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诗歌赏析

发布 2021-08-21 20:06:28 阅读 2005

流水中学2013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之。

12首诗歌赏析资料。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两个词给人以眼明心亮的感觉。

2.这首诗是写乡愁的,点明这一主旨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 阔”“ 正”“ 悬”四字炼的好,说说你的理解。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且为颈联中的“江春”一语作铺垫,“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4.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之上。

5.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理解。

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在旧年将尽未尽之际,春天的气息已来到江上。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时光易逝,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6.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之情。7.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颔联中“阔”字表现出怎样的情景?

“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8.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试说说它好在**?

好在: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时光易逝,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10.点题的两句诗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2.写船上所见景色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3.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4.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5.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青山、绿水。

16.“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

17.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中“生”“入”两个字的妙处。

生”“入”两个字炼得好,把海日和江春拟人化,生动地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后四句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写到自己的形,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 ,思家念亲的情怀。

2)颈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也包含了对北方官军消息的关心。

3)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4)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

花也因感伤时事而溅泪,鸟也因痛恨离别而惊啼。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5)你是如何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句诗的?

这两句写出了安史之乱时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书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6)诗的首联写的是望中所见,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诗的尾联表达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艺术形象。

7)说说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可作两种解释,任作一种即可:(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8)首联写景,写望中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9)颔联中“感时花溅泪”承上,“恨别鸟惊心”启下,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10)颈联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11)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12)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13)“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14)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集中表达了诗人的感情。那么,这首诗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15)《春望》一诗的主题是伤感国事,怀念家人;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6)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首联写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

2.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其中用“闻笛赋”的作用是表现了诗人对故友怀念之情,用“烂柯人”的作用是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表达了和友人共勉之意,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4. 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这两句诗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5. 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6.颔联运用典故,一是“闻笛赋”,二是“烂柯人”,写尽自己归来的感触。

7.颈联用“沉舟”和“病树”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身世之感。

8.诗的哪两句渲染了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让读者了解和同情诗人的痛苦经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9.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刘禹锡写诗答谢(回赠)白居易在扬州初次相逢的酒席上赋诗赠己(刘禹锡)。

10.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11、诗文中哪两句运用了典故?分别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烂柯人 “闻笛赋的作用是表现了诗人对故友怀念之情,用“烂柯人”的作用是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12.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

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

13. 诗中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的关怀表示感谢, 也是与友人共勉。

4、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全诗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

2)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夜间(时间)的风景;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写黄昏(时间)的风景。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的过程,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这首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5)说说你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诗的理解。

这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

6)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全诗叙事、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7)具体分析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衬托手法,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

8)诗的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的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9)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10)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

11)用自己的话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画面。

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天边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5、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观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苍凉慷慨。

2)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中考诗歌赏析

诗歌鉴赏方法。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 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 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一 鉴赏语言。1 反复诵读,品味韵律。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

中考诗歌赏析专项复习

中考考点 一 能正确理解诗词内容及思想感情 1 熟悉作品有关的背景和作者情感。2 了解基本的诗词常识,领会作者的情感 态度。3 体会诗词的意境 二 能初步品析诗词的语言 1 能划分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2 能从遣词造句 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 推敲理解诗词中的重点词语。3 从作家的语言风格 写作技巧中鉴赏...

中考复习 古诗歌赏析

初见嵩山。初见嵩山 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用曲折的笔墨描写嵩山的独特景物,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之后借嵩山来慰藉情怀的思想感情。作品译文。我多年来奔走风尘,被困在尘世的疲惫中,庆幸有青山使我的情怀得到开豁,感到愉悦。临近日暮时分,萧瑟的北风将飘零的雨吹走,几座高峻挺拔的山峰才从云中隐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