就功业,被高祖赞为“让我达到这个地位的人”。

b.唐高祖曾拜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称呼他为“裴监”,不直接喊他名字;李世民登基后,也一度十分看重裴寂。

c.太宗时,僧人法雅犯妖言惑众案,供词牵连到裴寂,裴寂因此遭连坐被免官,被削去一半封邑,并放归故里。

d.裴寂归乡后没多久,汾阴有人说他是个十分聪敏的人,他听到后惶惧不已,就派家奴杀了此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寂最厚善,乃出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俾与寂博。(5分)

2)帝曰:“公有佐命勋,无忌宣力王室,非二人谁可参乘者?”(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

梅花落。鲍照。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8.“偏为梅咨嗟”中的“咨嗟”是什么意思?“问君何独然”一句中,发问的主体是什么?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5分)

9.诗中的“杂树”和“梅”,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一诗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两句诗是:“

2)在《师说》里,韩愈认为,一个人应该敢于从师,善于从师,而择师的原则是:只要“ ”便是“ ”

3)“ 是《琵琶行》全诗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共鸣的体现。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

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二

作者 鄢文龙。试题与研究 高考语文 2014年第02期。第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中的一位典范作家,在他的笔下展现了一批可供大家研究 学习的主题和形象 时光的流逝,新旧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渴望天真无邪的岁月或...

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 二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 23题。6分 马嵬 清 袁枚。莫唱当年 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22 作者在 随园诗话 中说赋此诗是 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 这首诗 借古人往事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3分 23 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

2024年高考模拟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高考模拟试题测试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如今不仅向国家交纳了500多万元税金,而且已经还清了银行的贷款。b 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让领导满意呢?从 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c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