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 3 给心灵找个出口

发布 2021-10-20 11:46:28 阅读 4022

给心灵找个出口。

教师的工作“累、杂、碎”。说它“累”,因为它不是工厂的工人、办公室的职员,主观出发,八小时以后,有否成效还在自己。是工人,零件制造的成败有了先进的机器,关键还在于自己,作为职员,有了好的工作环境,创造成果还在于自己,而做好一名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师即使有了好的愿望,有了学校提供的好设施,对于学生还得有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要想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也只是主观的理想而已。

即便这样,来自各方的压力,都将是教师累得喘不过气来。加之自身能力的不足,愈来愈累,愈来愈困惑。好像一切都和自己过不去。

说它“杂”吧,特别是小学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你还得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保姆,思想教育的传播者。每天脑袋里充满了学生的身影,谁又生病啦,谁的哪部分知识没学好,学习跟不上,谁的思想又有了新动向……总之,八小时以外你也别想轻松享受你的“闲暇”。说它“碎”吧,今天有这样的活动,明天有那样的检查,小到任何一个细节,你得把它做的圆圆满满。

教师心理不健康的种种原因,给教育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指导教师们如何健康工作和生活。从工作开始的一天,经历了激情,经历了挫折,也有过小小的成功,而后是无法排解的困惑。直到人生的秋天,才有所感悟,工作并不是别人的目光所能帮你走出困境,减轻心中的压力,也不是理想远大得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好,这样,只会困在无边的苦海中,徒添无数烦恼。

有一天,你会发现,工作原来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那就是当你对工作,对学生倾注了真正的爱,在不断的阅读学习中,在课内上好一个精彩的瞬间,因为一个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因为挽救了一个思想偏离航向的学生,因为从周围找到一个和你心灵相通的同事伙伴,那一刻的欣喜是任何物质所无法替代的。当我们走入心灵的困境,为自己找一个出口,那就是为我们的事业倾注无限的爱,因为爱,我们便不会在为工作的累和烦恼自暴自弃,因为爱,我们可以从让人愉悦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精心设计一堂精彩的课,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一颗颗懵懂的心灵,在阅读的喜悦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义无返顾地在这块土地上特立独行,为自己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喝彩。我们无法成为伟人,我们却能成为一个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凡人,在平凡中找到一个心灵的出口。

老师,是那一支支洁白无私奉献的粉笔,向我们传递知识的火炬。老师,那一株株向着太阳开放的向日葵,指引我们向太阳前进。

——题记。谈到“老师”,心中不由地产生一种格外亲切的感情,因为三年前我怀着一颗“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梦想来到宿迁高师。老师,她像一块牛奶巧克力,既有牛奶般的滋润与香浓,又不乏朱古力那淡淡的苦味儿。

她,徐秀侠,我的英语老师。第一次看到她时,瓷白素净的脸,浓浓的微笑一下让我对她有了一种敬佩之情。还记得她给我们的第一节课就是一堂思想政治课,她告诉我们一些做人道理,教给我们如何生活,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渐渐地,我们班同学都喜欢上她的课,她的课堂不仅仅是讲一些专业知识,时而会加一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告诉我们生活是美好的。她喜欢上网,喜欢看书,说起看书这里要提到她的眼睛了。原本以为她的视力正常,但是后来她告诉我们她是带**眼镜,是因为看**导致的。

那一节课,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一些生活经验。从心理学发展角度来说,她是属于多血质,活泼开朗型的人。所以她跟我们没有代沟,很理解我们,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下是朋友,平时她发现我们有什么不足就会及时指出。

记得上一次期中考试,我失败了。我就像一只寒风中的鸟儿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黑暗中饱受失败与痛苦的煎熬,是徐老师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重新走出了黑暗。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她的话语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她伴我茁壮成长,激励我奋斗。记得她对我说“还记得高尔基笔下的那只海燕吗?在暴风雨来临时它在勇敢的拼搏,而不是放弃。

现在的你就像暴风雨中的那只海燕一样,勇敢的向前拼搏吧!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再去奋斗,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再爬起来……”

那一天的夜里我失眠了,脑海中充满着老师那谆谆教诲,夜虽然是黑色的,但是它却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

那一天的夜里,使我明白了“成功的花需要失败的营养”的真正含义。

那一天的夜里,使我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开启了通向胜利的窗口。

就是那一夜,也就是那短短几句话语,使我记住了她——宿迁高师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我心中的好老师。

假如人类失去了老师,就像种子失去了土壤。

假如孩子失去了老师,就像花儿失去了芳香。

假如你我失去了老师,就像车轮失去了方向。

给了一点阳光,灿烂了学生一生。

5月16日我在宿迁听了专家讲座---简约语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听了这一课,感受颇深,最让我心灵为之一动的是:给了一点阳光,灿烂了学生一生。

这富有诗意而有哲理性的句子意思很简单,无非是表扬学生。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学以表扬为主,一个字“棒”,一个词“很好”,一句话“真不简单”等等,一些平常话,一些随口而出简单语言。都会给学生带来无穷力量。

但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起来多少人却舍不得施舍。平时教学中我自认为我表扬了许多,但经过这次专家的洗礼,我猛然发现我的施舍还少了许多,不过表扬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我也在心中嘀咕。

但专家的言论“旋”的我团团转。回来的教学中我试着尝试一番,表扬多了,批评少了,高帽子戴多了,小鞋穿少了,刚开始学生仿。

佛都不知所以然了,他们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他们都成了一个个小诗人、小导演,变化最大的要数我们班的聪明大王杨雄了,杨雄可聪明了,但他最不喜欢语文,因为语文背的比数学要多。当他偶然举起手。第一次我表扬了他的胆大,第二次我夸了它的独特见解,第三次我欣赏了他的透过文字的感受---学教交流园。

谈谈写博文的好处。

昨天,我和几位同事在一起聊天,有人问我写博客有啥好处,我回答:要常常写博客,会有很多好处的,至于“好处”嘛,有一大串,比如可留住记忆,还可推销自己,等等。

确实,博文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可以写得很简单,亦不一定需要每天写,只要把感悟与真诚写进去即可。我跟他们说了,自己从不强求自己天天写,平常一些提醒事项都放电脑里了,写多了也没必要。但他们的询问,却让我真正思考了一回“写博文到底有啥好处”。

现在,我给他们为什么要写博文找几个理由来(梳理一下,也许大家都这么想哈)——

博文有时候是为了记忆。一次记录,一辈子的阅读。每当有教学感触时候,我就想写博文,清楚地记录一下自己教学的过程。

等退休的那天,若看到我写的东西,会说“哈哈,我工作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呀”,相信自己会特开心。未来某一天,可以通过这个博文,打开一扇又一扇的记忆之门,何乐而不为?

有时候可以用博文来交际。好的博文就是一张名片,校园网博文这圈子,活跃的都是教育界人士,只要自己有兴趣,够主动,素未谋面也会聊得热火朝天,很容易形成崭新的交际圈,相互认识和交流。当然,再优美的文字,没人关注也是一种遗憾。

有时候,一些优秀的博文,还上了宿迁校园博文 “风云榜”,收获了很多朋友,确实很不错。

记录,是为了更深入的思考。凡人的心,总有千千结。人的思考与实践中,常有一些瞬间的灵感或感悟,这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若不记录下来,真的好可惜。

以博文的方式记录,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整理,强化记忆,真正据这笔财富为己有。

我一直认为,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若把自己的观点藏着掖着,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固执,甚至不可理喻。也许有的人担心自己的文笔不好、观点幼稚,其实真的没关系,网络时代,人就要有点草根精神,我的文章我做主。但讨论绝对是最好的反思,如果你的博文公开表达了,跟帖会随之而来,不同观点会很多,就很容易重新审视自己,反思并纠正错误,比自己“闭门造车”强多了。

网络时代,很多人得了“汉字健忘症”,很多汉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如果谁认为写博文没什么好处,但我告诉你,写博文真的没什么坏处,至少可以好好锻炼一下自己的汉字。有空的朋友,写博文吧,别把自己的母语给忘了。

当然,路越长,走到终点的人就越少。很遗憾,本人照样书写不勤,也有许久没在校园网写博了。我不写的最大借口是“时间太少”、“工作太忙、太累”,有时候心血来潮了,会突然写一篇,完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心灵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地方寄托。

“不管”是最好的“管”》

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约我聊天,她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的,为她单位一个女同事。

她的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问题,苦恼得要命。同时,我的朋友自己也经常有类似的烦恼,就想和我专门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话题从她单位这位女同事开始。

她的这位女同事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工作出色,人也漂亮,为人处世都不错,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爱情上奉行宁缺毋滥,一直蹉跎到36岁才结婚。婚后有了个儿子,中年得子,爱得要命。这些年同学们的孩子已一个个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了,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孩子如何难教育。

她当时在旁边听着觉得不相信,小孩子会那么难教育吗。

当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她就给他读唐诗。她读了很多家教方面的书,知道早期启蒙特别重要。孩子刚学说话,她就天天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和他说话。

她儿子确实也表现得聪明伶俐,上幼儿园后,有一家心理研究所来幼儿园采集数据,对孩子们进行了智商测验,结果当然是保密的。但后来园长悄悄告诉她,她儿子全园第一名。她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家长,相信自己倾尽全力,一定会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甚至是个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说话如何发音标准,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进行着认真的指导,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来,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个缺点重复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评,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总会有,比如打翻饭碗,牛奶没喝完就玩去了,见了阿姨没问好,昨天学的单词今天有一半没记住等等。

她说,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严格让孩子长记性,她自信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会越来越完善。

给心放个假 生活随笔

给心放个假。曾经一度地忙碌,感觉地球上一天二十四小时真是太少了,忙碌的日子里,有过满足 有过快乐,当然也有过心酸 有过无奈,有时甚至会感到很孤寂。昨天一天的疲惫让我昏睡到了早上七点半,新的一周又开始了,突然想给自己放个假,给自己的心放个假,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洗漱过后我便来到...

散文随笔 心冢

那些曾经。当时光渐渐消逝,我们慢慢的老去,留下的,又有多少我们青春的记忆?再提起笔,竟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或着说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忽然很想改个名字,不被朋友记起,就那样不为人知的死去,死到儿时的梦想里,可我儿时的梦想又在哪儿?或许,早已冰封在静默的荒野里,记的上个名字是 静默如烟 取其意为 一切静...

教师随笔日记(教师随笔)

教师随笔日记。教师随笔日记1 和大家一样有幸聆听了我们县顶尖级教师的展示课,如一场春雨悄悄浸润,如一阵清风柔柔吹过,惬意!心里一种莫名的冲动,一份敬畏,一份仰慕油然而生。总体感觉这些名师,教学功底扎实,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强,教学风格各有特点。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