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10年国考申论解析

发布 2022-01-13 01:27:28 阅读 2166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解析:该题本质上是一道概括题,实际上是概括材料中所涉及的渤海受到严重污染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回答该题的关键是思维要有穿透性,这要求考生不但要看到污染对渤海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更应该看到污染对渤海的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里的“死”有两层意思,一是渤海内资源的“死”,即海洋污染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海洋资源减少,整个海洋生物链遭到破坏。二是渤海自身的“死”,即海洋的自我净化能力减弱,治理难度加大,渤海资源不可恢复,其经济社会效益的消失。

参***:死海”是指由于污染加剧和其他人为因素的破坏,渤海海域面临物种锐减、赤潮频发等海洋灾害,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海洋生命力无法恢复,渔民失去以此谋生的机会,渤海丧失北部经济社会发展生命线的重要地位。

2. 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解析:该题是一道概括加分析题。这里一定要注意审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要求与第一小题不同,第一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1作答,但这里没有,要求是“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并没有限定仅仅围绕材料1作答,通过仔细阅读可知,涉及海洋污染的材料主要有两部分,材料1和材料3。

材料3中濑户内海被污染的具体事例已经明确说明,海洋的污染不仅会毁灭鱼儿的家园,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人的生存空间。人从海洋中获取的海洋产品减少,水污染导致疾病肆虐。回答该题的关键是把材料3中濑户内海被污染后产生的严重危害概括出来,即频发的“赤潮”、“鱼虾绝迹”、“水俣病”等问题。

参***:海洋的污染不仅仅会毁灭鱼儿的家园、破坏海洋生态的平衡,使人从海洋中获取的鱼虾等海洋产品绝迹。更为严重的是,海洋污染更会导致赤潮等海洋灾害频发、水俣病等疾病肆虐,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这种灾害会更一步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使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甚至是毁灭人类自身。

二、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分)

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了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解析:该题是问题概括加分析题题型。对于启示类题,2023年国家考试已经出现过,既要考生根据给定材料概括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指出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借鉴意义,要以对策的方式提出来,还要注意条理。

相关材料主要介绍了荷兰“退耕还海”和中国“退耕还湖”的两个案例。两个案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实现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的途径。

区别在于荷兰的“退耕还海”是民间力量推动下的主动行为,是充分考虑经济、生活和生态相协调的行为。这是经验,是可以正面阐发的启示。但中国的“退耕还湖”则是受到惩罚后被动的无奈之举。

这是教训,是应该从反面进行阐发的启示。

参***:第一,荷兰在“退耕还海”过程中,统筹考虑水道、候鸟、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启发我们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统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保护。同时,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民意,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

第二,“退耕还湖”的案例说明,如果人类一味掠夺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因此,要增强对海洋资源的忧患意识和主动保护意识,要主动反思过度开发与掠夺自然资源、忽略环境保护的行为,要善于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积极预防自然灾害,而不是灾害后的被动应对。

第三,两个案例都说明,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处理好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避免掠夺式开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例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

解析:本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以公文写作形式命题,看似考查报告类公文的写作,但实际上考查的重点并非公文,这是因为题目要求写内容要点,解题的关键是报告的内容,不是报告的形式。另外,这里还必须明确,这里的报告不是一般的情况汇报,而是建议请示类报告,建议请示的核心只有一个,即为什么要把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也就是要考生回答“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而不是要阐述如何建设和发展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对策,关键是对原因的分析,而不是对对策的阐发。

参***: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内容要点)

一、战略定位符合**海洋发展战略。搬到蓝色经济区定位为以海洋、海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这符合***总书记“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战略要求,符合**海洋发展战略。

二、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区域独特优势。其成功打造将成为黄河流域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先行区,将拉动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要性)

三、要打破该省存在的重复建设和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的“诸侯经济”等障碍,迫切需要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综合推进。(迫切性)

四、半岛蓝色经济区将集中集约用海,增加投资,采用高新技术,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可行措施)

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900—。

写作思路:题干要求“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很明显,这里要求考生着力分析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这对矛盾,要求考生写一篇评**章。尽管是评**,需要辩证思维,但考生必须提出自己的论点,比如“统筹保护开发,打造蓝色经济”、“保护开发并举”、“科学开发,着力保护”等。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高度的问题,需要用整体性思维,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等内容。根据“宏观引领、中观立意、微观切入”的申论思维,可以将写作思路设计如下:

首先宏观引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的保护和开发,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中观立意,就是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即海洋的这样一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这样一种道路。也就是海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

最后微观切入,就是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关键是谈如何实现保护与开发的统筹。

参考例文:

实现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21世纪是科技大飞跃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海洋开发和海洋利用,我国的海洋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加剧,生态失衡,引发海洋发展困境,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海洋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生态保护问题,也是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当前,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生态保护,实现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双赢。

首先,保护也是一种发展。海洋、海岛都要做好保护工作。目前国家海洋局正在积极呼吁加快《海岛保**》出台。

对于有争议的海域,中国一直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前,我们应该提议“共同保护”。这样更容易被一些国家所接受,大家更加注意保护海岛,而不只是索取利益。

通过共同保护,更加有利于今后我们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的海岛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展触角有待延伸的一片广阔空间。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导致了无序、盲目开发的混乱局面,使得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等。

海岛一定要规划好、保护好。其实保护就是一种发展。保护好了海岛和海岸,就是保护了亲鱼产卵地和幼鱼栖息地,保持了鱼类的可再生能力,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渔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保障。

其次,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在强调保护海洋资源的同时,如何实现合理利用呢?海岛、海岸都是珍贵的资源,我们一定要有序利用、高效使用,不能粗放的开发利用。

我们要明确一个观念:它们都是宝贵的蓝色国土资源,不能盲目开发、无序利用,国家要做好统一规划。同时要做好边界工作,目前界限不清的情况主要有三种:

一是河口与海域的界限不清,或者说根本没有确定一条分界线,目前是哪个单位强势就归哪个管;二是省份之间管辖的河口、海域界限不清。由于界限不清,沿海地区之间的争端时有发生。三是由于海域划界不清,引起与边界国家的海洋资源争端、岛屿归属等争议问题。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保护我们的岛屿。如果相对地划清界限,就可明晰各方开发的权利和相应的保护责任,改变“各自开发,无人保护”的无序局面。

再次,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可以互利互惠的。那么保护与开发之间到底如何让平衡?我们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要实现利用与保护的双赢。

有人认为保护和利用是一对矛盾,我认为,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与利用是可以互利互惠的。

未来的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一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海洋发展的科学研究,合理规划海洋保护与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中华文明在海洋世纪谱出新的光辉篇章。

2023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行政执法类)参***。

2023年国考申论解析

2011年国家公 申论试卷命题思路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材料主题省级和市级截然不同。去年的省级和市级试卷虽然材料不同,但都是围绕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而展开的。今年则不然,省级试卷的主题是 黄河治理与黄河精神 中华文化 市级试卷的主题是 农民工子女教育与保持城乡文化血脉联系 完全体现了分卷考试,测查不同能力的...

2023年国考申论解析

2011年国考申论解析 作文更加偏向证策 2010 12 07 17 36 分类 公考申论 2011年12月5日16 30分,随着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影响百万考生命运,引起 广泛关注的年度 大餐 2011年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大幕终于落下。但是,作为国家选人用人的重要考试,其透射的政策趋向 考试走...

2023年国考申论解析

2008年 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试卷解析及答案。第一题 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 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 20分 要求 指明 焦点 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宏政解析 王帅认为关键是看争议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