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十。一、山水田园(诗眼)
凝香斋①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于2023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2023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2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静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2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21. be(选b得2分,选e得3分,选be得5分)【解析】b项“他不关心政务、醉心自然风物”属误读,“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e项暗含辞官归田之念属臆测,于文无据。
22.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
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
(一点2分)
十。二、迁谪羁旅(抒情)
悲秋。黄公度①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②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③儿女悲。
注】①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举进士第一,曾任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因贻书台谏官言时政,被加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②别浦,通往大江的水河汊。③楚人,指宋玉,他的《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悲秋的辞句。
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题,以“西风”点秋,以“怅望”点悲,展现出诗人在西风萧瑟中,独立书斋怅然想望的画面。
b.颔联描写了一幅渺远迷蒙的景象,映衬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叠词的使用,突出了景物的层次性。
c.颈联写山鸟乐晴、井梧知寒,对比分明,暗含对朝廷中一些**安于享乐,无意收复失地的批判。
d.前三联景中见人,诗人因时节变迁想到了个人遭际和国家命运,展示出一个忧思者的气度和抱负。
e.全诗通过简洁普通的形象和平淡直白的语言,来表现秋的的意境,表达诗人复杂的感情,耐人寻味。
24.尾联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其中“感慨”一词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23.c、e
详细解析:5分,答对1项2分,答对两项5分。c.
对“无意收复失地的批判”理解错误。e.简洁普通的形象和平淡直白的语言错误。全诗形象看似普通但错杂多样。
前三联的语言看似平和实则激扬,尾联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愤激。
参***:(1)直抒胸臆、用典抒情。
2)①对秋意寒凉,时节变迁的感伤。
对国家时局动荡,危机暗伏的忧虑。
对自己空有忧国之情、报国壮志,却不受赏识,无从施展的悲哀。
对朝廷中某些人安于一己享乐,排挤打压正直之士的抨击。
详细解析:6分,第一问2分,一点1分;第二问4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十。三、隐逸诗(情感)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梦得:刘禹锡的宇,开成二年(837)与白居易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均遭冷遇。
2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首联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放达之中含有对身世的感慨。
b. 二人身居闲职生计艰难而酒价高昂, 所以一起凑集了十千钱买了一斗酒。
c. 第四句表现主客二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相视中含着难以尽言之情。
d. 颈联暗示自己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并以“闲征”“醉听”等词语照应诗歌题目。
e.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感情沉郁悲壮,语淡情深,通篇叙述却毫不平板呆滯。
26.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分,e3分。b语意理解错误,“共”字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e“沉郁悲壮”错,本诗感情主要是放达之中隐含人生的愁苦。
)26.①表现二人相聚的欢乐难舍之情,写出友情之深。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共饮佳酿共赏秋菊。
②表现哀伤和愁苦之情。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恰恰表现出人生现实的失意与痛苦。(共6分,每点3分,其中情感2分,分析1分)
十。四、隐逸诗(精妙)
归王官次年作。
唐】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①。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②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③。
注】①鹤疏:即鹤书,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②逃名,《后汉书·逸民列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时人谓之逃名。③长者车,指达官贵人之车。
2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联点明诗人因故居遭受战乱被毁而无奈回家的残酷现实,照应诗题。
b.颔联中的“忘机”暗示了诗人归家前在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的状态。
c.颈联描写了“庐”中清新明媚的美景,既令人爽心悦目,又意蕴深厚。
d.尾联中,诗人引用典故表明了自己决心深隐故居,悠然自得地度过一生的态度。
e.本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含蓄蕴藉的诗情。
28.“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b (a.诗人回家不是因为故居被毁,而是要逃离政治斗争,遁迹深山。b.“在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的状态”错误,“忘机”是由于深居山中,不问政事,来往人又少,所以用不着机心了)
28.这句话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2分)一个“涨”字,化静为动,动静结合,(1分)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愉快心情。(2分)
十。五、隐逸词(情感变化)
满庭芳·夏日溧水①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②,飘流瀚海③,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于春社时飞,秋社时归去.故称。③翰海:沙漠。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2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阕。一、二句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受到雨水滋润,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上阕“人静”句以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所事事、自得其乐,反衬公务之劳顿,突出词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
c.“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流水声的悦耳潺潺。
d.“歌筵畔”一句写出词人希望在歌舞和美酒中暂时入眠,体现他放达乐观,不畏愁苦的情绪。
e.上阕“凭阑久”旬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似。
30.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6分)
答案:29.选b给2分,选d给3分(b.“反衬公务之劳顿,突出词人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不妥,只是反衬作者“心情苦闷”。d.应是“体现他有着摆脱不了的愁苦”。)
30.下阕情感曲折多变,作者先以“社燕”白比,“年年”写出多年宦海漂流,无处寄身的愁苦;(2分)
且”宁婉转地写出作者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1分)
不堪听”义进一步写出江南游子听闻管弦丝竹引起的伤感,(1分)
最后“先”、“容”义是权宜之计,姑日.借醉卧而眠忘记眼前烦恼,作者处处想摆脱,处处又有愁绪,情感曲折地表达了无法排遣的愁苦。(2分)(酌情给分)
十。六、羁旅(写景)
苏武慢。南宋】 蔡伸①
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②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书盈锦轴③,恨满金徽④,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注】①北宋末南宋初诗人。②邃馆:深院。③书盈锦袖:苏惠织锦作回文诗寄夫,回环诵读,皆成诗句。④金徽:金饰的琴徽。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3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上片结尾三句写傍晚时分,主人公在孤独中眺望远方,然暮云已合,却伊人未在。“梦魂俱远”则更进一层,写有情人不仅关山阻隔,连梦中也难相会。
b. 下片有对“旧游”的回忆,记忆中“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危阑倚遍”等美好时光与眼前的秋风落叶、古垒、哀笳声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锦袖”,“金徽”,“寸心幽怨”,笔触纤细,皆从女方着笔,锦中字,琴中音,总道不出别恨之万一。而寸心之小,其中幽怨却非书琴所能表达。
d.词中三次用典,除“书盈锦轴”,尚有“烟笼寒水”和“青山隐隐”,分用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句意和“青山隐隐水迢迢”诗意。
2023年高考备考
2015年高考备考 如何将知识系统化 条理化?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条理化。图书馆中的藏书要按照不同的类别摆放,数学的放在一块,政治的要放在一块,文艺的要放在一块,总之所有的书都是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商店也是如此,不同的货物摆在不同的货架上,这样使得顾客一目了然。还有很多很多条理化的例子,总之条理化是人...
2023年高考备考
2010年高考备考各学科信息。语文科。新课改高考的特点和命题趋势。1 考试能力要求 方面变化有二 一是能力层级由五级变为六级,增加了 能力 为第六级。二是对 表达应用 和 鉴赏评价 的能力层级作了重新界定,表达应用 由 e 级调整为 d 级,鉴赏评价 由 d 级调整为 e 级。这样调整,更科学,也更...
2023年高考备考
广水实验高中2008年高考备考方案。2008年是学校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实现 三年立足,三年发展,三年腾飞 目标的关键性一年。虽然我校2007年高考取得喜人成绩,应届生总分过600分3人,一批重点线38人,在全省招生比例缩水的情况下,各批次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生源状况依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