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读书依然改变命运。
朱学东。2023年高考百万人弃考多是农村娃》,2023年6月,新华社的这篇报道说,近些年每年弃考人数以十万递增,其中农村孩子占了绝大多数。
作为从农村通过高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的人,我内心被这篇报道刺痛了。
这样的现实背后,是许多人认为读书不再改变命运。于是,“读书无用论”在一些人群尤其是农村家庭里沉渣泛起。虽然声音很边缘,但却很刺耳。
这声音与弃考弃学转而直接打工做生意的青少年越来越多、高校来自农村等普通家庭下层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少等现实结合,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痛,却被漠然置之。
细细梳理这一流变,我们会发现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此种局面,让读书受教育蒙尘。
一是高等教育的沉沦。在教育产业化的狂飙突进中,高等教育被功利主义价值观主导,学校既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现代知识的教育也很欠缺,越来越多的老师形同商人,越来越多的学生混日子混学位,情况非常严重。
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内部循环的封闭性传统,资源集中于大城市大企业,社会甚至通过制度性歧视,影响了民企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发展,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平等,也造成了新就业机会增速相对不够。在高校扩招毕业生出来后,发现社会通道已被堵塞,现实生活中,关系和社会资源常常超越了学识修养,成为主导性力量。
三是近些年改革甚少惠及农村及普通家庭,高校及大城市生活费用大幅提高,一些家庭难以支撑,只得选择放弃继续接受教育。当然,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得人们对考上大学后的就业有过高期待,也加剧了这一冲突。
单个家庭或个人基于经济理性,选择放弃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一种个体选择,外人可以扼腕叹息,却无权置喙。但是,当类似选择成为一群人、一类人不得不进行的普遍选择时,毫无疑问,这是社会出了问题。除了检讨当事人个人原因之外,社会更应检讨我们时代的教育问题、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
如果问题得不到疏通解决,社会势必早晚陷入一种可怕的阶层分峙直至对抗。
虽然常常有人用没有读书也能实现成功的例子来说事,但毕竟没有读书达致成功的那种现象,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仍将是属于个案,很难复制。其于个人而言,除了励志,毫无价值。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人,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中,获得相对的成功,仍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相比之下,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获得成功,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于社会而言,如果“读书无用论”弥漫,受影响的不仅是那些当事人,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流动性和活力。历史已经给过中国深刻的教训,殷鉴不远。
花费在教育上的钱是国家最明智和最合理的投资,要让这种普遍认识在全国得到很好的发展。”2023年,美国**杜鲁门的话,至今犹振聋发聩。
可以说,弃考弃学以及“读书无用论”及其背后的现实,已经成了我们时代的隐忧,且已病在腠理。某种意义上,今日中国的停滞,与这种社会流动性阻塞和活力的缺失关联密切 。所以,加速教育改革、社会改革,让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已是迫在眉睫。
虽然高等教育和社会流动性阻塞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但是,社会开放和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等教育的缺陷,接受教育,也是接触外部世界经验教训的捷径,其后发的力量,是短期的、即期的功利盘算难以想象的。
二十多年前,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今天,我依然相信,读书会改变年轻一代的命运,让他们触摸到全新的世界。 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社会的命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文章第11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作者认为“读书无用论”对个人和社会而言各有什么危害?(4分)
4、结合选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依然改变命运”? 4分)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2011.10 一 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 f n 星宿 s 颓唐 tu 高屋建瓴 l n b.模样 m 避讳 hu 拮据 j 随声附和 h c.倾斜 q ng 猝然 c 怪...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堵城中学2013年九上语文月考试卷。满分 120分时间 120分钟 一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每小题1分 1.大漠孤烟直王维 使至塞上 2.海内存知己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5.说起教师的奉献精神,我...
上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卷首语 亲爱的同学们,提起你的笔细心地将你知道的按要求填上,用你的知识和智慧来征服这份试卷吧!相信你,一定行的!一 语言的积累与应用 27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zh 始龀,跳往助之 ch n b 君有疾在腠理 z u隳突乎南北 hu c 然得而腊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