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遮岛小学尹莉华。
世界上但凡有成就的名人名家,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不怕辛勤劳动,善于日积月累,掌握大量资料。他们的非凡成就无比建立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都是对前人的创造成果,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现象进行搜索、整理、分析、概括和总结的提高。
积累资料的方法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作读书笔记。
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内容较复杂,长短不一,体例不限。常见的形式有:
第一,批注式。这是边读书,边勾划,边批示,边注解的一种学习方法。
勾划圆点这是边读书,边作记号的一种读书笔记形式。它是阅读时使用最广、方法最简、效果最明显的好方法。阅读遇到重要词语段落、要点、疑点,当即标记。
用勾、圈、点、直线、双线、浪线、点线、问号、叹号或三角号等做标记,分别记出自己所强调的内容。这是根据自己习惯做出的特殊标记,勾划圆点等各标志什么意义,有什么特定作用,自己要心中有数,使用统一,便于复习时掌握与使用。但标记不宜过多,以免弄得书页混乱,影响以后读书的效果。
书上批注这是在书页的天头、地脚或边旁处,随读时顺便写上批语、注脚、质疑、解释的话。这种批注的作用:有的是记下心得、感想,为复读时加深理解和记忆;有的是提出问题,以利研究、发展、创新;有的利于联想,与有关知识比较。
好处是:简单、方便、不受约束。
第二,摘录式。这是读书时摘抄原文或概要的一种笔记方法。它使用面广,各种书籍、报刊等都可以摘录。
原文摘抄,要保持书中观点论据的完整性;人名、地名、数据要严格核准;条文要标上小标题、出处、日期,以备查找。
第三,提要式。这是编写读书纲要的笔记方法。对所读之书进行科学分析,先分大段,后分小段,写出要点,使其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事理连贯,然后便可顺着思路了解作者意图。
用提要式读书的好处是:便于掌握全书内容、逻辑结构、作者思路和写作方法。
第四,索引式。这是收集文章标题,抄录有关书目的一种笔记方法。把书名、篇名、作者、出处、版本和时间等编成索引,以便日后需用时有针对性地查找。
第五,心得式。这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经过回味,思考加工,产生感想、联想或收获,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当即把它记下来的一种笔记方式。这种笔记价值很高,也可以写成札记,进行旁征博引,论证辨析;或者写成体会,进行引申阐发,抒发情感,议论是非。
心得主要是多写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特别是有关思路、闪光点、设想、灵感之类的东西,有时苦思冥想很久也得不到正确答案,而读书无意之中见精神,受启迪,这就是不能轻易放过,必须及时记之。
第六,百科全书式。读书时前,先把笔记本分成若干栏目,作好标记。然后读书或看某些材料时遇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或范围,认为可取,就分别将其记入已准备好的栏目里。
这样记,分类清,内容广,易查找。
第七,活页笔记式。将活页笔记随身携带,阅读时,不管遇到什么所需材料,都可以即记在活页上。一项专题内容最好记在一页上,便于过一段时间进行分门别类装订。
这样久而久之,就积成了不同系统内容的活页素材。
2.做读书卡片。
古今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做读书卡片,有利于巩固记忆,增长知识,积累资料,激发创作造。阅读书刊文献资料时,要认真思考,手脑并用,边读,边想,边记,把对学习、工作或研究有用的资料,分别记入做好的卡片。
这样做的好处是:(1)易于掌握所读内容的重点、难点、名言警句、精彩部分或重要公式、推理和结论。(2)有利于产生联想和想象,激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材积累多了,经过分类排列组合加工,就会由变到质变,产生信息撞击,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构思,经过研究,即可形成新认识,提出新创见,充实学术研究成果。
总之,读书卡片的实用价值很高,是自学成材不可缺少的。记完后一定要分门别类,妥善保管,定期整理和复读,并从中进行研究、发现和创造。
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考点聚焦。赵秀丽。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面对作文题,学生最苦恼的莫过于 写什么 了,虽然老师在教学中再三叮嘱写作文一定要言之有物,但会丰富起来,下笔自然会流畅起来。在教学中,可经。常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教他们做读书笔记,对其中精彩的语句或片段,鼓励他们背诵 抄这 物 从何...
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王翠英。仪征市胥浦中学,江苏仪征。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而言之 作文能力关系到各种语文考查考试,关系到眼前的升学。大而言之,作文能力关系到学生未来生活中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如参加就业招聘,制定工作计划,各种工作调研报告和分析材料 各项工作总结等材料的构思与撰写,可以说,作文水平与能力是直接影响...
初中作文素材 学生怎样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作文素材 学生怎样积累写作素材。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用到学生作文上,便是没有材料难以写出作文。巧妇如何储米又如何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呢?学生如何积累材料又如何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呢?这就是我要说的 巧妇要善为有米之炊 一 美的材料在身边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