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
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
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11.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h2o+o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kw值相等。
12.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13.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的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α粒子。
25.(17分)8羟基喹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和萃取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下图是8羟基喹啉的合成路线。
已知:i.
ii.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
3)c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4)c→d所需的试剂a是。
5)d→e的化学方程式是。
6)f→g的反应类型是。
7)将下列k→l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8)合成8羟基喹啉时,l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反应时还生成了水,则l与g物质的量之比为。
26.(13分)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ca5(po4)3(oh)(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2)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
2ca5(po4)3(oh)+3h2o+10h2so410caso4·0.5h2o+6h3po4
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h3po4h2so4(填“>”或“<”
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中结论:p和s电子层数相同。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
4)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
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
6)取a 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c ml,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已知:h3po4摩尔质量为98 g·mol1)
27.(12分)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2 i-
4)**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b是a的对比实验,则a
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
28.(16分)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锰被还原为mn2+)。
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
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
2)**k2feo4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
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学。科网。
2023年高考地理 北京卷 真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北京卷 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 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图1是八达岭长城 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 题。图11 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 和 b ...
2023年高考化学 北京卷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化学部分。一 单项选择 每小题6分,共120分。5 2008年理综北京卷 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
2023年高考 北京卷 化学
6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7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酸性 h2so4 h3po4b 非金属性 cl br c 碱性 naoh mg oh 2d 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8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 如右图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