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材料后整体把握,不难发现材料蕴含着“境静”与“心静”的辩证关系,**原以为“境静”自然能让“心静”,但不曾想一味依赖“境静”反而会丧失“心静”,因为缺乏修心的机会。所以反过来适度的“动境”反而能通过量变到质变,使得内心不断强大,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心静”,这才是至高境界。
角度一:历练自我,不断修心。“徒知静养而不用也”道出了许多人的生活状态,一味追求内心的平静而忘记了真正的平静**于强大的内心,而并非是**于“无事”的环境,所以如果缺乏了“克己”的过程,便会导致“临事便要倾倒”的危害。
选材小贴士:选这些素材时,可以从当今的社会现象出发,找出一类人为代表,批判他们“徒知静养”的行为,强化“克己工夫”的重要性。
角度二:真正的平静**于内心强大。“静时亦觉意思好。
才遇事便不同”,真正的平静应该在“动”时去检验,人生不可能只有“静”没有“动”,生活不可能不经历风雨,真正的平静还在于内心强大。
选材小贴士:从这个角度写作需要学生可以将内心强大者与弱小者在“境静”与“境动”时的状态进行对比,从而使得“真正的平静**于内心强大”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角度三:可以抓住“境静”与“心静”的辩证关系立意。在外因与内因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如果想要真正保持内心平静,就需要修炼内心,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外在环境的静。
如果内心不经过风雨的历练,便永远无法拥有“静心”的力量,无法收获成长。而历事的过程,也就是“磨”的过程,虽然不可能再保持“心静”,但在反复历练的过程中,却可以收获“静心”的能力。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而言较难以掌握,需要解决“心静”与“境静”的辩证关系,“境静”当然有助于“心静”,但应该看到“心”依然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可以摆脱“境”的影响的。
高分素材】推荐素材一: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可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
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素材点拨:王阳明发展宋代哲学家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無理”的心学观。他认为“心”是最高的本体,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当然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
这则小故事很通俗地诠释了他的心学观。
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即使如流往事,涛声依旧,放弃执念,便可寂静安然。
—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微因传》
素材点拨: 这句名言极富诗意,“远离车马喧嚣”的追求“境静”,而“在内心修篱种菊”正体现了通过修心的办法来达到真正的“心静”,名言与材料的契合度颇高。不但可以直接引用,还可从其中提取短句作为议**题目。
材料作文“乌鸦与孔雀”素材运用指导
材料作文 乌鸦与孔雀 素材运用指导。作者 杨静。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2012年第36期。从前,有个国家没有鸟类生活过,人们也不知道鸟是什么样的。一天,有人带来一只乌鸦。当地人惊讶极了 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竟然能在天上飞,太神奇了!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伺候它。听到伙...
材料作文“出走与凝视”素材运用指导
材料作文 出走与凝视 素材运用指导。作者 李凤成。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2019年第14期。2019年高考作文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需要出走。蒋勋。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韩少功。要求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以上的论述类文章。名师解读 本道试题包含了两则材料,表...
材料作文“水上与水下”素材运用指导
材料作文 水上与水下 素材运用指导。作者 王典馥。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2014年第17期。高考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老渔夫桑地亚哥驾船出海,架竿钓鱼,84天没钓到一条鱼。有人说 水面以下属于命运,他只要高卧舱中,任其自然即可。因为什么时候有鱼上钓,上钓的鱼有多大,谁也不知道。有人说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