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幼儿园语言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正是由于诗歌凝练、形象的语言,夸张、拟人、
比喻的修辞方法营造的优美意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唤起孩子们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但在以前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活动的结果,即幼儿会背诵了吗?会背几首了?
而不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体验;过多注重诗歌的教育性,较少的从文学性角度去帮助幼儿赏析诗歌的语言、意境美,致使教学设计和实施不能很好的诗歌的内涵,实现诗歌这一学科的核心教育价值。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新理念以及诗歌教学的关键要点,我们从诗歌的选材、材料的支持、过程的组织与引导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探索,真正实现诗歌的教育价值。
一、精心选择适宜幼儿赏析的诗歌。
由于诗歌本身具有含蓄美,跳跃美,其语言多凝练,语义跨度大,所以教师所选择的诗歌再主题、情节、内容等方面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应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孩子喜欢的诗歌。
对于小班幼儿一般选择主题单纯、集中,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贴近孩子生活,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多双声叠词,重复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歌。如:“家”这首诗歌大量运用双声叠词,鲜明而工整的节奏使之朗诵起来朗朗上口,浓墨重彩的渲染式描画,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上都会给孩子们带来美好。
对小班来说,家是他们感情寄托,诗歌容易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和共鸣。诗歌节奏工整,有利于幼儿掌握,诗歌描绘的内容也是幼儿熟悉的,有一定经验的,因此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中大班选材时,除了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还要注重诗歌蕴含的意境美,诗歌中渗透的情感美和诗歌中语词的美。篇幅稍长,画面丰富,多重复结构,表现方式多样,易于仿编和创编的诗歌。如:
“吹泡泡”诗中蕴含着大自然包容的意境美(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大班的“春天是什么”“小树叶”等等。
精心设计画图是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应结合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以及诗歌的特点精心设计画图,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快速理解诗歌。如小班进行诗歌“家”的活动时,教师画了一幅色彩鲜艳、画面主题突出的大背景图,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大班进行诗歌“春天是什么”时,结合诗歌内容,教师以设计三本书的形式,每本书中的每幅图都对应诗歌的每一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和结构。
中班进行诗歌“摇篮”时,教师设计成四幅图画,每一幅体现诗歌的每一句,适宜的画图使孩子很快的掌握了诗歌。同时教师还精心选择图的呈现方式,吸引幼儿,帮助幼儿掌握诗歌。
一是在诗歌“摇篮”活动中,采用卷式和翻式的方法,边讲边打开**,增强孩子的神秘感。二是在诗歌“家”活动中,采用大背景图和活**片情境贴画的方式,将幼儿带入诗歌优美的意境,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三是在小班诗歌“太阳”活动中,采用重叠法,设计一个大大的太阳和一间房子,房子开了一道们,把诗歌人物重叠放在里面,并告诉幼儿这里面住着很多人,打开门出现小狗,小狗醒了把它请出来,再打开门小猫醒了,把小猫请出来……。
不仅吸引幼儿注意力,同时使他们很快记住了诗歌中的角色,掌握了诗歌。四是在中班“春天的朋友”活动中,采用遮盖式的方法,先出示蝴蝶,将小草遮盖住,请幼儿猜:花蝴蝶找到朋友了吗?
为什么?在幼儿各抒己见后再揭开盖纸,露出小草,与此同时教师朗诵诗歌,这样幼儿在猜一猜、看一看、听一听的过程中学会了诗歌。五是在大班诗歌“长大了做什么”活动中,采用筛选法,教师说诗歌,幼儿选择图,一首诗歌朗诵完了,孩子们把图都筛选出来,并且按顺序排好。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积极的参与了对图的筛选同时对诗歌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图增强了幼儿去看、去听、去想、去说的积极性。
三、探索多样式的有效策略,引领幼儿感悟、想象和表现1、为幼儿欣赏、学习诗歌做充分的经验铺垫。
经验铺垫是为实现具体的活动目标服务的,幼儿是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的,前期经验是否丰富是帮助幼儿理解、感受诗歌的关键。在活动前教师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孩子相关经验。如:
在开展大班诗歌欣赏“春天是什么”时,教师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幼儿对春天的感性经验,一是带孩子去春游,发现了各色各样的小花,看到了小燕子、蝴蝶等小动物,直接感知到春天的景物变化,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二是创设春天的互动墙饰以及表演区,孩子们运用绘画、语言、表演等方式表达表现对春天的感受;三是户外进行“找春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不断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春天。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感知春天,为以后欣赏、学习诗歌做好充分经验铺垫。
2、运用情境贴画、猜想、**等方式,把幼儿带入诗中特有的优美意境中,引发他们情感投入与共鸣,让幼儿在画面情境中以“创作”方式主动学习诗歌。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歌的视觉美,活动中教师尝试运用色彩鲜艳、形象的**及贴画方式,把幼儿带入诗歌优美意境中,引发他们情感共鸣,使幼儿在画面情境中以“创作”方式主动学习诗歌。如:在组织小班诗歌欣赏“家”的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一张很大的色彩鲜艳的背景图,在引导幼儿说出图上有什么时,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红红的花等双声叠词,感受了诗歌情景之美。
在欣赏诗歌后半句时,出示了白云、鸟儿、小鱼、小羊、蝴。
蝶等活**片,引导孩子进入“给他们找家”游戏情境中,当小朋友把**上的动物都找到了家时,教师和小朋友已把诗歌完整地说了一遍,使幼儿在画面情境中主动地学会了诗歌。在组织中班诗歌“摇篮”活动中,教师将诗的四段分别用四幅图展现出来,运用轴式呈现方式,边观察画面,边引发幼儿猜想,同时教师将幼儿猜想语言加以诗化,不仅使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理解掌握了诗歌内容,同时更加直观地帮助幼儿了解了诗歌的结构。
3、精心设计传递诗的文学性和思想朗诵方式,使幼儿在倾听朗诵中深切感受语言、声韵和韵律美,领会作品的意境和教育意识。
为了让幼儿感受并把握诗歌的韵律与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朗诵方式,给孩子以听觉上的美,活动中,教师运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并配上相应的**朗诵诗歌,从教师语气、声调、表情、动作、深切感受诗歌韵律美和感受美。如:小班诗歌“家”的活动中,教师朗诵把重音设计在每句的前半句,突出双声叠词活泼跳跃的特点,前半句最后两个字处理为设问的升调,略有停顿,并配以向孩子发问的眼神,吸引孩子参与朗诵后半句。
后半句设计舒缓的降调以表达家的愉悦轻松,这样朗诵很吸引孩子。大班教师尝试对诵,分角色、分段朗诵诗歌方式,帮助孩子领会作品的结构、特点和韵律,为幼儿仿编、创编打下基础。
4、运用巧妙的问题引领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结构特点。
诗歌教学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运用问题的引领,在设计关键问题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运用问题调动孩子原有经验,如在“摇篮”活动中,用“你有没有睡在摇篮里的感觉?怎样哄你睡觉的?
在“春天是什么”活动中,问“春游时你发现了哪些春天的景色?”等,充分调动孩子的原有经验;二是运用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如在“春天是一本书”活动中,教师问:“春天为什么是一本彩色的书?
”“春天为什么是一本会唱歌的书”“春天为什么是一本会笑的书?”等帮助孩子理解每一段诗歌内容;三是运用问题帮助孩子感受诗歌的意境,如在“摇篮”活动中,教师问:“小宝宝们是怎么睡着的,为什么要‘轻轻’呢?
你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等,帮助幼儿体会诗歌意境美;四是运用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结构,如在“春天是什么”活动中,教师问:“这首诗歌有几段?每段有几句?
怎么说的?”等等,帮助孩子分析诗歌结构,韵律节奏。五是运用问题激发幼儿仿编的欲望,如在“家”活动中教师问:
“还有谁也有家,它们的家在哪儿?把它们也编到诗歌里”等。
5、用仿编方式,让幼儿在仿照诗的语言形式进行想象和创作的过程,感受并模仿文学表现手法。
幼儿中期,想象力有一定程度的有意性和目的性、创造性也迅速发展,此阶段幼儿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语言结构初步形成,老师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作品思想的基。
础上,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结构方式,逐步让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一是根据幼儿仿编能力选择合适的原作,如,为让小班幼儿感受体验同一主题下改换原作中的事物形象后所生成的新画面和新情趣。教师选择诗歌“太阳、月亮“”家“等。为让中班幼儿在充分感悟原作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生活经验,学习比喻、拟人等诗歌特有表现手段,学习表达情感。
教师选择诗歌“摇篮”、“小雨点”等。为让大班幼儿运用已有的诗歌仿编经验,在改编中,使用重复韵律化等表现手段,个性化的体验和情感表达。教师选择了“春天是什么”、“春雨”等诗歌。
二是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尝试仿编、创编诗歌。
经验是幼儿进行仿编和创编的前提,在引导幼儿仿编和创编诗歌之前,教师首先应调动起孩子的原有经验。如:仿编诗歌“摇篮”中,首先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还有谁也睡觉,他们都睡在哪?引发幼儿自由讨论、表达。孩子们说出“小鸟喜欢睡在大树上”“蜜蜂睡在小花上”等,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联想和想象。
接着,教师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或实物扩展想象进行仿编。最后教师将孩子的经验和感受加以诗化,串联成一首完整的诗歌朗诵给小朋友听。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想象、思维、创造力及语言表达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同时也使幼儿经历了诗歌创编的过程,感受到诗歌的可创造性。
三是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表达表现诗歌。
活动中教师不只是让幼儿口头仿编,还启发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再仿用原作的结构,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还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仿编创编的诗歌运用绘画、粘贴方式表现出来,投放在阅读区互相欣赏讲述。在表演区还提供一些**,让幼儿在摆一摆、编一编的游戏中仿编诗歌,并帮助孩子记录。
在仿编创编中一首首出自孩子口中的小诗,不仅是幼儿美好愿望,也是大胆想象的结果,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充满着儿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诗歌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幼儿喜爱的精神食粮。教师应在诗歌教学中精心选择适宜幼儿赏析的诗歌,精心设计画面和呈现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创造思维能力,让文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发芽。
静海一幼。潘福军。
幼儿诗歌教学之我见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包括儿歌 儿童诗 古诗 谜语 绕口令 散文诗等。幼儿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 语言凝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 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一种,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
小班幼儿歌舞教学初探
我们幼儿园对 在 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的课题研究活动已进行了几个年头了。我觉得这些年以来,我对中大班幼儿在歌舞教学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小班幼儿的歌舞教学的经验较少。所以,在本学期中着重对小班幼儿歌舞教学进行了研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艺术教育的美感作用与人才素质的成长有密切的关系。是培...
幼儿诗歌教学活动方案
年级组比赛评出最佳表现奖 最佳参与方奖。九 活动要求 1 请各班于6月7日上午9点20分之前组织好幼儿到操场坐好。2 请各班于周二将代表班级比赛的幼儿名单及内容交给教研组长。3 活动时,各班教师作好班级安全工作,注意活动安全。4 活动时,教师负责好自己班的纪律,做到不大声喧哗做文明小听众。篇三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