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活动。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森林培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阶段、更新营造阶段、抚育管理阶段和收获利用阶段。
森林培育工作的展望:
1.多目标定向培育与多功能培育的结合。
2.森林培育要以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为重点。
3.集约化培育和自然化培育的统一。
4.森林培育必须因地制宜,适当多样化。
5.处理好森林培育与其他森林经营措施及其他相邻行业的关系。
第二章森林立地。
生境:林木和其他活体生物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空间场所。
立地质量: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能力。
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所有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能力进行判断或**。
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即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立地分类:把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组合成的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
森林立地的基本构成: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物理活动因子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林型:反映林分的立地条件和生产能力指标,具有相同的立地条件、相同的起源、相似的林木组成,具有共同的森林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林分总体。
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
1)系统区划单位的划分依据。
主要依据地貌、水热状况、岩性等的分异。
2)系统分类单位的划分依据。
主要是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立地因子的差异。
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
直接评价法:指直接利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如地位指数法、树种间地位指数比较法。
间接评价法: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征或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如测树学方法、指示植物法。
森林立地类型:把立地条件相近、具有相同生产能力而不相邻的地段组合起来划为一类。
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1)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
主导环境因子:海拔高度、坡向、土壤种类和土层厚度。
环境因子分级:海拔高度:2级;坡向:2级;土层厚度:3级。
环境因子组合:共组合出11个立地条件类型。
2)利用生活因子分类。
水分、养分。
3)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
森林立地类型的应用p44
第三章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
造林树种选择的依据和基础主要是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林学特性。
树种选择的原则:可以概括为经济学的原则和生物学的原则。
定向、速生、丰产、优质。
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地理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适地适树的标准:
1)立地指数与树种选择。
2)材积生长量与树种选择。
3)立地期望值与树种选择。
适地适树的途径。
途径: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
第四章林分的结构及其培育。
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密度的作用 p61
1.初始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的作用。
2.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3.密度对林分生物量的作用。
4.密度对干材质量的作用。
5.密度对林分生态功能的作用。
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 p65
1.林分密度和经营目的的关系。
2.林分谜底与造林树种的关系。
3.林分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4.林分密度与培育技术措施的关系。
5.林分密度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
1.经验的方法 2.试验的方法 3.调查的方法 4.编制密度管理图(表),查阅图表的方法。
森林树种组成:是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
培育混交林的意义。
1.可较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2.可较好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3.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和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立地生产力。
4.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可增强林木的抗逆性。
6.混交林优点的相对性。
树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
1)机械的作用方式 (2)生物的作用方式
3)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 (4)化感作用方式 (5)生态作用的方式。
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 80
混交林树种,依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3类。
树种的混交类型:
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的混交。
混交树种选择的原则。
与主要树种的种间关系性质及进程,在生态上尽可能互补;
要很好地利用天然植被成分作为混交树种;
混交树种应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美学价值;
混交树种最好具有较强的耐火和抗病虫害的特性;
最好具是萌芽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
混交方法: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混交、植生组混交。
第五章 林木个体生长:是指树木个体体积和重量的增长变化,林木由种子萌发,经过幼苗时期,长成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的林木。
林木个体发育:林木个体构造和技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前期生长类型和全期生长类型。
极性:林木体或其离体部分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
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
林木个体生长的相关性:林木各个器官分工不同,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但他们的关系密切,不能独立存在,任何一个器官的生长都会受到其他器官生长的影响。
森林的潜在生产能力: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指现存的森林植被所具备的实际生产力,它往往低于气候—立地生产力。
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1)遗传改良途径。
2)结构调控途径。
3)立地的选择与调控途径。
第六章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生产管理。
造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通过造林规划设计,可以做到系统、全面、长远、宏观地对大区域造林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合理安排;造林规划设计把现金的造林技术和长期积累的生产实践应用与每一块造林地,进行科学造林,有利于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证林木的稳定生长;通过造林规划设计,合理地安排造林、育苗,筹措资金,调配劳力,从而加强林业生产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
一是制定造林规划方案,为有关领导和决策部门制定林业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提供造林设计,指导造林施工,加强造林的科学性,保证造林质量,有计划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木经济效益。
造林规划设计的内容和类别。
内容:主要为清查森林资源,落实林业用地;进行立地条件调查,编制立地类型表、造林典型设计和森林经营类型表;进行经营区别;进行造林各项规划,编制设计文件等。
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设计调查和造林施工设计。
第七章人工造林
造林地种类:主要有①荒山荒地;②农耕地、四旁地、撂荒地及退耕还林地;③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④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荒山荒地可划分为:草坡、灌木坡、竹丛地、平坦荒地。
造林整地:又称造林地的管理,是指造林前,清楚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造林整地的特点:
1)造林地一般面积大,地域广,地形、植被状况多变,整地花费劳力和财力较大,受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较大。
2)造林地一般地形比较复杂,整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3)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进行整地工序,往往效果比整地效果好。
造林整地的作用:
1)改善立地条件,提高立地质量。
2)保持水土。
3)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4)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
造林地清理:是在翻耕土壤前,清除造林地上妨碍目的树种生长的植被,或采伐迹地的采伐废弃物,改善立地条件。
剩余物和植被清理的方式。
1)全面清理 (2)带状清理 (3)块状清理
剩余物和植被清理方法。
1)割除清理 (2)烧除清理 (3)化学药剂清理 (4)堆腐清理法。
整地方法:全面整地:全部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
特点: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大,甚至可以改变小地形;投入多,受经济条件和劳动力条件限制;容易引起水土流水,受地形、地质、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适用条件:经营的需要;技术、经济条件许可;林地条件许可,如北方土壤质地疏松、植被稀疏的山地,限定在坡度8°以下应用和南方泥质岩山地或灌木杂草丛生地、竹篓地,限定在坡度8°以下应用。
局部整地: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特点是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有利于保持水土;比较省工,生产成本低。
适用于坡度平缓或坡度虽大但坡面平整的山地、伐根数量不多的采伐迹地和林种空地等。
山地带状整地主要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反坡梯田、水平沟、撂壕等。p192
块状整地,特点是整地灵活性较大,可以因地制宜应用于不同条件的造林地,成本较低,较省工,同时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险性较小,但改善立地条件作用较带状整地差。
适用于山地和平原。
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有穴状、块状和鱼鳞坑;平原应用的块状整地有块状、坑状、高台等。
造林整地规格:(1)断面块状(2)整地深度(3)宽度(4)长度(5)间距。
整地季节。可分为随整随造和提前整地。
季节:春季造林、雨季造林、秋季造林。
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把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整地而培育森林的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的特点:①苗木根系完整②对造林地适应性强③保留优良单株④施工简单,节约开支⑤造林地条件要求严格⑥对播种后抚育管理要求高⑦对种子需求量大。
播种造林的应用条件:①立地条件比较好的造林地②性状良好的种子。
人工播种造林。
播种方法:穴播、条播、撒播、块播、缝播。
飞机播种造林。
与人工播种造林相比,①速度快、效率高 ②投入少,成本低 ③不受地形限制,能深入人力难及的地区造林。
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的特点:①适用于多种立地条件 ②幼林初期生长迅速 ③节约种子 ④根系易受损 ⑤造林成本偏高。
应用条件:①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盐碱地区 ③易滋生杂草的造林地 ④易发生冻拔害的造林地 ⑤鸟兽害比较严重。
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直接栽植于造林地。
分殖造林的特点:较好地保持母体的优良遗传性状;生长速度较快;但多带无性繁殖造成寿命短促,生长衰退等。省工、省时、成本低。
分殖造林的方法:插条(干)造林、埋条(干)造林、分根造林、分蘖造林和地下茎造林。
森林培育学习题 10
习题一。一 名词解释 10 1 森林培育 2 混交林 3 适地适树 4 造林 5 幼林抚育管理。二 填空题20 每空格0.5分 1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研究比较成熟的专著是1989年和1990年。2 用材林树种选择要具有的性质是。3 树种选择的原则是。4 森林培育技术 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材料性能学复习
期末复习自测题。一填空题。电场周期破坏的 是等。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光在界面上的反射的多少取决于两种介质的。介质的极化有两种基本形式和。在低碳钢的单向静拉伸试验中,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可分为以及四个阶段。晶体中热阻的主要 是间碰撞引起的散射。解理断裂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是。batio3电介质在居里点以...
森林煤矿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 矿井基本情况及森林煤矿发展史及原生产 煤层 水文地质情况。原盘县板桥镇森林煤矿 现盘州市煤炭开发总公司盘州市丹霞镇森林煤矿 原属于华阳公司,华阳公司因资金问题于2014年11月份正式宣布破产。2016年7月华阳公司将盘县板桥镇森林煤矿采矿权转让给盘兴能源开发投资 以下简称 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