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1.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涉水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饮用水生产d.烧水的水壶出现水垢。
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b.滴管伸入试管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c.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3.我国**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方针,明确地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节能性社会。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灯,随手关水,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上。
c.用洗澡水冲洗厕所,用洗米水浇花。
d.节约用纸,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用。
4.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5.根据对下列物质的描述,可以判断其无毒无害的是。
a.清澈的河水 b.碧绿的蔬菜。
c.雪白的面粉 d.洁净的空气。
6.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下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
a.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8..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0.右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b. 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1:16
11.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右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c.32.3gd.32.6g
13.图中“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4.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5.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16.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磷、硫在氧气中燃烧都是化合反应,物质的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b.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单质。
c.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
18.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19.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 h2co3 d.k2co3
20.以羟基磷酸钙[ca5(oh)(po4)3] 为原料生产的陶瓷,能够制造人工骨、人工关节及人造假牙。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4 c.+3 d.–3
2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22.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 (
23.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与下列反应一致的是 (
2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25.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水的电解。
b.②硫粉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二.填空。26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 (2)2个氢分子 (3)亚铁离子 (4)氢氧根离子
5)+2价的钙元素 (6)五氧化二磷
27c、o、h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期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3)能燃烧的气体单质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28.进行比较,用“>”或“=”填空。
(1)核内质子数:钠离子钠原子;
2)氮元素的化合价:hn03 n02;
3)液氮的沸点液氧的沸点。
4)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水。
29.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材料一】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1)这两种气体是:__和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材料二】某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份如下:
2)“so42-”中数字“2”的含义是。
3)日常生活中用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材料三】2023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材料四】我国某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5)采用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6)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①元素 ②原子 ③离子 ④分子。
(7)①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②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以上做法中错误的是。
30.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达菲”(c16h28o4n2)是目前世界上**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
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回答下列问题:
1)“达菲”分子中,氧、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仅为co2和h2o,则莽草酸中一定含有元素。
3)右图为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k 39 i 127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1 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焰火表演b 霓虹灯表演 c 喷泉d 气球升空。2 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题
太和三中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o 16 h 1 n 14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认识物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题
2012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k 39 2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 小题,每小题 分,共3 分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