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的构建与使用

发布 2021-11-06 11:26:28 阅读 5920

作者:齐义茂。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3年第08期。

形式永远只能为内容服务,没有内容的事物永远都是海市蜃楼。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那么,内容由什么组成?

观点是核心,支撑观点的就是材料。材料由何而来?由素材而来。

具备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素材,就成了作文的有效建筑材料。那么,为了对付不同内容的命题、材料、话题作文,就十分必要构建素材库,并且应按类别进行装配。

1.生活素材仓

将学校与社会的现实生活中的有意义、有亮点的人、事物用日记或周记记载下来,根据作文的要求,将有关生活素材进行对照,经过加工、改造,进入作文。必将使这些看似零散的贝壳成为珍珠。作家们都要积累生活素材,他们的生活笔记数量往往大大超过创造的作品量,恰好是这些看似琐碎、粗糙的素材成就了作家的作品。

《围城》文本中诸多人物和事件都有作者钱钟书的生活影子;贾平凹的《秦腔》中的人事物的原型都是有案可查的。

2.文本素材仓

学生的阅读生活主要是文本生活。课本也好,杂志也好,报纸也好,阅读后,将这些具有意义特点的人事物及精巧的构思、优雅的语汇等积累起来,就是优良的素材。

3.教材素材仓

教材是范本,是提升语文素养的蓝本、例子。对教材教师常常是精讲,学生是精学。但是,学生在作文时往往忽视了教材本身的素材价值,舍近求远,更没有用心地去挖掘教材的内容,把它转化为作文的素材。

如果你深挖巧引,把教材转化为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去,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不但不感到是陈词滥调,反而觉得很有机巧。

4.试题素材仓

试卷上的阅读文章往往是古今中外的佳构妙作。学生有一种避熟心态。认为考试过的内容,写到作文中就没有了新意。

其实,关键不在熟悉不熟悉,而在于运用得是否恰当得体。如果你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素材,并且熟记于心,写起作文来,又多了一个素材仓。

以上这些仓库涉及到了人生、社会、人文三大内容。如果你建立了这样一个素材库,作文起来肯定会出笔成章的。

有了素材库只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素材怎样理解和智慧使用就成了关键。

一)素材的功能

一般的学生对一则素材理解得比较单一。实际上一则素材的功能是复杂的,就像生活到处都有美,缺乏的是发现的眼睛。

1.多义性

从材料本身来说,叙述的内容似乎是单一的。但在材料的内部还可挖掘很多方面的内容。李时珍采草药与他的《本草纲目》这一材料,如果我们平面去理解只是了解了他怎样采草药和如何写出了《本草纲目》。

实际上透过这一材料,有敢于冒险、勇于尝试、不怕艰险、持之以恒、有苦有甜、善于总结等有意义的内容。

2.多解性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对材料的理解与叙述者的理解除了有相同之处,还有一些不同之处。也就是说,材料有多解性。古老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诫人们的是要有搬山的精神。

但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理解。除了相同的搬山精神外,就有搬山精神固然可贵,未必可信可行;愚公移山的意义何在,移山不如搬家;即使搬了山,山却被毁,山搬到渤海又毁了水,岂不是一举两害等等理解。

3.多用性

材料本身就具有多用性。就像一块砖头,它的主要功能是建筑材料。但砖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巧用,具有填、垫、塞等作用。

一则材料,除了它的显性意义外,对它的隐性意义进行了巧用,更让人惊喜。

4.多构性

基于材料有前面的三多性,那么,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就可根据作文的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切割,组合成多则材料。这就是多构性。

二)素材的使用技巧

1.选取符合作文意义的层面

根据作文的要求选取素材中的某一层面,恰好与作文的意义契合。可以这样说,很少有一种固定的材料与作文内容完全相符的。只有通过写作者的改造后,才能契合。

如果没有对素材的改造能力,使用的素材往往是不伦不类,缺乏说服力、感染力的。

作文素材的使用

用足用活库存材料 作文素材的使用 广东省始兴县墨江中学钟卫国。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是没有办法写作文的。写作素材积累得越多,写起来可能就越得心应手,作文也就可能会写得越好。当然,都只是可能。因此,说到写作时,人们常常强调要多积累材料。这话固然说得不错,可是,却也害了不...

高中汉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使用

作者 邓小桂。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2017年第35期。摘要 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与使用就是当前高中生最为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文中对作文素材的积累和使用进行了深入 通过分析总结认为素材的积累与使用是提高汉语文作文写作水平的最佳方式,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强素材积累和使用的有效措施。关键词 高中汉语文 作文...

作文素材使用的高阶技巧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很多作文写得好的学霸都在用的经典素材的高阶使用技巧,一共有6种,希望大家能学会其中的几种,在考试是灵活运用。经典素材主要包括语言素材 情节素材 故事素材 人物素材等,有些考生在使用经典素材时,要么一字不漏地照搬照抄 要么寻章摘句,不得要领 要么游离主旨,牵强附会 要么随意改编,生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