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发布 2022-01-02 07:46:28 阅读 5157

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夹缝/夹袄诟病/蓬头垢面咀嚼英华/味同嚼蜡。

b.洒水/哂笑瑕疵/闻名遐迩深恶痛绝/好逸恶劳。

c.累赘/累计交口称赞/称心如意新鲜/鲜为人知。

d.狭隘/溢出载歌载舞/风雪载途汲取/岌岌可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墨守拉家常一如既往人才倍出。

b.娉婷大拇指仗义执言平心而论。

c.窥伺通辑犯坚如磬石自暴自弃。

d.针贬老古董真知卓见相得益彰。

3.古诗文默写(8分)

1).当余之从师也。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不应有恨。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面对同舍生豪华穿戴,写自己衣着和态度的句子是。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表现戍边将士们思乡心切但又功业未成而有家难归矛盾心理。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写出猎者穿戴整齐,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句子是。

4.名著阅读。请简要叙述一个主要故事情节(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2、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3、四圣试禅心4、真假美猴王。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4分)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太多的“工匠精神”。“百工圣祖”鲁班,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技术的极致,这是发明家的工匠精神;贾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王羲之“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是墨客的工匠精神。

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在国内很多人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继而盲目崇拜进口,在国际上我们很多技术领域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所以说,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更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制造”实现华丽转身的灵魂所在。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人民**北京5月2日电为集中展示当代优秀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全国广大青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全国青联日前决定,授予万晓白等28名同志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等10个青年集体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同时决定,对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特殊贡献的陈冬同志、在第二十三届冬奧会上为国家赢得荣誉的武大靖同志授予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材料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中国14至40周岁(年满14周岁、不满40周岁)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集中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原则上每年“五四”青年节授予,也可以随时授予。

主要授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青年,每年表彰人数在10人左右。

材料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图案。

1) 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标题: 理由:

2)结合材料二,具体介绍材料三的奖章图案的设计意图。(4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艾叶香中寻玉佩郑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

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

”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

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4分)

8.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从词语运用角度)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9.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4分)

10.本文以”艾叶香中寻玉佩”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

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

”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

“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

”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

”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

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

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含答案

2018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惠东县第六片区联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说明 1.全卷共12页 其中试卷内容8页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 学号 学校 座位号按要求填写在规定的空格内。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部编三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中界镇三年级语文五月份统考卷。命题人 陈凤琴。一 看。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 l n hu b n ji o o nu ru bi zh sh ji ng zh hu xi ji n w d o bi n r n 二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用 标出来。3分 撒播 ku n ku n 情不...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稍逊 x n 分外 f n s o 济慈 c b 喑哑 n 丝缕 1 襁褓 qi ng b o 折腰 zh c 闪烁 shu 颤抖 ch n 凝望 n ng 留滞 zh d 静谧 m 遐想 xi 栖息 q 角落 ji o 2 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