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重点中学校本培训内容

发布 2022-01-26 15:01:28 阅读 5383

第1次学习内容:

一、 什么是校本培训。

什么是校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校本"关注的是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它不会局限于某一学科的主张或某一种理论识见,而会主动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并提高学校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它不会囿于一般的笼统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模式,而会在这种决策和模式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学校的实际,探寻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对策。

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校长和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有行动的目的、责任,能够体察实践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他们对学校实际问题有其他人难以替代也是不能替代的作用。他们积极、系统的反思,对学校各种方案、环境、行动等的深刻理解和洞察,是学校不断提升水平的关键。

基于学校,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虽然在学校生活中,也会出现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人员参与的情况,但这种参与意图不在于形成一个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的一个群体,而是发展成一个共同体,与学校教师一道去解决学校业已存在的问题。

第2次学习内容:

什么是校本培训?

校本教师培训,是指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将本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并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活动。第。

一、学校要有明晰的办学理念,有较详尽的发展规划,这是培训的前提。第。

二、培训的主体是教师自己,是教师的反思、"觉醒"。外聘的课程和人员是辅助角色。第。

三、追求特色是培训的关键,目标在于形成"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教育理念。

上述内涵决定它具有以下特点:(一)为了学校。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教育、教学问题和案例的剖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培训是在切合教师实际的基点上,遵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其内容、方法、手段都必须密切与本校情况一致。(二)基于学校。培训的资源和条件主要来自学校,外在力量及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

要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条件。(三)在学校中。培训的途径、方式乃至培训者、受培训者都在本校范围内选择,为教师卓有成效地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困难提供有价值的理解和选择的空间。

我这样理解校本培训--是从学校和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为近期目标的教师培训;是以教师的自学、**、合作研讨辅之以他人指导帮助为主要方式的教师培训;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实践进行的教师培训;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教师培训。

第7次学习内容:

二、为什么要推行校本培训。

第。一、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实际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决定**继续教育的方向应以提高实际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教学为中心。要把**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放在教学内容中予以优先考虑。要抓住**学员最关心、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为起点。

校本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自主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管理和组织,在"想当前教师所想,急当前教师所急"、解决实际问题上具有突出优势,有助于学用结合,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

第。二、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积极性。

由于教师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认知结构达到一定水平,在教师身上显现出来的学习者应是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自我解决、不断进取的个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具备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利用教师主体经验、发挥主体作用是参学者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前提。

第。三、校本培训有利于弥补继续教育资源不足。

社会机构和培训中心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寥寥无几……可以说,现有继续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需要。

另一方面,因为教育经费短缺和教师经济地位的不如意,集中到培训机构学习所发生的费用使许多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因为培训机构继续教育资源有限,培训时间不得不在周一至周五进行,为参加培训,教师不得不调课、停课,影响了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和质量提高,这些都是制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农村费税改革、中小学教师队伍精简和优化,经费困难、工学冲突、家学冲突的矛盾将进一步凸现。

第3次学习内容:【第8次后面写一次心得体会】

为什么要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与习惯?

在职前和在职培训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会形成一些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传统的教师培训将知识的传授放在中心地位,以为一旦教师接受了关于教学的新知识,就可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然而在结果上却往往收效甚微。

而反思就在于使教师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做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并通过在教师之间的相互观察讨论,从而使教师看到这种不一致,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真正使所倡导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桥梁。

教师反思的过程与基本成分。

反思的过程:以经验性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反思的基本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

1、认知成分:它指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的。

2、批判成分:包括体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它更强调情感、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3、教师的陈述:这是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写作、交谈,他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解释等。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它主要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实际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第4次学习内容:

什么是案例?

案例特征:1、案例总是一个又一个的实践,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是教学界的一个又一个的例证。案例总是和事件结合在一起。

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需要描述过程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可能是突发的事件,可能是预期不到的因素而产生的突发事件,可以把这些事件描述一下,描述实践过程中的所思索想,描述事后的思考,所以案例中不一定是一个事件,也可能是多个事件,但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的。作为事件,必须有过程,有事件、地点和人物。

案例不能是静态的描述。

因此,案例不同于一般的例子,不同于一般的例证。它不用依附于其他的对象。

2、案例是事件,是否所有的教学事件都是案例?哪些能纳入案例的阵营中来?

案例是具有典型性的事件。一是由个体说明总体、诠释总体,个别说明一般;二是通过这个事件具有的启示意义,能说明某些道理,这也是典型。第二种意义上需要深刻思考,不能仅仅固着在用一个事件说明所有的场景。

3、案例作为事件而言,含有问题和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问题和疑难情景是案例的生命。仅仅是事件,作为案例的价值大打折扣。

工商管理的案例都是以问题提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有问题意识,遗忘问题是也在遗忘案例的素材。

4、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不能杜撰,必须是真实的。可以是自己经历过的,也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

案例强调真实。哈佛工商管理开发一个案例要用五万美金。中国的工商管理的使用他们的一个案例须花四万美金。

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的事件。--定性释义。

第5次学习内容:

为什么要开发案例?

1、有助于记录记载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这种形式是和教师联系在一起的。老师善于捕捉事例。

转换思维方式,教师的长处是什么?遭遇着各种实际问题,**研究报告是研究者作的事,案例这种文体是教师的长项。因为教师是事件的当事人,教师是和事件共时的,是任何人没有可能模仿的。

因为这事件是独有的。写案例,久而久之教学睿智就出来了。苏霍姆林斯基写过270个案例素材。

与其看到结果不如把握过程,看到花好月圆的结果(展示),不能知道他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借助于案例提升自己的认识。

2、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案例是有问题的有疑难情景的,反思一下,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需要做?

课堂教学中有些什么典型性的问题?下一步的教学要研究的是什么?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难点和重点。

教学管理也是如此。案例开发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展开:管理、德育、课堂教学。

全校的展开,势必可以明白学校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3、有助于教师自己自觉地系统地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其实是借助事件在反思教学。偶尔的课堂实录不能称之为案例,只是课例。

4、有助于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经验的交流。教师这样一个群体,貌似群体劳动,其实是个体劳动。自己备课、上课、批改,容易封闭,难以开放。案例开发有助于交流。

第11次学习内容:

如何开发案例?

案例的基本格式:标题:一种是以主题定标题,二是以事件本身确定标题。两者各有优点。

开场白:把事件概貌性地反映出来,让人感到遇到了什么问题,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不宜太长,几十个字--百八个字。

背景:背景的介绍,告诉别人事件发生的场景,可以是间接背景、也可以是直接背景。案例写作者与使用者之间沟通,背景很重要。

问题:问题是怎么产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解决的方法:在问题解决的方法中,过程怎样?是如何作出评判的?解决的效果怎样?案例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模拟试题

2011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模拟试题2 姓名。考试时间 90分钟。一 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 1 甲数比乙数大10 而乙数比丙数小10 那么甲 丙两数的大小关系是。a 甲 丙 b 甲 丙 c 甲 丙 d 无法判断 2 一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各位数字的和,能得到最大的余数是a ...

2023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模拟试题

重点中学小升初模拟试题姓名。考试时间 90分钟。一 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 1 甲数比乙数大10 而乙数比丙数小10 那么甲 丙两数的大小关系是。a 甲 丙 b 甲 丙 c 甲 丙 d 无法判断 2 一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各位数字的和,能得到最大的余数是a 9 b 10 ...

2019重点中学小升初模拟试题 1

测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40分。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2730,这三个数分别是四个连续奇数,第一个数是第四个数的19 21,那么四个数的和是。2 有一个1988位数,它的每位数字都是2,它除以13的余数是 3.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分别为a b c,它们互不相等,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