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

发布 2021-05-17 16:01:28 阅读 1304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

2023年06月14日11:27:36新华网**:现代快报。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谈——兼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可用八个字来概括: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具体说,有以下特点:

1)体现人文精神。不少省市的题目,不是所提供的材料富有人文色彩(如全国卷、浙江卷),就是提示语给人以人文启迪(如上海卷、广东卷)。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题型开始多样。除了包括全国卷在内的6套试题仍是话题作文外,今年有2个省出材料作文,7个省市是命题作文,这就破了前几年话题作文的一统天下,使命题方式走出了几近僵化的圈子,实在令人高兴。

3)比分有所突破。今年,上海、福建两地将作文在试卷中的比分由60分增加到70分(上海是第二年了)。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比分能否再高一点,可以讨论。

4)议论重获青睐。今年有3个地方明确规定写议**,这是2023年以来第一次。这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思辩能力的重视。

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出得如何呢?这需要比较,需要分析。去年的题很美,但很玄,很难写。

今年的题虽俗,但较实,虽然也不好写,但比去年容易。去年,材料后面没有任何提示语,材料与话题之间缺少必要的启发性过渡,这就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今年,材料本身比较通俗,又给了比较具体的提示,这就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凤头、猪肚、豹尾”意在引导考生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永远努力、永不满足,其出发点不能说不好。

这些都是进步,值得肯定。不过,问题也不容回避。“凤头、猪肚、豹尾”是古人用来比喻好文章的结构的,用它来类比学习生活、事业人生显得很牵强;甚至可以说是不恰当的。

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全做到,很不容易,事业、人生则比写文章复杂得多,要想做到开头、中间、结束都很完美,严格地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想到这一点,考生将无从下手,极难找到一个可写的对象。而如果允许任选三者中的一点。

去写,又跟题目中的“以此为话题”(“此”即“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不符。由此看来,题目出得是不严密的。我估计,考生的作文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无论说学习生活还是事业人生,都坚持从三个方面去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那必然出现一批平庸之作。(2)三个方面都提到,但重点写其中的一个方面,这兴许能有亮色,但严肃说,这是不合题意的。

(3)只写一点,不及其余。后两种情况,尤其是第(2)种,如何打分,就看评分标准如何制定和掌握了。总之,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有进步,但仍不理想。

出这样的题,这与有教育大省、文化大省之称的江苏应有的水平和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高考作文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这几年,从高考起到考前模拟题,动不动要考生谈道德、谈人生、谈事业,甚至论述生命的意义,而且总要求考生能辩证思考或哲理分析。这并没有错,但话题太大,要求太高。要知道,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之书刚刚打开,暂时还根本谈不上事业,而且生活内容又十分单调(从书本到考试,从家庭到学校),却要求他谈以上这些话题,他不感到沉重吗?

明明没有切身体验,硬要他写,那他就只能谈套话,讲大话了。今年上海、湖南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联系自身实际,或议或叙,这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切身体验,值得提倡。

2)要体现当今的时代色彩。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所用的材料,不是古代的,就是外国的,不是古诗美文,就是名人逸事,缺乏现实感和时代气息。不少考生也跟着学,或议论故作高深,或叙事胡编乱造,此风决不可长。

今年的上海题则充满时代气息,材料中所述的文化现象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广大考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非常好,相形之下,湖北题就太书卷气,太夫子气了。重庆题《自嘲》则是对考生的一种折磨。

我对今后高考作文命题提出如下建议:

1)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命题既要为国家选拔人才考虑,更要为广大考生着想,想想他们有限的知识,想想他们生活的圈子,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便使他们能写出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参加命题的大学教授们应该在平时到中学里去看一看,听一听,甚至开开座谈会,做些调查研究。

2)适当结合所学的课文。平时的阅读是为写作所做的积累之一,积累了就要运用。现在许多学生对平时的课文阅读很不重视(古诗文除外),高考作文能否体现一点读写结合呢?

去年的福建题作了个尝试,要考生从十几个学过的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写篇文章。虽然题目尚需完善,但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命题方式。

3)题目以朴素平实为好。不要比赛谁的题目语言美,谁的题目学问深,题目还是朴素平实一点好,还是通俗大众化一点好。让考生一看到题目就明白什么意思,就感到有话可说,这应该是个方向,至于写得好不好,主要看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这是考语文。

今年的广东题《纪念》,江西题《脸》都很平实。平时教学实践证明,根据平实的题目写出的作文,同样可以区分出高下来。

总之,希望令后的高考作文题,既重人文性,也重实用性,努力体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较好统一。(喻旭初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作文:写作有一定难度此次高考作文是三概念的比喻话题,话题形式与考前在“教育周刊”**的基本一致。这种形式有助于检测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同时加大了对选材范围的限制,有效地遏制宿构和抄袭。

文体可以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与往年比,这也增加了一些限制,这样的要求更贴合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对那些不重视老老实实的常规问题训练,而想靠投机取巧获胜者也是一个警告。从写作内容看,要求考生围绕生活、学习、事业、人生发表看法,学生有话可说,但很难说好。

首先立意很难出新,因为话题本身是个比喻,该比喻已经暗示了文章的立意,同学们容易局限该暗示泛泛而谈,笼而统之地讲“要不要”的问题,变成对材料或话题的简单印证,造成文章中心散乱不突出。其次素材的组织也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生活、事业、人生,真正达到凤头、猪肚、豹尾境界的正面事例很难找到。在有效防止押题的同时,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

试题要求中有一条是“话题包括三方面,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展开。”命题提供了多个立论的角度,若三者都写,则不宜平均用力,若只写一点,则应在不丢话题的前题下深入挖掘;若写两方面,则可欲扬先抑(没有猪肚却并不影响拥有豹尾)或欲抑先扬(拥有了猪肚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

能具备豹尾),考生可以深刻、新颖为原则选取具体写法。也有两点不足。一、与去年文绉绉的话题“山的稳重、水的灵动”相比今年的材料提示直白得一览无遗,毫无韵味。

从大雅到大俗,似乎有点矫枉过正。如何把握好雅俗之度,既不要走进象牙之塔对牛弹琴,也不能弄成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值得考虑。另外语文表达有欠推敲之处。

将凤头、猪肚、豹尾与生活、学习、人生、事业相类比总有点不伦不类,说“人生”有凤头、猪肚、豹尾这三个阶段还可通,因为人生有开头、中间、结尾,应该把握好这三个阶段达到“凤头、猪肚、豹尾”的境界;而生活、学习、事业的头尾之说则令人费解。就拿话题中的学习来说,它本身是人类一项求知的活动,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它的“开头、中间、结尾”如何划分呢?俗语说学无止境,又何来结尾呢?

不好分凤头、猪肚、豹尾。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是不是要将写作与人生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人生过程中学习、生活和事业,即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事业都要善始善终,完美无缺呢?如果是这样,则话题提示语应表达为:

仔细想想人的一生,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样“事业、生活、学习”都是就个人不同阶段的所做所为说的,“头尾”之类的比喻就能成立了。(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陈亚飞)语文:

命题由“沉稳”走向“灵动”今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如果说去年的语文试题以“沉稳”为主的话,那么今年的命题则更多地体现了变化的“灵动”。概括起来可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实用,重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品质的考查这次语文试题的基础题由以前的6题缩减4题,分别考查了语音、字形、成语、病句四项,再加上一篇科技短文、一篇古文,第一卷由原来的42减少到36分。第二卷则涉及古文翻译、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等,由过去的108分增加为114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今年高考的语文试题标准化试题减少了,不再强调对考点的全面覆盖,而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及考生的思维品质的考查。

二、注重文化意蕴,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选材上更加注重材料的文化意蕴,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从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到话题作文,都可看出这一显著特点。三、话题作**调思辨,宽泛而有限制今年的话题遵循了让考生有话可说的设题原则,设题切合。

中学生思想实际和认识水平,给考生留下了一个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去年的话题相比,今年的话题在审题上不再存在着审题障碍。去年的话题,文学色彩较浓,哲理性较强,考生在写作时把握难度较大,而今年的话题指向则比较明确,考生只要留意题目中的写作提示就不会走题。

“凤头、猪肚、豹尾”其实是一个形象比喻,它的思想指向则是考生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实际上是在引导中学生思考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写好人生这篇作文。它包含了对人生的三个阶段的思考。

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写作时可作这样的思考:我们该如何走好人生第一步?

怎样的人生才是充实富有、多姿多彩的?怎样的人生才算最完美的人生?文章既可写三个方面,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展开,范围较为宽泛。

同时,话题又有一定的限制性。写作时,如果仅就写作而谈写作,大谈如何学习古人“凤头、猪肚、豹尾”怎样写好自己的文章,就事论事,立意便不会深刻,这无疑使得文章偏离了设题的主旨。写作时要注意挖掘在材料中的隐含意义,要理析出其间的比喻意义。

只有建立在对人生思考的理性高度上,写出对人生的现实思考,从而展现人生的价值所在,才能立意高远,才能做到思想深刻。江苏省将全面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这份语文试卷中所反映出的这些变化特点,给我们许多启示。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一种文化积累,语文学习就是要不断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强化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正确理解、把握能力。(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勇)

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的命题 命题的核心限制一般是命题 命域 命意,命题的构成围绕其一还可能会有其他要素。完整的命题构成不外乎三部分 材料 引导语 要求。1.材料的作用。材料对写作有限定限制作用或辅助帮助作用,或兼而有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是限定限制作文的立意或中心 范围。如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

高考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社会性 时代性 生活性 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出于避免猜题和套作的考虑,命题本身不一定会直接体现高考当年的时事热点,但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小政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热点事件,以引起学生对社会 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

高考作文命题刍议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在 弘经历了无数次变化 由 命题作回到 义 时代。直到 一。大师全集序 中说 凡做人,文 到 材料作文 到 看图作年,高考作文才正式有了 文体不。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文 到 话题作文 然后又是 命限 的字样,这是一个突破,一种十分像 人 的人 但到后来,为环题作文 一 替着...