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202001)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 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甲】词【乙】文,完成第6-9题(13分)
【甲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乙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 【乙】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甲】词的作者是和【乙】文
作者同朝代的人名)。(3分)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词中“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迎着微风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
塌的高楼的栏杆上。
b. 【甲】词上阕情景交融,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下阕抒情,写主人公。
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c. 【乙】文中“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呼应上文。
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乙】文作者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多种表达方式,阐发自己的人生见解。
9. 【乙】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1)迁客骚人的情:
(2)古仁人的情:
3)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刘敞奉使契丹。
刘敞①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②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选自《宋史·刘敞传》 有删改)
注释】①刘敞: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 ②驳:传说中的猛兽名。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素习知山川道径2)如马而食虎豹。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12. 请简述文中译人“骇愧”和“益叹服”的原因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9分)
古人的智慧——榫卯①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有一种地老天荒的相守,有一种生死相随的浪漫叫——榫卯。
榫卯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 各自一点改变,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
一连二,二连三,三接万物,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榫卯结合,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始建于公元2024年的木塔,历经很多次**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木质材料由纵向纤维构成,只在纵向上具备强度和韧性,横向容易折断。榫卯通过变换其受力方式,使受力点作用于纵向,避弱就强。另外,木质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比较大,榫卯同质同构的链接方式使得连接的两端共同收缩或舒张,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而铁钉等金属构件与木质材料在同样的热力感应下,因膨胀系数的不同,从而在连接处引起松动,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
在牢固的基础上,不同的榫卯满足于不同的应用方式,结构样式更是丰富多样。历数榫卯样式,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 “燕尾榫”、“穿带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半榫”等。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等。三种结构的优势也各不相同。
榫卯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家具的主体建构中所占比例较大。建筑中的木构是梁柱系统,家具中的木构是框架系统,两个结构系统之间同样都靠榫卯来连接,构造原理相同。根据建筑物体积、材质、用途等方面的不同,榫卯呈现出不同的连接构建方式。
我国古建筑梁柱之间多以馒头榫、箍头榫、半榫、透榫、燕尾榫这五种榫卯方式相互搭配,穿插配合。
明清家具的制作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种类,展现了榫卯结构进化的最终样式。作为一种巅峰技艺,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甲】榫卯结构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组合,可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的家具就做不到。
【乙】金属材质容易锈蚀或氧化,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明式家具虽已距今百年但木质仍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连接金属的锈蚀、老化等因素,也会使家具散架。除耐用外,榫卯结构的制品还具有有利于运输和维修等优势。
榫卯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俗话说“榫卯万年牢”,不用一颗铁钉,便可做到扣合严密、间不容发,使用百年而依旧坚固美丽。当你看到颠三倒。
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出自《新华网》 有改动)
注音与注释】①榫卯:sǔn mǎo ②出自汉乐府民歌《上邪》。
13. 在第②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各自一点改变, 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
14. 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4分)
15. 本文围绕“榫卯”,依次从榫卯的类型、
五个方面进行说明。(4分)
16. 阅读第⑦段,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的优点是2分)
2)【甲】【乙】两处画线句能否删去其中的一句?请说明理由。
(4分)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运用了列图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榫卯进行了说明。
b. 第④段所说明的榫卯结构牢固的原因都属于物理性质。
c. 榫卯结构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
优势最大。d. 我国古代建筑、家具的主体建构是榫卯结构,两者的结构系统相同,构造原理相同。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九年级语文调研测试参 一 积累与运用 38分 1.名句默写。12分 1 绳不挠曲。2 窈窕淑女 3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5 佳木秀而繁阴 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7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 国家小孩朝廷。2 1 醇 cu n 嶙 su 2 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 试题整体分析 持续 ww 稳中稍变 紧贴课本 靠近生活 关注文。化。这次元调在题型方面持续 ww,延续了中考语文试卷题型,持续体现课改。特色和课改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 对生活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关注和。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纵观今年元月调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整张试卷体现出。持续 ww 稳中稍变 紧...
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 试题整体分析 持续 稳中稍变 紧贴课本 靠近生活 关注文化。这次元调在题型方面持续,延续了年中考语文试卷题型,持续体现课改特色和课改理念,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 对生活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关注和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纵观今年元月调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整张试卷体现出持续 稳中稍变 紧贴课本 靠近生活 关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