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复习提纲 2019春

发布 2021-12-17 14:11:28 阅读 9316

国际金融复习提纲。

题型与题量:

一、判断题10,15*1=10

二、单项选择题20,20*1=20

三、简述题4,共30分,简明扼要。

四、计算题2,共10分。

总的要求:1.通读全书,掌握基本原理;

2.整理课件,抓住重点内容复习。

3.认真对待作业和考试。

复习参考范围:书上的复习题(顺序)

1、 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支出增减型、支出转换型、供给调节政策、资金融通政策) 米德冲突蒙代尔分配原则。

答案:1、需求调节政策又分为两种:支出增减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

1)支出增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政策,主要工具有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

如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压缩公共开支,抑制社会总需求,减少进口。反之,则相反。

货币政策主要有贴现政策、改变准备金比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

a、贴现政策。贴现政策是**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来达到其预期的目标。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可以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国内的社会总需求和的流出入规模,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标。

b、改变准备金比率的政策。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一般应该按照一定的比率向**银行缴纳一定的存款准备金。这个比率的高低决定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从而对全社会的信用规模与货币**量,最终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国际收支。

c、公开市场业务。即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外汇的买卖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2)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政策、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等。

关税政策:提高进口产品的税率,减少进口。

补贴政策:对出口实行补贴,扩大出口以扭转**收支的逆差。

注意:直接管制也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它是通过改变进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目的的。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

运用汇率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是指通过调整本币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对本币实行贬值,降低以外币表示的本国产品的**,同时可以提高以本币表示的外国产品的**,从而达到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反之,则相反,可以达到减少和消除国际收支顺差的目的。

2、供给调节政策。

主要有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增加供给,改善国际收支。

科技政策包括: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结构,克服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流动的障碍。

3、资金融通政策:又称外汇缓冲政策。

资金融通政策,又称融资政策,包括官方储备的使用和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从宏观上看,主要体现为国际储备政策。

对外部均衡调控的首要问题是:“融资还是调整”。因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临时性的、短期的冲击引起的,就可以用融资政策,避免调控的痛苦;如果是中长期因素导致,那么就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

可见,融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出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与替代性。

4、政策搭配。

选择什么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取决于:a、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b、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c、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相互关系。

由于每种政策调节都会对宏观经济带来或多或少的调节成本,所以必须进行相机抉择,进行政策搭配。各种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直接作用如下表:

具体来说,不同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要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如以资金融通来纠正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以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纠正货币性不平衡。但有时候,情况并不这样。

比如,由预算赤字和货币宽松引起的货币性收支失衡,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加以调整:

方法1:是支出增减型,它要求较大幅度地削减财政赤字,减少货币**量。其结果是,在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同时,有可能同时引发失业增加,经济活力降低,社会动荡。

方法2:,是支出增减型与融资型政策的搭配。相对于方法1,它要求较小程度地削减财政赤字和收缩银根,但同进要求动用官方储备或使用国际信贷便利。

其结果:在纠正国际收支逆差的同时,引发的失业和社会动荡程度较轻,但导致了官方储备流失或债务增加。

方法3:是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换型的搭配。与方法1相比,它要求较小程度地削减财政赤字和收缩货币**量,但同时要求货币贬值。

其结果:在纠正国际收支逆差的同时,失业和社会动荡程度较轻,但是货币贬值可能引起外汇市场混乱和未来的通货膨胀。

5、米德冲突:米德冲突的界定: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失业增加、经济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

在汇率固定不变时,**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如下表:

表固定汇率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搭配与矛盾。

表中,第种情况意味着内外均衡之间的一致。而第种情况意味着内外均衡的冲突,因为**在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内部均衡时,会引起外部经济状况距离均衡目标更远。

3、对米德冲突的评价。

米德分析的主要缺陷在于,他针对的是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情况,同时也没有考虑资金流动对内外均衡问题的影响。问题是:

1)无论是在固定汇率下还是浮动汇率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始终存在。

2)在浮动汇率下,外部均衡与内部均衡之间的相互影响或干扰更加复杂,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甚至可能更加深刻。

如,通过调节国内需求来实现内部均衡目标时,国内需求的变动同时会通过多种途径造成汇率的进一步变化,汇率的变化又通过一系列机制进一步影响到内部均衡。

3)活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巨额资金会因各国汇率的动荡不定而频繁流动,直接影响到各国宏观经济,使各国的国内政策受到更多制约。

4)在浮动汇率制下,内外均衡冲突的性质及表现形式与固定汇率制下会有很多不同。

6、蒙代尔分配原则:蒙代尔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分配原则)

由于存在着米德冲突,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目标,就必须配合使用经济政策。

蒙代尔政策指派: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指出: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而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这就是所谓的"蒙代尔分配原则"。

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大于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

意义:通常,我们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2、主权财富**

3、汇率安排对不同部门的影响。

4、各国汇率制度的划分及归属。

5、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些典型外汇干预案例、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6、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创新。

7、货币危机衡量金融安全性的指标货币危机理论

简述题。1、简述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的弹性论、吸收论。p31-32表。

弹性分析理论主要研究货币贬值导致进出口商品的**变动对**收支以及对整个国际收支的影响。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货币贬值对**收支的影响包括以下两个要点: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货币贬值只有在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的情况下,才能改善**收支。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是:

em+ ex>1;j曲线效应说明的是货币贬值对**收支影响的时滞过程,这一过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明显存在。弹性分析理论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收支的片面看法,给出了货币贬值有助于改善**收支的条件。

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货币贬值对**收支的影响,而忽视了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这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显然是不够的。

2)假定出口商品的供给有完全的弹性不一定存在。若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降低有助于出口,出口商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出口额也难以增长。

3)没有讨论货币贬值以后国内**的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如果本币贬值以后国内物价**,出现了通货膨胀,那么贬值的效应就要大打折扣。

吸收论:1、基本理论。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开放条件下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是:(y——总收入,e——总支出,c——消费,i——投资,x——出口,m——进口,b=x-m代表国际收支差额时,a=c+i代表国内总支出),则。

y=ee=c+i+(x-m)

b=y-a吸收分析理论**的是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的关系: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平衡。

2、政策主张。

吸收论所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无非就是改变总收入与总吸收(总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表明国内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减少国内总需求。特别是减少对**品的过度需求,以纠正国际收支的逆差。

理论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这样,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

第二,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时,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时,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

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

2、吸收论与弹性论的区别与评价。

1)角度与理论基础不同。吸收论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而不是从相对**关系出发。吸收论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学基础上,采取一般均衡分析,而弹性论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的。

17春《国际金融》作业

交卷时间 2017 09 17 21 32 24 一 单选题。4分 一般来讲,国际储备的持有者是 a.各国的商业银行。b.各国的金融机构。c.各国的货币当局。d.各国的财政部。纠错。得分 4 知识点 2.1 国际储备概述。4分 目前,国际储备资产中占比例最大的是 a.外汇储备。b.储备。c.特别提款...

17春《国际金融》作业

交卷时间 2017 09 17 20 42 23 一 单选题。4分 国际储备管理包括 a.国际储备水平管理。b.国际储备结构管理。c.国际储备水平管理和结构管理。d.以上均不对。纠错。得分 4 知识点 2.2 国际储备概述。4分 仅从风险防范角度考虑,出口商的最优收款方式是 a.远期信用证。b.先收...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 2019

一 考试要求 1,每个人考试时候必须带上计算器,考场上不允许互相借计算器,发现做违纪处理,切记!2,计算题必须有比较详细的计算步骤,只有结果的最多给一分。二 题型。单项选择题10题 10分 判断题10题 10分 名词解释5题 20分 简答题4题 20分 计算题3大题 共20分 论述题1题 20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