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发布 2022-02-08 17:25:28 阅读 4549

1、编制依据

1)下浦隧道相关设计资料。

2)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资料。

3)使用于本工程量测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120-99)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j159-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3)

铁路工程物理勘察规程》(tb1001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下浦隧道起讫里程从dk741+910至dk742+290,全长380米,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741+910、dk742+290,隧道分界里程分别为dk741+910、dk742+290。其中暗挖段320米,明挖段60米。

dk741+910~dk741+929、dk742+275~dk742+290分别为进出口洞门,采用斜切式缓冲结构、倒斜切式缓冲结构。

暗挖段隧道开挖断面达152.4m2,其中分别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及中隔壁法(cd法)施工。初期支护部分采用洞口φ108长管棚+3m径向注浆、洞身φ89长管棚+单层超前小导管、双层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工字钢。

明挖段采用放坡开挖,边仰坡采用喷锚网或骨架护坡。

2.2 周围环境。

2.2.1邻近建筑物。

本管段工程位于丘陵区,地面高程130~188m之间,相对高差30~50m,山体自然坡度8~23,最高点高程197.8m,隧区地表植被发育,杂草灌木丛生。周边影响范围内无高层建筑。

2.2.2地下管线。

本管段隧道范围内无重要管线须拆迁及特殊处理。

2.3 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勘察揭示,下浦隧道隧区地层特性为表层覆盖第四系残坡粉质粘土夹细角砾,下伏基岩为二叠系小江边组(p1x)灰岩夹炭质页岩。。

2.4 量测工期安排。

工程总工期计划约为24个月。

3、 监控量测目的。

保证隧道暗挖和明挖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确保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

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采取措施,遏止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以施工量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更切合实际,安全合理,有利施工。

将现场量测的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修正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4、 监控量测体系。

我工区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依据《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建立专门施工量测组织机构,见图4-1。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量测经验以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师负责,对隧道明、暗挖施工全过程实施跟踪监控量测,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中去,随时掌握施工中支撑结构、地表建筑及地下构筑物的受力变形情况,并反馈给施工作业班组及设计单位、监理部门,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步骤,改进施工措施,确保邻近建筑物及地面沉降值、支护变形值等均在设计和规范允许范围内,控制并降低工程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图4-1 施工量测组织机构图。

针对本管段的工程规模及工程量测项目的特点工区设专业监控量测组,量测小组成员2~3人,组成5~8人的专业量测队,量测小组由一名技术人员担任小组长,配置2~3名熟悉量测业务的量测人员。各量测小组分别负责暗挖隧道或明挖段量测点的布置、沉降收敛点埋设、量测数据的收集及初步整理工作,量测施工流程见图4-2。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制定以下各项措施:

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已检校合格。

量测仪器由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

制定切实可行的量测实施方案和相应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

各量测项目从设备的管理、使用及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确保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量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及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

各量测项目在量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

针对施工各关键问题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各项信息,指导施工。

图4-2 量测施工流程图。

5、监控量测计划内容。

5.1 量测计划。

监控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等制定。本监控量测内容是根据《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中双线隧道进行设计。可根据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质情况确定监控量测内容,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有关标准进行修正。

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下图(图5-1)所示的监控量测流程图进行:

图5-1 监控量测流程图。

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施工中,当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修改量测计划。

5.2监控量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5.2.2了解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

5.2.3了解隧道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

5.2.4将监控量测结果反馈于设计及施工中;

5.2.5了解隧道施工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5.2.6积累资料,作为以后设计,施工参考。

5.3监控量测的分类。

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修建的隧道中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确定。

5.3.1必测项目包括下列项目:

5.3.1.1洞内、外观察;

5.3.1.2二衬前初支净空量测;

5.3.1.3拱顶相对沉降量测;

5.3.1.4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

5.3.1.5二衬净空量测;

5.3.1.6沉降缝两侧底板沉降量测;

5.3.1.7隧道与路基、桥梁过度段沉降观测。

5.3.2选测项目应包括下列项目:

5.3.2.1围岩内部变形量测;

6、监控量测作业。

6.1洞内外观察:

6.1.1洞内外观察分开挖工作面、已施工区段观察以及地表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内容包括节理裂缝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围岩变形等,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6.1.2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喷射砼、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1.3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6.1.4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观察。

6.2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6.2.1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应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取相同的量测频率。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则加大量测频率。

6.2.2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宜为5~30m,在ⅲ级围岩的隧道中可适当加大测点间距。

6.2.3净空变形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尽早进行,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读数。

6.2.4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拱顶量测,后视测点必须埋设在稳定的土层上,并应和洞内的点联系起来。

6.2.5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

6.2.6拱顶下沉量测应与水平相对净空量测在同一断面内进行,本管段采用dsz2水准仪等测定下沉量。

当地条件复杂,下沉量。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6.2.7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量测宜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下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6.3地表下沉量测:

6.3.1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方式等因素确定。

地表下沉量测点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表1采用: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

注:无地表建筑时取表内上限值d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由于浅埋隧道距地表较近,地质条件复杂,岩(土)性差,施工时多用台阶分部开挖。因此,纵向断面布置测点的超前距离为隧道距地表的深度h与上台阶高度h1之和(即h+ h1)。于是整个纵向测定区间的长度为(h+h1)+(2~5)d+h/(h/为上台阶开挖超前**阶的距离),具体见下图(图6-1)。

图6-1 地表下沉量测区间。

6.3.2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隔应取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应设7~11个测点。具体见下图(图6-2):

图6-2 地表下沉测点在横断面上的布置。

6.3.3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6.3.4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频率相对。

7、 暗挖隧道监控量测。

7.1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见表7-1。

监控量测项目、方法与频率表7-1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 编制依据。1 笔架山隧道设计图 图号 哈大客专沈大施隧05 01 05a 笔架山隧道位于dk67 255 dk67 600区间,全长345m。处于iii 度 区,该隧道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每道采用2条测线4个钢钩,围岩内位移计2个,5个压力盒,5个钢筋应力计。拱顶下沉及浅埋的地表下沉采用水准仪...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新建贵阳至开阳铁路。中铁五局贵开铁路工程指挥部开阳分部。二 一一年一月。目录。一 监控量测的技术要求 1 1 监控量测目的 1 2 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主要内容 1 3 监控量测项目 2 4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3 5 监控量测频率 5 6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6 7 监控量测设备 8 8 监...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青荣城际铁路qrzh vi标。陶家夼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七局集团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二 一一年十月。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陶家夼隧道全长3670米,中心里程dk265 010.00,隧道施工区域地质较差,施工工期较长,为本线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施工区域区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