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2023年。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e)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
25.证候不包括:(e)
a.四诊检查所得。
b.内外致**素。
c.疾病的特征。
d.疾病的性质。
e.疾病的全过程。
2.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c)
a.寒热。b.上下。
c.水火。d.晦明。
e.动静。3.阴阳的相互转化是:(b)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必然的。
d.偶然的。
e.量变。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a)
a.木克土。
b.木乘土。
c.土侮木。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
a.泻南补北。
b.扶土抑木。
c.滋水涵木。
d.培上生金。
e.佐金平木。
121.心肾不交的治法是:(a)
122.肝阳上亢的治法是:(c)
5.下列哪项在心主血脉中起关键作用:(a)
a.心血充盈。
b.心气充沛。
c.心神安宁。
d.心搏如常。
e.脉道通利。
6.说肺为娇脏的主要依据是:(e)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外合皮毛。
c.肺朝百脉。
d.肺为水之上源。
e.肺气通于天,不耐寒热。
7.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c)
a.脾的阳气主升。
b.脾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
e.输布津液,防止水湿内生。
8.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心藏神。
b.肝藏魂。
c.肺藏魄。
d.脾藏意。
e.肾藏智。
10.与气虚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b)
a.心、肺。
b.肺、脾。
c.肺、肾。
d.脾、胃。
e.肝、肺。
9.下列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心合脉。
b.肝合爪。
c.脾合肉。
d.肺合皮。
e.肾合骨。
91.患者,女,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d)
a.心、脾。
b.小肠。c.膀胱。
d.心、小肠。
e.肾、膀胱。
11、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c)
a.肝、肺。
b.肺、肾。
c.脾、胃。
d.肝、胆。
e.心、肾。
12.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d)
a.血府。b.经络。
c.腠理。d.三焦。
e.分肉。13.在十二经脉走向中,足之三阴是:(d)
a.从脏走手。
b.从头走足。
c.从足走胸。
d.从足走腹。
e.从手走头。
14.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太阳经行于:(b)
a.面额。b.后头。
c.头侧。d.前额。
e.面部。15.在奇经八脉中,其循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的是:(c)
a.冲脉。b.任脉。
c.督脉。d.阴维脉。
e.阳跷脉。
a.阴跷脉、阳跷脉。
b.阴维脉、阳维脉。
c.督脉、任脉。
d.冲脉、任脉。
e.阴跷脉、阴维脉。
123.患者,女。因流产而失血过多,导致月经不调,久不怀孕。其病在哪经:(d)
124.患者久病,眼睑开合失司,下肢运动不利。其病在哪经:(a)
92.患者,男,40岁。素患偏头痛,胸闷胁胀,舌边稍赤,脉弦数。处方选用柴胡为引经报使药。其病位当在:(b)
a.太阳经。
b.少阳经。
c.阳明经。
d.少阴经。
e.厥阴经。
16.寒邪袭人,导致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a)
a.其性收引,以致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b.其为阴邪,伤及阳气,肢体失于温煦。
c.其性凝滞,肢体气血流行不利。
d.其与肾相应,肾精受损,不能滋养肢体。
e.其邪袭表,卫阳被遏,肢体肌肤失于温养。
17.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d)
a.风。b.寒。
c.暑。d.湿。
e.火。93.患者久病湿疹,面垢多眵,大便溏泄,时发下痢脓血,小溲浑浊不清,湿疹浸淫流水,舌苔白厚腻,脉濡滑。病属湿邪为患,此证反映了湿邪的哪种性质:(d)
a.重着。b.粘腻。
c.趋下。d.秽浊。
e.类水。a.怒。
b.喜。c.思。
d.悲。e.恐。
125.《素问凋经论》说:血有余,则:(a)
126.《素问凋经论》说:血不足,则:(e)
18.《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b)
a.肉胝而唇揭。
b.骨痛而发落。
c.筋急而爪枯。
d.脉凝泣而变色。
e.皮槁而毛拔。
19.下列关于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生活环境。
d.工作场所。
e.外界精神刺激。
94.患者身患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其病机是:(a)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95.患者胃肠热盛,大便秘结。腹满硬痛而拒按,潮热,神昏谵语,但又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其病机是:(e)
a.虚中夹实。
b.真实假虚。
c.由实转虚。
d.真虚假实。
e.实中夹虚。
96.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其病机是:(c)
a.阳盛格阴。
b.阳损及阴。
c.阳热偏盛。
d.阳盛伤阴。
e.阴盛格阳。
20.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手足厥冷。属于:(c)
a.阳损及阴。
b.阳盛格阴。
c.阴盛格阳。
d.阴损及阳。
e.阴阳脱失。
a.气滞血瘀。
b.气不摄血。
c.气随血脱。
d.气血两虚。
e.气血失和。
127.肝病日久,两胁胀满疼痛,并见舌质瘀斑、瘀点。其病机是:(a)
128.产后大出血,继则冷汗淋漓,甚则晕厥。其病机是:(c)
21、下列关于津枯血燥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d)
a.高热伤津。
b.烧伤耗津。
c.失血脱液。
d.痰瘀阻津。
e.阴虚劳热。
97.患者曾发高热,热退则口鼻、**干燥,形瘦,目陷,唇舌干燥,舌质紫绛,边有瘀斑、瘀点。其病机是:(b)
a.津液不足。
b.津亏血瘀。
c.津枯血燥。
d.津停气阻。
e.气阴两亏。
a.风气内动。
b.寒从中生。
c.湿浊内生。
d.津伤化燥。
e.火热内生。
130、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可以形成:(a)
22.形成寒从中生的原因,主要是:(c)
a.心肾阳虚,温煦气化无力。
b.肺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常。
c.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
d.肝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
e.胃肾阳虚,温煦腐化无力。
23.下列关于火热内生形成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e)
a.气有余便是火。
b.邪郁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
d.精亏血少,阴虚阳亢。
e.外感暑热阳邪。
98.患者,女,30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其病机是:(b/c)
a.心气不足。
b.心血不足。
c.心阴不足。
d.心血瘀阻。
e.心神不足。
24.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d)
a.因病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因证制宜。
2023年。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e)
a.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相统一。
2.同病异治的实质是:(b)
a.证同治异。
b.证异治异。
c.病同治异。
d.证异治同。
e.病同治同。
3.《内经》关于区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征兆是:(c)
a.寒热。b.上下。
c.水火。d.晦明。
e.动静。4.昼夜分阴阳,则上午为:(a)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阳。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5.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a)
a.阴消阳长。
b.重阴必阳。
c.阴长阳消。
d.重阳必阴。
e.由阳转阴。
6.阴中求阳的治法适用于:(b)
a.阴虚。b.阳虚。
c.阴盛。d.阳盛。
e.阴阳两虚。
7.按五行属性分类,五化中属土者是:(c)
a.生。b.长。
c.化。d.收。
e.藏。8.五行调节事物整体动态平衡的机制是:(e)
a.生我。b.我生。
c.克我。d.我克。
e.制化。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a)
a.木克土。
b.木乘土。
c.土侮木。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
a.泻南补北。
b.扶土抑木。
c.滋水涵木。
d.培土生金。
e.佐金平木。
121.心肾不交的治法是:(a)
122.肝阳上亢的治法是:(c)
10.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c)
a.津液。b.**。
c.血液。d.宗气。
e.营气。11、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e)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呼吸。
c.肺输精于皮毛。
d.肺朝百脉。
e.肺主宣发和肃降。
12.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c)
a.脾的阳气上升。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
e.输布津液,防止水湿内生。
13.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d)
a.气能生血。
b.人以水谷为本。
c.脾主升清。
d.脾能运化水谷精微。
e.脾为后天之本。
14.肝主疏泄的基本生理功能是:(b)
a.调畅情志活动。
b.调畅全身气机。
c.促进脾胃运化。
d.促进血行和津液代谢。
e.调节月经和**的排泄。
15.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
a.使肺之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b.有助于元气的固摄。
c.有助于**的固摄。
d.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e.有助于肺气的宣发。
91.患者,男,45岁。心烦不寐,眩晕耳鸣,健忘,腰疫梦遗,舌红少津,脉细数。其病变所在脏腑是:(d)
a.心、脾。
b.肺、肾。
c.肺、肝。
d.心、肾。
e.肝、胃。
a.心、肺。
b.心、肝。
c.肺、脾。
d.肺、肝。
e.肺、肾。
24.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是:(c)
a.心、肺。
b.心、肝。
c.肺、脾。
d.肺、肝。
e.肺、肾。
123.与呼吸运动关系最密切的是:(e)
92.患者,女,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d)
a.心、脾。
b.心、胃。
c.心、膀胱。
d.心、小肠。
16.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e)
a.心气。b.肺气。
c.营气。d.卫气。
e.宗气。17.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c)
a.心。b.肺。
c.脾。d.肝。
e.肾。18.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循行交叉,变换前中位置,是在:(e)
a.外踝上8寸处。
b.内踝上2寸处。
c.内踝上3寸处。
d.内踝上5寸处。
e.内踝上8寸处。
a.下肢外侧后缘。
b.上肢内侧中线。
c.下肢外侧前缘。
d.上肢外侧中线。
e.上肢内侧后缘。
125、患者疼痛沿三焦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d)
126、患者病发心绞痛,沿手少阴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e)
19.奇经八脉中既称血海又称经脉之海者是:(a)
a.冲脉。b.任脉。
c.督脉。d.带脉。
e.维脉。93.患者发作头痛,以前额为甚,面红,牙痛,便干,舌红苔黄,脉弦。处方用药加用白芷,除**效应外,其引经报使作用于:(c)
a.少阳经。
b.太阳经。
c.阳明经。
d.少阴经。
e.厥阴经。
21.寒邪袭人,导致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a)
a.其性收引,以致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b.其为阴邪,伤及阳气,肢体筋脉失于温煦。
c.其性凝滞,肢体气血流行不利。
d.其与肾相应,伤及肾精,筋骨失养。
e.侵及肌表,卫阳被遏,肢体经筋失于温养。
中医执业医师2023年真题 3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a1型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60.00 1.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的药物是 分数 2.00 a.山楂b.神曲c.莱菔子 d.麦芽e.谷芽。解析 解析 本题5个选项均具有消食化积之功效。山楂兼能行气散瘀,神曲可和胃,莱菔子降气化痰,麦芽回乳消胀,谷...
中医执业医师2023年真题 2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a1型选择题 总题数 40,分数 80.00 1.脾虚便溏尤应慎用的药物是 分数 2.00 a.石膏b.芦根c.知母 d.天花粉e.淡竹叶。解析 解析 石膏甘 辛,大寒,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知母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应慎用。故选择c。2....
中医执业医师2023年真题 10
总分 90.5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a1型选择题 总题数 21,分数 52.50 1.完带汤适用于下病的哪种证候 分数 2.50 a.脾虚 b.肾阴虚。c.肾阳虚。d.湿热。e.热毒。解析 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妊娠禁药 分数 2.50 a.峻下剂。b.破血剂。c.逐瘀剂。d.和血剂 e.有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