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写作。
这样的作文题,我们应该如何审题立意成文呢?
深圳市七校联考作文)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写篇不少于的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
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如何提取重要信息?
1、抓对象。
本次联考作文材料的文字十分简单,对象只有两个,螃蟹、人。
2、分主次。
有的材料尽管一事多人,但有的人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我们就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尽量从重要人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本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呢?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3、抓关键。
本试题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揣摩每个字,揣摩句子的语气,揣摩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4、辨是非。
一则材料,总会或显或隐的包含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或是中性的,揣摸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关系到审题的正误和立意的方向。本则材料中,我们要思考,螃蟹的发问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材料是肯定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还是否定讽刺螃蟹?
或者无所谓肯定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横行霸道的批评,揣摩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切合题意。当然,你也可以坚持说材料没有褒贬意义,或者说就是歌颂螃蟹的天真和敢于发问的,从这一角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
5、查原因。
追查原因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拓展思路的重要手段。一则材料,无论新闻事实或者寓言故事,总会有结果,有原因,有时一个原因可能会有多种结果,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
以螃蟹的材料为例,材料主要写了螃蟹的奇怪和发问,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发问追查原因,进行多角度思考。螃蟹为什么会问“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个问题呢?
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a无知愚蠢?
b天真好奇?有疑问精神?
c看问题的角度单一?
d以自我为中心?
e认为人直走可笑?排斥异已?等等,我们可以开展头脑风暴,从能力、习惯,方法、道德价值观等多方面,列出可能的各种原因,然后从中筛选出最大原因,确定写作的最佳切入点。
第二步:找出最佳角度→准确提炼观点。
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析和原因追查,我们可以从下列方面提炼论题和观点:
a如果是因为无知,那么我们可以提炼出“只有广泛学习,才不至在现代社会无所适从或见笑大方”的观点;
b如果是天真好奇?有疑问精神?我们则可以从赞扬其天真好奇,有疑问精神的角度立意。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惑而敢问,善莫大焉。螃蟹尽管无知,但它勇于学习,不懂就问,虽然可能招来别人的讥笑,但比起增长知识的快乐,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或者论述:
要有怀疑精神。人类的进步,就是从疑问开始,许多科学发明不就是从一些看似异想天开的问题开始的吗?
cd如果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单一,那么我们要再追问,为什么会角度单一呢,是习惯问题、方法问题,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据此,可以提炼出观点,“要多角度看问题”,“不要自以为是”等。
e如果是螃蟹觉得人直走的行为可笑,嘲弄人,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本来螃蟹有螃蟹的活法,人有人的活法,而螃蟹却笑话人类,这是缺乏理解与宽容精神;进一步说,螃蟹脚多而无用,不得不横行,费力费功,这在生物中本来就是后进和另类,现在却反而笑直立行走的灵长动物——人类,那更是恬不知耻。现实生活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戴着有色眼睛看世界,对自己的可悲视而不见,对眼前的一切横加指责,黑白混淆,美丑颠倒,荣辱不分,以不正常笑正常的现象还少吗。
据此,我们可以从批判极端利已主义者入手,提炼出论题和论点,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宣传和确立正确的是非标准,要有正确的荣辱观等。
上面的写作角度和话题观点都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但有没有最佳角度呢?当然有。所谓最佳角度,一是紧扣材料,紧扣作者或出题者思想倾向的角度,一是便于自己写作的角度,即自己有较多的积累和感悟、有好的观点和事例、容易出彩的角度。
上例中,如果从批评螃蟹的角度写,再联系到当今现实中的各种现象,那写出来的文章将更加深刻。
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横行霸道的批评,揣摩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隐喻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切合题意。当然,你也可以坚持说材料没有褒贬意义,或者说就是歌颂螃蟹的天真和敢于发问的,从这一角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
第三步:联系历史和现实,拟定写作提纲。
角度选好了,观点提炼了,剩下是如何行文的问题。
作文布局:(六步成文法)“引、析、提、联、深、结”是写好供料议**的六字诀。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就是引用材料。高考中供材料作文,尤其是写议**,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即使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就难以直接联系起来,会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
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特别要注意的是,材料的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材料的引用不可过长,三五句话,50字即可。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
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引述时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2、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比如: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也不能长,左右即可,不能举例。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注意,论点一定要明确,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最好用判断句,或祈使句。文字要简炼,一两句话即可。
表述观点的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
4联: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文章水平的高低关键看联的功夫。有的同学思维打不开,只知道就事论事,围绕材料讲了许多废话,结果得不到高分。这里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三四百字,或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5深:深即深入分析,这是使论证深刻有力的最好手段。怎样深入?
析原因,说危害,找症结。这是整篇议**写作的亮点,也是最难点,关键还不在写作技巧上,而是在同学们认识事物的思想高度上,所以平时要多加强学习和训练。如果暂时还做不到这点,这部分也可以省去,在联的部分多写一点。
6结:收尾,总结全文。结尾应该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发出号召。
强调精练有力,反对尾大不掉,不要故作惊人之语。
当然,运用这种结构时,引、析、提、联、深的顺序也可以适当调整。也可根据文章内容写引、析、提、联、结部分即可。
材料作文之大忌。
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2、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3、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
4、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由此可见,写材料作文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5、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新闻类时事材料--可以就材料本身议论;其它材料(寓言故事)不可只就材料议论]。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例文:校准自己的秤。
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是王永玉画作中一只螃蟹的台词。(引)
螃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或许因为它蟹眼近视,见少识短?或者因为蟹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容不得别人?
我想多半是后者。螃蟹的自我感觉太好了,以为自已横行,别人也得霸道。拿自己的好恶去强求别人,却不知道在指摘别人的时候,可笑的正是它自己。
(析)由是我想,高贵的人啊,可不要象螃蟹一样自以为是呀!请你在称量别人的时候,最好校准自己手中的秤,先称一称自己。(提)
记得有一个老套的故事:从前,某国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国人喝了这泉水,没有不发狂的。
只有国王食用井水,不患狂病。结果国人反而认为正常的国王是狂人,大家要合力**他的“狂病”。他们对国君又烧火艾,又扎银针,又灌汤药,直到国王也发狂,大家才欢心乐意。
(联1,古代寓言)
高考作文之引议联结式及
高考作文之引议联结式模板及范文。模板解说 引议联结模式,是议 写作比较常见的写作模板,尤其适合用来写材料作文或思辨性强的话题。引 即引论,提出问题,一般写在第一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 格言 警句 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
高考作文之引议联结式及
高考作文之引议联结式模板及范文。模板解说 引议联结模式,是议 写作比较常见的写作模板,尤其适合用来写材料作文或思辨性强的话题。引 即引论,提出问题,一般写在第一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 格言 警句 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
高考作文之引议联结式及
高考作文之引议联结式模板及范文。模板解说 引议联结模式,是议 写作比较常见的写作模板,尤其适合用来写材料作文或思辨性强的话题。引 即引论,提出问题,一般写在第一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 格言 警句 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