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启开童年的心灵之旅

发布 2021-10-20 04:26:28 阅读 8043

阅读感悟,启开童年的心灵之旅。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平时学生自己购买的各种练习卷,还是我们学校、教研室进行的素质调研卷中。“阅读理解与感悟”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所占比例重大,老师学生都非常重视。

然而很多教辅材料中的“阅读理解与感悟”有相当一部分毫无新意,所谓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分分段,写写段意,划几个拼音、字词,把句子写具体,甚至还不时出现一些答案唯一的标准题,不仅考查不到学生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反而把学生引入了迷乱的“八卦阵”,把富有情感和魅力的短文读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整个感觉就是我们在努力让课堂阅读渐入新时代的同时,又让孩子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回到了“旧社会”,迷失了语文的方向。其实,不仅孩子们迷失,我们的老师在辅导时也往往感到棘手,把握不住方向。

究竟应该怎样把握“阅读理解与感悟”的方向,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坚持工具性,充实孩子语文的底蕴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

胡克英在《教学论研究》一书中谈到,“进入学生头脑的语言,必须真正构成可视可感的表象或概念的外壳,而不是‘空壳’,这样的语言才可以成为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供他们自由地驱遣、运用。”日常教学中,学生感悟了范文的语言文字,便可继之以熟读、背诵、复述等活动,使范文的语言输入大脑,形成语言积累,以备随时提取和运用。

在一次六年级的调研命题中,我选择了一篇题为《尊严树》的短文,原文如下:

米丘林是世界著名的果树专家,他一生为人类培育出了300多个新品种,堪称果树栽培史上的奇迹。但是,这位谦逊的农业科学院院士却只把自己培育另一棵果树的经历引以为荣。

那时,米丘林培育一个果树新品种的实验进入了关键阶段。恰在此时,他的果园不断有一群不速之客前来光顾――一些调皮又馋嘴的孩子不时来偷摘果子。经过蹲点守候。

米丘林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这群顽童面前,并且抓住了他们的“小头头”。小伙伴们一哄而散。没得以逃脱的“小头头”吓呆了,乖乖地站立在那里。

准备接受一顿训斥打骂。

米丘林看着自己的战利品,禁不住笑了。他把孩子领到屋子里,让孩子饱尝了他亲手培育的各种水果。还让他尝遍了自己调制的各式果酱。

末了,米丘林对正在抹嘴的孩子“心疼”地说:“你知道,这些果树是用来做实验的。你摘去一个果子。

也许就把一项重要实验给毁掉了。”看见孩子面露担心之色,他又安慰道:“不过。

目前情况还没有那么糟,可以补救。”

临走,米丘林很高兴地对孩子说:“如果实验成功了,可以让果子味道更美,而且能让一棵树多结几倍的果子。这些你长大以后就会明白了……将来你也许会爱上这项有趣的工作呢!”

孩子听了,直点头。从此,再也没有领着别的孩子来偷果子了。

15年后,一个年轻英俊的农学院毕业生来到这个果园里拜访米丘林。请求到他的实验园里做实习生。这个年轻人叫雅可乌列夫,他就是15年前偷果子的“小头头”。

米丘林微笑地看着年轻人,如同欣赏自己实验园里的果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米丘林的精心培育下,雅可乌列夫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博士,成为米丘林事业的卓越继承者。

后来,雅可乌列夫在谈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时,动情地说他曾经逃学、打架、偷东西和骗人,他曾经是一个不被人看中的坏孩子。是米丘林的宽容和善待维护了一个顽童原本脆弱的尊严,并使他最终成长为一颗米丘林所期望的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尊严之树。

我给短文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认真读读短文,试着给画线的部分换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

(1)“吓呆了。

(2)“再也没有领着别的孩子来偷果子了。

我以为,孩子们在读短文时应该有的习惯,就是边读边想,读并思考着,思考并想象着。这里,孩子们完全可以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从自己的词语宝库里选择合适的、书面的四字词语来替换这里较为口语化的表达(呆若木鸡、痛改前非等等)。

二、体现人文性,昂扬生命本真的色彩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我们教材上的课文就好比是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我们应把此作为一个阅读的起点,引领着孩子们去读更多的经典。

阅读,它本就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文本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文本中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因此在学生中,对一篇文本出现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应当予以肯定,有创见的还应予以鼓励。

还是以《尊严树》一文为例,我又给学生准备了这样两道题:

●文中两次写到米丘林的笑,第一次“禁不住笑了”,是因为第二次“米丘林微笑地看着年轻人”是因为。

●走进人物心理:

“小伙伴们一哄而散,没得以逃脱的‘小头头’吓呆了,乖乖地站立在那里,准备接受一顿训斥打骂。”请你走进“小头头”的内心,体会他此时心里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作为一份命题,在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中往往起到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所以作为命题人,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语言文字空白处的东西,读出语言文字后面的东西。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灵之旅。是一个生命体验和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的烙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

一篇相同的课文,经过了每个学生的介入与再创造,进入他们头脑中的“第二文本”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异。我们要明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要以人文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充分体验、感悟,体现“阅读理解与感悟”的人文性。

而不应用唯一的标准扼杀孩子的个性。

三、凸显儿童性,呵护童年想象的翅膀

近日,很意外地在一张五年级的测试卷上发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学生理解感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无可非议,《再别康桥》固然是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诗,让多少年轻的心在康河的柔波里荡漾!但这是一首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吗?在文学宝库中,美丽的文字比比皆是,但并不是所有美的东西都适合孩子阅读。

我们作为孩子阅读的引路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孩子挑选精美的、适合孩子阅读、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文字。

在一次命题出卷中,我同时看中了这样两篇短文:《没有糖的爱也甜蜜》、《把鱼放到水里去》。前者是通过一个女儿的口吻讲述自己父母的爱。

母亲患了糖尿病,不能吃糖。从此以后,对烹饪很在行的父亲烧菜不再放糖,却也吃得津津有味。由此,女儿感叹父母“没有糖的爱也甜蜜”。

文质兼美,感情细腻。读来令人手不释卷。而《把鱼放到水里去》一文,讲述了居里夫人的女儿绮瑞娜?

居里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满满一缸水,任何物体放进水里都会使水溢出来。为什么把金鱼放到水缸里,水却不会溢出来呢?

”全班同学绞尽脑汁,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而小居里面对此情此景,没有做任何回答,回到家接受了母亲的建议,把金鱼放到水缸里去试了一下,结果发现老师的题出错了。绮瑞娜从这个题目中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

不要轻信结论,而要相信事实。感叹“把鱼放到水里去,这是一个求得真知的好方法。”是一篇与孩子非常接近的故事,启迪智慧,真可谓小故事,大道理。

面对这样两篇短文,我掂量了好久,最终舍弃了《没有糖的爱也甜蜜》,虽然从个人喜好来看,我更喜欢前者,但从孩子的视角来考虑,我还是选择了后者。

著名作家毕淑敏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就像维生素一样,好的童话更是富含维生素的橘子和凤梨。……它们不是长篇累牍的说教,而是沁人心脾的透析;它们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而是幽默风趣的聊天;它们不是耳提面命的训导,而是月朗星稀的悄悄话;它们不是把你的思绪当成自己的跑马场,而是朋友般的促膝谈心,直到永远……”

童年是人一生中成长的**时期,如果这个天真烂漫的时代就过早地涉猎**世界里的东西,小小的心怎能承载如此负重,我们的孩子又将变得多么“老气横秋”。那样我们在阅读中折断的将是孩子童心的翅膀!因此,我们要让孩子读自己的书,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心。

从日常的一份练习、一张试卷开始,让孩子们童年的心灵之旅在阅读感悟中开启。

阅读感悟,启开童年的心灵之旅

阅读感悟,启开童年的心灵之旅。作者 樊裔华。江苏教育 2008年第10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平时学生自己购买的各种练习卷,还是我们学校 教研室进行的素质调研卷中。阅读理解与感悟 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所占比例重大,老师学生都非常重视。然而很多教辅材料中的 阅读理解与感悟 有相当一部...

孤独之旅的阅读感悟

孤独的旅行,是给自己释放一个安静的心灵 让自己在百无聊赖的琐碎生活之后抛开一切繁杂,让自己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旅行。当你累了躺着的时候,可以不用顾及身边的肩膀,饿了的时候,可以不用顾及吃饭的姿态,只需要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就可以做真实而舒服的自己。孤独之旅,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我想,那大概是一部...

阅读童年感悟人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吟着这哀婉凄厉的 声声慢 品着高尔基的 童年 深深为阿廖沙悲惨的童年生活所同情。它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像那几千年质朴的石画经历沧桑后,依然恒古不变 我被坚强 勇敢 正直 善良的阿廖沙所折服 被慈祥 热爱生活 大方的外祖母所敬佩 为吝啬 贪婪 专横 残暴的外祖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