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由期中考试想到的。
期中考试已经尘埃落定,我内心却没有忙碌之后的轻松,本次语文考试的成绩深深刺激到我的神经,大部分班级平均分都在及格线以下,批完试卷的好几天我都处在挫败感的包围之中,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对我的触动极大,最近我也一直在反思:试卷考查的主要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平时我在教学中也没有丝毫懈怠,那问题出在**呢?
我们的学生智力并不差,从平时表现看,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很聪明的,所以我觉得成绩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厌学情绪。职业学校是学一技之长的场所,没有普通高中升大学的压力,也没有繁重的学业负担,因此他们对将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没有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自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惰性情绪,学习动力不足,状态不佳,“一看书就犯困”,尤其是对待语文这种公共基础课,又远不及对专业课那么重视,他们通常都认为可学可不学,更别提有学习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内动力,也是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的最好保证,特别是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更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今后的工作要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首先,要设法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语文,正确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初升入高职,仍有一部分学生思想糊涂,认为社会发展至今,虽说需要真才实学,但刚踏入高职门槛,先轻松一下再认真学习也为时不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人生没有中转站,而是一架不停攀登的云梯。
时不我待,放任自己就等于落伍。兴趣的培养,首先从事者必须认识到他所实施工作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学生认为:
我上高职是来学习一门技术的,语文基础课学好与否无关紧要。这也需要语文老师耐心地正确引导,平日上课我们要注意经常向学生灌输这些思想:语文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合格的高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相应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应具备相应层次的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用中国古代儒家的话来说,就叫做“君子不器”。一个缺乏人文精神和素质的人,就仅仅是一个“器”而已,如同茶壶、茶碗一样。
如果说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则是为人之本。“人文立本,**之道;科技利用,强国之器。本和用要分清,道和器要摆正”。
其实,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肩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这些都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可谓是无时不用,无处不用。譬如: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每天在施工之前,需要给工人布置任务、讲解注意事项;在施工中,需要和他们交流;施工完毕后,又需要整理资料。
这些工作都与“听、说、写”的能力密切相关。就学生学习而言,学不好语文还会影响学习其它学科。比如:
汉译英中“每三天”和“每隔三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就不可能翻译准确。语文学不好,不善于说,不善于读,不善于写,无论学什么,研究什么,做什么,都会受到影响,效率都不会高。语文还具有思想性,学习语文,可接受中外思想文化的熏陶。
语文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其思想内容,或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识,通过学习,学生可从中汲取中外文化、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营养;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学习《孟子四则》,学生就会受到孟子“仁政学说”的影响;学习《项链》对虚荣心就有了戒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通过语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字、词、句、篇章结构,还可以学些社会、自然常识等,进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次,在教学中要具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积极思维,想掌握知识、学到本领就像别人替自己吃饭一样是不能实现的,更谈不上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就要科学地运用好课堂,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师生心灵相通,互帮互学,投入热情、投入个性、投入整个生命,一起分享感悟和理解,师生共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共同参与课程的创造,实现真正的交流与对话,所以要让课堂教学成为一池活水。
教师还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同喜,才可能投入情感,才可能真正为学生服务,才可能把自己的角色发挥到极致。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弯下腰小声在学生耳边告诉他(她)怎样读好,注意断句,及时指出读错的字词。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精神的平等与愉悦,感受到我们心灵交流的快乐,这不正是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性的最好体现吗?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定要有热情、耐心,正确引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一个小小的“弯腰”,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个灿烂的微笑,这里有等待、期许和耐心,特别是对学困生,更需要持久的耐心。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来自学生心灵的各种声音:有大胆自信的声音,有快乐自由的声音,也有细微弱小的声音。对细微弱小的声音,教师应该用心去感受,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面对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及时的给予鼓励,尽管他们爬行的很慢,但作为老师不能对他们丧失信心!要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学生,使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和关怀。
自主的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人,然后才看作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活,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人的生活都只能自己活,别人无法代替。对每个学生来说,他自己的感受、意志和想法是最重要的。在教学中不能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学生的感觉,限定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世界感受人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感交流。我们真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珍视他们,欣赏他们,研究他们,让我们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心灵去读。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弯下腰,学会倾听;抓住时机,适时点拔引导,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支配;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那时他们定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还应注意:
1.对自身素质和教法的永不满足。在竞争如此激烈、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教师应感到知识的不足,教法的落后。
平时只有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才能在教学中广泛联系,旁征博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培养兴趣,需要美的启迪,因此,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以美的形象。
行为美、心灵美会使学生乐于向老师学习,仪态美会给学生美好的第一印象;教态、语言等方面的美感,会使学生情趣兴奋,学习起来喜不自禁,渐渐地产生起学习语文的激情。总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每位教师都应重视。
语文教学随笔
三年级段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能找到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知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1 读段。在段的读 说 抄 写过程中,读是基础,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砌理解。过程得当,能理解得顺,理解得深。应抓好三个环节...
语文教学随笔
在深入学习和逐步推广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初中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多年,虽未有大作问世,但对教育教学形式和改革也算感慨良多了。下面就其谈一些拙见。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新课程理念无疑是我们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循的一条法则。一股 综合性学习 之风便也随之而...
语文教学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北街小学毛艳萍。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案导学的实施,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以为,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