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汽车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方案

发布 2022-02-06 19:12:28 阅读 1408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一)建设背景。

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发展,从2023年10月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我国汽车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2023年国产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家,到2023年年底,汽车保有量已达8500多万辆,在今后的十年里仍将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促使汽车的后市场服务业成为了****中最重要、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掌握相关汽车专业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汽车生产和维修操作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已成为国家紧缺的技能型人才。

2023年初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实现北部湾经济区总量占广西总量的45%,并把汽车产业纳入我区的支柱产业的行列。2023年广西汽车总产量达118.

45万辆,同比上年增长68.8%。随着上汽、东风、一汽及通用、雷诺、日产等国内外著名品牌汽车集团纷纷进入广西,以玉柴机器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已形成。

随着广西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南宁为代表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中心的格局已形成。由于我区特定的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区的汽车产业将会得到更为飞速的发展,据我区出台的《关于支持****发展的政策意见》,未来几年我区将建成辐射东盟、出口优势明显的全国重要汽车制造基地。由此可以预见,今后若干年内,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区汽车保有量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此外,由于电子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大量采用,现代汽车已成为集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汽车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区内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汽车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过去,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技术工人组成,理论水平低,适应性差,很多新的技术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已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的要求,现在汽车维修企业虽然已经开始注重汽车维修工程师、维修技术工人的招收、培养和使用,但仍远远无法满足汽车后市场服务的需求,。

二)建设基础。

我校是贺州市最大最好的国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始建于2023年,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2023年被评为广西示范性专业,2023年汽修实训基地也被评为广西示范性实训基地。

1、专业师资水平。

目前我系汽修专业具有高级以上职称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12人,“双师型”教师17人。有10人次参加国家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骨干老师培训,10人次参加广西区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师资培训。

2、实训实习条件。

汽修实训基地目前拥有7个实验实训室。另有电工电子实验室、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室等2个公共基础实训室。实训基地主要设备有:

丰田等发动机实训台4台套、汽车电器实训台5台套、汽车底盘实训台4多台套、汽车空调实训台4台套;丰田卡罗拉轿车等15辆实训用车;金德kt600诊断仪及其他实训设备等共计4台(套)设备,设备总价值达320万元。实训基地目前可以提供300个实验实训工位,使实训基地形成可容纳300名学生同时学习、实训的规模。

二、建设目标。

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以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培养我区紧缺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搭建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平台,探索工学结合,“知、能、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邀请企业专家与我校专业骨干教师一起,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环节的考核制度;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具有“双带头人、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完善一个具有“校中厂”特征的、集生产性教学、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对外技术服务、科研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继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3个能满足学生专业认知、顶岗实习以及专业教师的现场实践等需要的深度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及社会培训,不断提升本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计划年对外培训人数达到200人。力争在两年的建设期内,通过校企共建、共管,把本专业建设成贺州市一流的中职汽车维修类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经过建设,教师双素质率达到90%;学生双证率达到90%;学生就业率达到95%;学生参加区级或国家级技能比赛成绩不断提高。

三、建设思路。

突出一个核心,即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依靠两种力量,即紧紧依托行业、紧密融合企业;推进三大建设,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五化”目标,即专业实体化、课程模块化、教师双师素质化、教材校本化、实训生产化。

一)构建工学结合,“知、能、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两年的建设期内,继续深入与现有企业的合作,再联系六家汽车4s店,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校企人员互聘,共同管理,根据企业各岗位的人才素质要求、汽修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行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的用人要求,制定工学交替的弹性化教学组织的管理办法,实施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轮换交替的教学组织方式,构建工学结合,“知、能、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聘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与企业一起制订汽车应用与维护岗位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和专业规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与企业一起共同开发一门专业精品核心课程和三门具有鲜明职业化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教材,制作相关课程的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多****技术,将企业生产现场引入课堂教学,建设一个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合作、聘请、引进等手段,充实优化教师队伍。在这两年建设中,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名专业带头人,从合作企业或其他学校中聘请或引进四名有两年以上汽车维护维修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专业教师,再从有影响力的院校中招收6到8名汽车专业能力突出的专科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加教育部安排的国培或省培及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及技术水平,使本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组织和鼓励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与开发,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的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四)完善和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借助与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平台,重新整合校内实训基地的现有资源,引进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管理模式,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新建一个汽车涂装实训室、一个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一个汽车美容保养实训室、一个汽车模拟**实训室。积极探索“校中厂”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相互融合,同时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师资、设备、场地、技术等资源优势,为企业和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生产性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对外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成为贺州中职一流、校企共建、共享、共管的汽车类专业实训基地。

五)积极联系开发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继续深化与已有校外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同时两年内在区内选择3家较大的、较好的汽车4s店,与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认知、顶岗实习、就业方面的需要,加强校外实习教学环节的制度建设与监控,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送教到厂”,在校外建立教学培训场所,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技术等级鉴定等服务,提高企业员工技术水平、综合素质、提升合作企业人力资源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汽车产业为宗旨,依托校内、外的实习基地这个平台,积极承担社会服务义务,面向汽车相关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开展对口支援兄弟中职学校教师、学生培训、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争取在两年建设期内,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准入和晋升技术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口支援的中职学校教师或学生的培训、驾驶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四、建设内容。

以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契机,建立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理事分会,制订与完善各项合作的制度,依托合作企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对汽车制造企业与销售服务行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构建工学结合,“知、能、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不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工学结合,“知、能、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加强与东风柳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广西驰程汽车运输集团****、南宁市康城汽车服务****、广西中达丰田汽车销售服务****、广西矩荣汽车销售服务****、广西桂之杰集团公司、广西鑫广达东风本田汽车服务****、广西贺州益民汽修公司等企业的合作,由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展包括人才培养要求的调查、岗位职业人才标准的制订、专业规范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师资和专业技术人才共享、联合教学、培训、顶岗实习等多方面的合作,全程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在学校理论学习、操作实训与到企业见习、实习交替进行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构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毕业后更快适应企业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关键能力等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图1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可称为三段式,这三个阶段分别为:首先,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后,学习主要专业课之前到合作企业参观进行认知见习;其次,运用项目法、模块法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校中厂”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完成专业应知应会技能培养;最后,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具体安排如下图2所示。

该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双教学团队、双教学监控。在培养过程中,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兼职带头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指导专业各项改革,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教学,担任理实一体的教学任务,校方和企业人员共同对在企业进行的各类实习实施监控,共同考核教学的效果。

图2 “双证融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体育专业特色品牌

作者 田星郑立博。教育与职业 上 2015年第01期。英国拉夫堡大学是一所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大学,在英国居于领先地位,在世界大学中同样享有盛誉。尤其是拉夫堡大学为世界体育事业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将永远载入世界体育的史册。它的体育相关专业,如今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特色品牌。悠久的历史。学校创建于19...

汽车专业特色材料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特色材料。一 依托 前厂后校 办学模式,构建 车间式 教学工场,营造真实的生产性实训环境。一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成了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汽车修理 技术培训为一体,具有教学 技能鉴定 技术服务功能的汽车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性环境,开发了由汽车机修...

高职院校如何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作者 陶红霞赵秀云。商情 2013年第45期。摘要 品牌 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资源,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学校只有围绕创建品牌 特色专业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才能更好地抓住市场,为学校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关键词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必将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