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小学科学教学常规

发布 2022-02-15 03:03:28 阅读 1216

小学科学教学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1、制订教学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各项要求,正确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

2、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本册教材在学段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期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根据各单元内容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

3、关注学科信息,了解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及相关资源,为制订教学计划作参考。

4、教学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进度、教学措施、科学**实验以及学期教改研究专题等内容。

5.小学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实验是学生科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平时必须切实抓好实验教学。

二)备课。1、备课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阅读教师用书等相关资料,弄清教材编写意图及思路,明确“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等活动要求。

2、分析学情,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3、按照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本节教材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科学加工。

4、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借鉴《小学科学同步**》设计的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科学学习及科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活动赋予科学的内涵与价值,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科学学习和科学**的全过程,对教学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有预见,有相应的对策。

5、写好教案。教案要详略得当,过程清楚。教案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以及教学反思与后记……

6、根据教学内容,做好课前教学仪器、材料(如:实物、模型、标本、**、仪器、实验报告表、多**课件等)的准备。上课前要熟悉教具、学具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操作程序等。

有些器材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上课前一定要事先进行演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倡教师自己开发教具和学具,鼓励学生自己带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和材料。

三)上课。1、严守上课时间,上课带齐、带足实验材料和必要的教学资料。

2、课堂上教师的着装要得体整洁,精神要饱满。教态要自然、亲切。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生动,简练、流利,富有感染力。

3、上课期间禁止携带通信工具,中途不得随便离开教室或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4、课堂上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板书及时、规范。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教学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开展小组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时间、空间。

6、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到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使用正确。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及时指导学生整理实验材料和记录。

7、指导学生做好科学**的观察、实验的记录,合理使用好《科学同步**》中的**记录表。

8、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调控教学进度和方法,写好教学后记。

10、在户外(如生物园等)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本校情况提出各项活动要求,特别要强调安全问题。

四)、作业。

必要的、适量的作业对巩固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对后续的科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形式包括材料准备、观察、记录、制作或知识延伸等。布置课内、课外的**活动作业前,要强调注意安全,强调准备的材料要无毒、无害、干净卫生、符合实验要求。

2、做好《小学科学同步**》中每课及每单元的练习,对学生的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及时检查,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3、对学生课外短期或长期的**活动过程要跟踪,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评定,必要时要求家长配合检查、指导。

4、为了树立榜样,交流学***的经验和成果,鼓励开展科学**活动,对优秀而典型的作业在班内、校内或网上进行适当的展示、交流。

5、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记录,并作为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五)、辅导。

1、辅导包括堂上辅导和课外辅导。课内外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水平。

2、面向全体学生要渗透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指导能力强的学生辅导小组内学习能力欠佳的同学。对缺课的学生做好补缺辅导工作。

3、开放实验室期间,教师要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

4、对辅导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或竞赛活动的学生,要有计划,有内容,有目的,讲求实效,在辅导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开展质量高的科学**学习活动和参加各类比赛储备优秀的人才。

六)、评价。

1、要明确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注重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

2、关注过程性评价,提倡评价全程化。《小学科学同步**》中的记录、作业和单元测试的情况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在实施过程评价时,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带有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突出表现与反应作好记录,供各个阶段评价参考。

3、注重发展性评价。重视个人和集体的发展,让学生在积极的评价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4、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平时或期未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和科学知识的评价,采用教师观察、问卷、实验操作、作业、杰出表现记录、测试与考查、作品分析、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等方式方法,并根据教师评、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等情况,按等级进行记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七)教学研究常规。

1.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市学科教研工作要点和教学常规要求,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由组长拟订科组工作计划,经科组集体讨论通过后,在开学初交送学校教导处。

2.组长要做好活动安排,并落实各项工作。

3、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学科常规和相关理论,加强学科整合,研究教材,提高业务素质。

4、坚持集体备课(每月一次或一次以上),资源共享。积极参加听课活动,认真写好听课记录、体会。

5、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根据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方案、有组织的课题研究。并根据教研计划,上好带研究主题的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

6、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参加学科教学资源建设。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传2篇(个)优秀教研作品(成果)上传到苏州科学教师联盟**。这些优秀作品可以是公开课的教案、教学实录(或片断实录)、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也可以是教学的心得体会、杂谈、小记、课件等等。

学生活动和科组活动中有价值的报道、教研活动的优质资源也要及时上传苏州科学教师联盟**。

7、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有记录。有关材料(如记录本、相片、教案、报道等)要存档。反映过程的必要材料及重要的资料要有电子文档。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科教学常规总则

学科教学常规总则。学科教学常规。总则。学科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身心的健康成长,都需要构建理高效的课堂,培养和优化教学特色。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了规范我校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安全制度

教学安全制度2 一 教师要按时上课,提前候课,铃声一响必须在教室。上课时间不准接待家长和客人,不得离开教室 不得接 打 如果由于教师上课不及时或离开教室,学生出现任何问题,则全部责任由该教师承担。二 实行每节课前核对人数制度,发现缺课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进行...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安全制度

教学安全制度2 一 教师要按时上课,提前候课,铃声一响必须在教室。上课时间不准接待家长和客人,不得离开教室 不得接 打 如果由于教师上课不及时或离开教室,学生出现任何问题,则全部责任由该教师承担。二 实行每节课前核对人数制度,发现缺课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及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